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大畜卦-當止則止,當行則行,所行莫非道也。

山天大畜-當止則止,當行則行,所行莫非道也。

大畜卦是繼無妄卦而來,有妄之行,易惹災殃,故惟以大畜積德矣! 善用無妄之正以畜養天下,故序卦傳:「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大畜為應時運,雜卦傳:「大畜,時也。」不惟其動,惟其止,健而能止,大畜所以為時也,蓄功蓄德,以順天應時,行於天下。

卦象-下乾,為天。上艮,為山。天在山中之象,山得天之氣而藏之,
合天之德而伏之。山篤實,能厚其所畜,伏藏以成其用。乾為純陽之卦,
乾健難止,艮亦為陽卦,以陽畜陽,艮能止之,其畜乃大,故曰:大畜。

卦德-以止畜健,以靜畜動,是畜之大也,故曰「大正」。「大正」斯有此「大畜」。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大畜之義有二,一為〝止畜〞,畜乾也。二為〝蘊蓄〞,畜德也。彖傳兼此二義,象傳專以畜德言。六爻則專以畜止之義言。下乾三爻為受畜者,貴止而不進。上艮三爻為畜下者,貴防於未然。
二、大畜與無妄為往來卦,同為四陽二陰,大畜一陽居上,二陰在中,剛由內往於外,由下升上,為「剛自內出」,由近及遠,由小及大之象,與無妄之「剛自外來」恰相反。在卦序上,大畜與無妄是繼剝、復而來。復卦陽氣生機歸來,無妄為生機藏於天下,大畜、頤則畜養之。
三、高道斷易:大畜,以艮畜乾者也,乾之純陽,進而不止,而大畜能畜之,若不欲其進,時未可也。不惟其止,惟其動,健而又動,無妄之所以為災也。不惟其動,惟其止,健而能止,大畜之所以為時也。
四、大畜為推己及物,無妄為反求諸己。大畜為施德於天下,無妄為立誠於中。無妄為本體,為內聖、為止。大畜為功用,為外王、為行。內聖外王指內修聖賢之德,外行王者之風。
五、大畜修外王,要行於天下,利益眾生。先修內聖再修外王,為大有積蓄之意,萬物積蓄然後可養,靜心存養德性,方能達止於至善之境界。
六、山天大畜和風天小畜,皆為蓄積、蓄養、蓄止之意。小畜是以巽合乾,五陽一陰,以陰畜陽,其力不固,故名小畜。大畜以艮合乾,二陰四陽,乾為純陽,陽為大,艮體篤實,以艮畜乾,畜之大也,能厚其儲,故名大畜。所以小畜是亨、吉。大畜則是元吉、大正,大亨通順利之意。
七、周易禪解:大畜是善用無妄的正道做畜功畜德的準備,以便擔當養育天下的責任。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以艮畜乾,畜得其正,其畜乃大。君子為畜之道,利於守正,所畜必為天德王道,不染異端陋術。必捨低下的家食農作,重視內在德性的充實,畜功畜德以食祿於朝,乃道之大行,是吉祥的。以此才德胸懷用於天下,能當天下之大難,匡濟時艱,施濟萬民,以成天下之大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 畜之貴大而正也。畜道必出於正,然後可以享君之祿,而成天下之功也。不家食,謂食朝廷俸祿。涉大川,謂匡濟時艱而成功也。
二、大畜,以艮畜乾,內剛健、外篤實,有養賢之象,猶如君子畜積德性,必先充實內在涵養,遵道問學,日新又新,而致廣博精深,方成大畜。
三、外卦為艮,艮為門,有家之象。二三四爻互卦為兌,兌為口。三四五爻為震,震為耕作,為耕作而有食之象,而兌口在外,四近君位,有食祿於朝之象,故曰:不家食。不家食,以收養賢之效。
四、本卦大象為離,錯為坎水,有「大川」之象。三四五爻為震木,而四五中空,有舟象,用以舟楫,下乾為健,有舟行而往,「涉大川」之象。利涉大川,以見濟世之功。
五、高島斷易:大畜以陽畜陽,得其正也。止而畜之,利於用也,故曰「利貞」。畜之義,為止、為養、為蘊。止則止其健、養則育其德、蘊則儲其材。畜其德以用於朝,畜其材以濟於時。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

彖辭曰:大畜之道,在內具備乾之剛健,在外如艮山之篤實,皆得其正,以此日新其徳,光華越發,德業必能蘊畜深厚,而成天下之至德,故名大畜。 陽剛上九居臣位,身任天下之重,六五之君上尊賢師以風天下,能正己以正人,又能止民之剛強銳進,此非大正之德所不能。下養賢士豪傑以儲國用,能捨在家耕食而貢獻朝廷、匡濟天下,是吉祥的。六五以柔中之德下應九二天德之剛,正是大畜之君,不失時行之道,剛柔相濟,乘時而出,即使步涉大川,亦有濟險之利,四海通暢,何況是治國安民。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 彖傳釋大畜彖辭,以明所畜之正而大也。卦德內乾主於內,德性剛健,精純不雜。外艮見於外,躬行懇切,踐履真摯,篤實光輝。
二、乾為大明,輝光之象。艮在外為養,大畜為畜養大明,故有輝光日新之義。
三、「能止健」,不說「健而止」,是艮來止乾。大畜為「以德畜之」,非「以剛止健」。止健為畜,所畜者大,以艮畜乾,又能禁戢强暴,使不為惡也。「養賢」者,養以大烹,食於朝廷天祿也。「應天」者,下應乎乾,天者時也,不先時有為而拂乎天;亦不後時不為而逆乎天。「剛上」,賢人在上,故能「尚賢」,故能成艮而「止健」。
四、「剛上」不以正,則為枉道徇人。「尚賢」不以正,則為恭敬無實。「止健」不以正,則為化導無方而人不服。三者,皆非「大正」不能,然畜德者可不以正乎?故不徒曰正,而曰「大正」,不正則蘊蓄之徳不大,而非賢矣。欲其君尚而養之,不可得也。不正則畜止之德亦不大,雖有止健之才,欲其應天而濟險,亦不可得也。
五、周易集注: 「剛健」為「乾」象,「篤實」為「艮」象,二體相合,大象為「離」象,故言「輝光」。艮陽居上,故曰「剛上」。「剛上」者,大畜綜反為無妄,無妄下卦之震,上而為大畜之艮也。上而為艮,則陽剛之賢在上矣,是尚其賢也。惟剛上則賢人在上,故能「尚賢」,故能成艮而「止健」。「止健」者,止居上,而健居下,禁民之強暴也。此二者皆為大正之事,所以「 利貞」。兌口在外卦,而有食祿於外之象,故曰「不家食」。
六、高島斷易:「剛健」者天之德,「篤實」者山之性,蓋凡人作事,一於健則過之,一於止則不及,過則僨事,不及則不足以成事;如能法山之性,以畜天德,斯德性充實,而輝光愈發,自見日進而無疆也。
七、高島斷易:艮體篤實,能厚其畜,故為大畜。畜其德以用於朝,養以鼎烹,故曰「不家食,吉」;畜其材以濟其時,用以舟楫,故曰「利涉大川」。乾之剛健,進而不止,艮之所以能止,在得其正,故曰「大正也」,大正即「利貞」。
八、高道斷易:艮陽居上,故曰:剛上。艮止能畜,有養賢之象,故曰:尚賢。艮之所以能止,在得其正,故曰:大正也。蓋畜之道,全在「大正」,有此「大正」 ,斯能有此「大畜」,所謂君子正己以正人者,即此道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象辭曰:天體至大而包藏於山中,是所畜至大之象。如山聳立雲霄,興雲作雨,蘊畜天地造化的機能。君子觀察這種現象,體會畜德之方,而考古人之博學文識,理根於心;師古人之嘉言懿行,寓於言行,來蘊畜涵養自己的德業。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象傳是言君子體大畜之象,而盡其畜德之功。多識,謂博見廣聞而記於心也。
二、周易集注:「天」者,一氣而已。氣貫乎地中,天依乎地,地附乎天,雲雷皆自地出,故凡地下空處深處皆是天,為天大於山的意思,故曰「天在山中」。「多識」即大畜之意,乃知之功夫也。
三、古聖賢之嘉言善行,為古人之德,皆理之所在,君子多識之,考迹以觀其用,查言以求其心,則萬理會通於我,而我德大矣,此君子體大畜之功也。
四、中爻震為足,有行之象。兌為口,有言之象。
五、高島斷易:大畜為乾天居艮山之中,謂山中蘊畜天地之象,其道含弘,其義深遠。譬如君子於方寸之中,畜蘊三才之道,古今之事理,廣見多聞,以日新其德業。
六、前言:為古聖先賢的嘉言,訓誥流傳,為德之華也;往行:為古聖先賢的懿行,功業炳著,為德之實也。嘉言懿行象徵山中寶藏,德業象徵遼闊的天,天大於山,德性大於過往的言行,故君子用博學廣識,涵養心中無限的德性;因其言而識其所以言,因其行而識其所以行,故曰:「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初九,有厲,利已。
象曰:有厲利已,不犯災也。

初九乾陽尚微,不宜躁進,如果冒昧以往,難免有必蹈的危厲,宜知危而止,觀變以待。
小象辭曰:初九剛健,當大畜之時,為六四所畜止,本可無所不至,但是居乾體之下,處於勿用之時,冒進必有危厲之災,宜順時停止,才能遠離災禍,不致犯小人摧抑之災。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進則有危,當以止為義而自安也。已,止而不進也。
二、厲,危險。已,結束。利已,利於停止。初九剛健在下,勢將銳進。而初九乾陽尚微,處潛龍勿用之時,雖得陽剛正位,與六四陰陽正應,但六四居外艮之初,雖相應卻不相援,初九欲進而四止之,若一意躁進,必有危厲之災,需知危而自止,故曰「有厲利已」。
三、大畜即大養、大止之意,初九若能止而不進,反身先求自勵,韜光養晦,就不會犯災了。
四、災自外至者也,人自犯之耳。
五、周易集注:大畜之內外卦各具其義,下乾為上艮所畜,內卦受畜,以自止為義。外卦能畜,以止人為義。以陰陽論,若君子之受畜於小人也。以上下論,若在位之禁止強暴也。
六、初九爻動變卦為山風蠱卦。蠱,下巽,「卦意」為進退;上艮,「卦德」為靜止。形成進退得宜,當止則止,即無災咎。故有「利已」之象。蠱卦,為蠱惑之象。如果隨意聽從別人的蠱惑,就跟隨別人,變成綜反及錯卦的澤雷隨卦之象。

九二,輿說輹。
象曰:輿說輹,中無尤也。

九二其才雖足以上進,因受六五畜止,自能知勢識時,當止則止,如輿脫輹而不可進,無妄動之虞。
小象辭曰:九二得其中道,具中行之德,進退不失其正,雖勢在必行,亦能察時有盛衰,勢有強弱,當不可之時,能自脫其輹,止而不進,不以剛健而失道,自然無外來之咎尤。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守正不往,而自全其道也。輹,用皮革做的的繩,為捆縛車輪與車軸。輿說輹,謂自去其輹而不進也。尤,過咎也。
二、乾錯為坤,坤為輿,為大車之象。比喻前進之意。中爻為兌,為毀折,九二變為離,皆有「說輹」之象。說,即脫,脫落。輿賴輹而行,脫則止而不行矣。
三、周易集注:九二亦為六五所畜,有中德,能自止不進,知勢不可為而止,而無妄進之尤,可謂識時務者矣。
四、車軸輪輻鬆脫,不復用,無法前進,象徵遇險難則能自止不進。
五、高島斷易:浮躁者非大器、急切者無實功,一時急於求進者,當途無益,九二能察時之不可,知其功之不可遽成,而甘自晦藏不進,以待其時之至也,故曰:中无尤也。
六、周易禪解:九二雖剛健居中,但是他的車軸脫落,被迫停下來,此時利用機會修養身心,以定慧做利他的準備,對環境的不變並無怨尤。
七、九二爻動變為山火賁卦。賁卦三、四、五爻互卦為震,「卦意」為震動,上為艮,「卦德」為靜止,形成下震動而上靜止,故有「輿說輹」之象。九二爻動變為離,亦有脫離之象。賁卦有裝飾之象,如果為人處事過分粉飾虛偽,將有爭執怨尤的困境發生,變成錯卦澤水困卦之象。最後能克服困難,制裁犯法之事,就變成綜反卦火雷噬嗑卦之象。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九三居健體之極,象徵良馬馳騁於天衢,剛健無阻,在此通達之時,恐其過於求快,而失於精練技巧,應堅守貞正之道,戒慎得意忘形而輕舉妄動。當閑習精進,蘊畜實力,涵養於未用之時,就如閑熟駕馭車輿及操練防衛應變之事,步步為營,以利待時而進。
小象辭曰:乾陽九三,當大畜之時,其德已成,能自我策勵精進,依道而行,獨具往行之利,與陽剛上九同類感通,心志相合,於畜極而通之時,依時以進,建功立業。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遇可進之時,尤宜審慎已善其進也。上,謂上九也。
二、項氏安世曰:「九三純乾,故為良馬。」「良馬逐」,有用功不已,而銳進之義。
三、中爻兌為口,下乾為言,有「曰」之象, 「曰」者,自曰其當「閑輿衛」之事 。「逐」,偕行也。「閑」,為閑熟,精進、調習也。「輿」,任重徐行,可涉大川。「衛」,為防衛、防禦也,亦有以一身應天下之變之義。艮在外為止,即「輿衛」之象。
四、九三陽居陽位,得其正道,處下乾之極位,具剛建之實,力量足以上進。上九以陽處畜之極,與其志同德孚,而共進以馳驅於王事。有「良馬逐」之象。
五、周易禪解:九三剛健居正,在乾的極位,有實力又有雄心,不怕不能度眾生,而是怕他過於求速、求發展,不去精煉自己的技巧。他必須在艱難中保持貞定,學習駕御和防衛,對他才有利。不過九三上有六四良友、六五賢君,及上九明師,他們結合在一起,彼此勉勵,前途大有可為。
六、凝園讀易管見:逐,驅進也。九三為良馬,為此行之至健者,然其失道,必多矣。雖為乾體,利於艱難守貞,而不用以行。(九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三多凶位,陽爻占陽位,忌剛愎自用)
七、高島斷易:大畜內卦為乾,乾為馬,「逐」,並進也。乾畜至三,其德已成,可以進矣,故有「良馬逐」之象。九三之應在上九,上九處於「天衢」之亨,途徑大通,進行無阻,更應以艱貞自惕,雖馳騁自得,猶必「日閑輿衛」,乃可「利有攸往」,此正畜極而通之時也。
八、高島斷易:「良馬」以見銳進之義,「輿」以明徐行之象。九三志剛而才強,不慮其不進,但慮其過剛不中、恃才以進,而無周慎貞固之力,有欲速輕動之咎,惟「曰閑輿衛」、「艱貞」其守,見可進之時而進,則可任天下之重、家國之托。
九、凝園讀易管見:輿之行,較慎於馬,然疾而驅之,亦良馬之逐也。日閑輿衛,則其輿必為緩,而從容就道,以此言往,往亦不失其艱貞。故可以艱貞之利,得其所往之利,曰:利有攸往。
十、高島斷易:夫善騎者墜,善泳者溺,當此得意之日,最宜戒慎,平常猶此,況大畜之時乎!
十一、大畜中爻為震,「動物象」為「作足」之馬。下乾,「動物象」為良馬之象,形成兩馬奮動追逐,故有「良馬逐」之象。上遇艮止不得進,而有「利艱貞」之象。
十二、九三爻動變為山澤損。損卦,有損失之象;如果常與人接觸往來,產生感情,就變成錯卦澤山咸卦之象。若能實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就能獲益,就變成綜反卦風雷益卦之象。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四在小牛的角還未長成之前,就先在角上綁好牛牿,避免用角觸人,以養成安分守己的習性,由於能防患於未然,止惡未形而大吉。
小象辭曰:六四為近君位之大臣,以陰居陰位,得其正道,為艮之初,身負畜之大任,能以柔制剛,畜止初九陽剛躁進,初九陽剛猶微,剛暴之習性尚未養成,就如童牛之牿,不用費力制之,就能使其不向前冒衝而遠離災禍,這是可喜的元吉之象。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遏惡當於未萌之時,不使其發展難制。童者,未角之稱。牿,施橫木於牛角,以防其觸也。
二、「童牛」指初九。六四為「牿」,六四處艮之始,與上九同受六五之命,當大畜之任,以四畜初,能止初九之冒進。
三、此爻比喻有先見之明,潛移默化,防患於未然,也是自我修養的方法。所謂設禮立教,不煩刑誅,以開向善之端,杜其為惡之路,使豫教而民自服,無為而物自化,此大善而吉之道也。
四、艮為手,中爻為震木,手持木而施之角,有「牿」之象。牯:當作「告」,又稱楅,是套在牛角上的橫木,避免牛觸傷人。牛從小就習慣於戴上牛牿,以防患於未然,有防微杜漸之意。
五、周易禪解:艮從坤變來,坤為牛,艮象頭角上綁一條橫木的小牛,以防止牠亂動而傷人,撞到時,也是先痛自己,慢慢就沒有亂撞的習慣了。喻防患於未然,須有潛移默化的工夫,也是自我修養的方法。
六、初九處下無位,陽剛躁進之勢微小,容易止之,故比喻為「童牛之牿」。
七、高島斷易:「牿」,牢也,意以蓄積固藏,故曰「元吉」。「元吉」者,柔以制剛,剛不敢犯,為畜之盛也,喜莫大焉。六四當兌口之悅,「喜」之象也。
八、日講易經解義: 四與五皆以止下之呃。論成功之廣狹,四不如五之廣,因其位不同,故五曰有慶,四曰有喜。論用力之難易,因其時不同,五不如四之易,故五曰吉,四曰元吉。
九、六四爻動變卦為火天大有卦。大有,上為離,「動物象」為牝牛;大畜本卦,上為艮,「人象」為少男,故有「童牛」之象。大有卦,有富有之象。生活富足之時,要互相親和,變成錯卦水地比卦之象。與人相處能互相親近,同心協力,又變成綜反卦天火同人卦之象。

六五,豶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六五居君位,欲畜止其形已成之九二,能以柔制剛,御之有術,使其知恥黜邪,洗心革面,猶如去勢的野豬,雖然獠牙仍然尖銳,但是不會用來傷人,不足為懼,這樣剛得柔養而無傷,是六五之吉。
小象辭曰:六五居君位,所畜者大,居畜止的柔中之位,得剛柔相濟之道,與九二正應,能畜之得法,制惡有道,真正做到從根本上畜止九二的剛躁驟進,以畜養九二的中道德性,成為待時而動的有用賢才,對君臨天下的六五是大慶之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六五止惡有術,而天下有慶。
二、豶豕為閹豬,就是被去勢的豬,體型長得比較大,性情溫和,牙也不會傷人。
三、孔穎達:「豶是隄防之義」。「豶豕之牙」比喻做了預防措施,就不會有傷害。
四、程傳:豕,為剛躁之物,牙猛利。若豶去其勢,牙雖存,而剛躁自止。
五、高島斷易:六五爻辭曰「豶豕」,指九二而言。九二乾陽尚稚,猶「童牛」之初九。
六、高島斷易:「牙」,謂遮攔,有止畜之義也。猶言英才能隱藏潛修,以養成大器之用。
七、本卦大象為離,錯卦為坎,「動物象」為豕,故有「豶豕之牙」之象。
八、六五爻動變卦為風天小畜。小畜卦,小有蓄積之象。若小有蓄積,積少成多而富裕,就變成錯卦雷地豫卦之象。人在富足之時,當實踐「作樂崇德」是人生的重要之道,就變成綜反卦天澤履卦之象。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大畜到了上九,經過六爻的蓄積已到極點,陽氣久鬱而伸,是承擔大任,大有作為的時候,如通天之康莊大道,曠達無阻,亨通無礙。
小象辭曰:上九處大畜之終,畜極而通,其道大行。上九賢而有德,天下仰之如山,足以承擔起大畜之天職,是剛明之臣遇尚賢之君,時與道合,可共濟天下之險,無阻無礙,為君子之道大行之時。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世運當亨通之會,而王道自大行也。天衢,天路也。
二、王弼:上九處畜之極,畜極則通,大畜以至於大亨之時。
三、艮為路,綜反為震,震為大塗,有「衢」之象,為四通八達之道;乾為天,故曰「天衢」。天衢,通天大道,通達無礙,乃朝廷政事之大道也。何,負荷,承擔之義。
四、彖辭之利涉大川,爻辭之何天之衢,亨。皆取象於行,而不言止。艮為止,以上九為主,尤以不失其宜為艮。
五、凝園讀易管見:天下之行皆不同,而輿者、馬者皆能見天道之為天衢,由之而行,則能遠災、寡尤,而利有攸往。不由之而行,則犯災多尤,而不利有攸往。故順天道大行於天下,遂有成畜之功,而得亨也。
六、上九以艮之一陽,為大畜之成卦主。
七、上九爻動變卦為地天泰卦。泰為天地交泰,萬物生生不息,故有「道大行也」之象。泰卦,具有保泰、安泰、太平之象。如果不能保持太平安泰,泰極則否來,變成錯卦及綜反卦皆為天地否卦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