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師:論用兵遣將,旋師班賞之道。
序卦傳;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卦象-下坎,卦象為水,上坤,卦象為地,地中有水;是地下聚水之象。地下蘊藏著充足水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養育天下百姓。亦有集聚眾人之象。
卦德-內險而外順,行險而順,師之義也。
坎為陷險、溝瀆(戰壕、護城河)、為加憂、為律。 坤為柔順、為眾(軍隊、團隊,勞師動眾),師卦。九二剛中一陽居下,上下五陰從之,為將帥統兵之象。
雜卦傳:比樂師憂;坎為加憂,坤為腹,憂心之象。地下水氾濫也會讓土地鬆軟、塌陷,亦有險象而憂心。
心法:
一、師興必由爭而起,能自訟(自我檢討反省)的人,便不會走到興師相訟的地步。一旦互相爭訟就會生亂,亂是戰爭的根源。
二、九二剛中,所謂丈人、長子者也。有些無可避免的爭戰,也可能是撥亂反正的好機會,然而戰必有險,非老成、有德之人則無法駕馭統帥。
三、互卦震(動、出征),坎為險,坤為順。內險而外順,故曰:行險而順也,象徵雖在凶險當中,兵以順動,一本貞乎,是師卦的要義。
四、地下涵水,亦如國之養兵,兵多可保國,所以師卦亦是團結眾人,走出護城河去行師作戰,克服陷險災難;行師必有危險的憂慮,不可以衝動,因此需要有經驗及智慧謀略的領導者,讓眾人信從順服,才可以平定天下,自然吉而無咎。卦中卦地雷復,為出師平復之象。
五、師卦是戰爭之卦,師有二義,一為教導子弟,一為統領軍隊,皆有率眾之象。
六、屯卦以下六個卦,皆聖人濟險之業,天下之事沒有起頭不困難的;屯蒙需訟師比這六卦,均與坎卦有關,坎為險、為難,凡遇坎卦有關係的卦爻,都應該特別小心去處理。
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論用兵之道,需師出有名,行之以正,以仁義為本,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方能興師動眾,而且要由才德兼備老成持重的賢人領軍,團結眾人,順天應人,則無窮兵黷武之咎而得吉。
心法:
一、周易集注:凡人君用師之道,在得正與擇將而已。不得其正,則師出無名。不擇其將,則將不知兵。故用兵之道,利於得正,又任老成之人,則以事言,有戰勝攻取之吉,以理言,無窮兵厲民之咎矣。
二、上交互卦,坎為智,震為勇,智勇兼備,威信並行,九二當震之主爻,足膺將帥之重任,戰必克,攻必勝,為丈人是也。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傳曰:師卦是興師動眾出師撻伐,需師出有名,行之以正,以張仁義。九二具剛中之德能以浩然正義聚集眾人,是有才德謀略的勇將,可成王者之師為國家除暴安良。九二剛中與五君臣相應,被委以重任統帥軍隊,以平定天下禍亂為出師之名,而兵戎所至必勞民傷財,殺戮之戰必害民生,然誅暴除叛乃救民安天下之事,百姓仍順從而隨,這樣率師正舉是吉祥的,哪裡會有災咎呢。
心法:
一、毒天下:毒,治也。兵者不得以而用之,九二大人帥師除暴,難免有兵害於民,實則以治天下,師以正舉則民悅而從之,順則獲吉,所以無咎。故曰“毒天下”。
二、周易集注:“正”者,即“王者之兵,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如此之正也。 “以”者,謂能左右之,猶用也。一陽在中,而五陰接所左右也,左右之使眾人皆正,則足以宣佈人君之威德,即王者仁義之師矣,故可以王。能正即可以王,故師貴貞也。
三、周易集注: “剛中而應”者,為將不剛則怯,過剛則猛。九二剛中,乃將才之善者,有此將才,五應之又信任之專。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大象傳曰: 師卦是地中有水之象。大地蘊藏豐富的水源,畜水於地,有水之利而無害。聖人從中體會到師之眾,非一時所能聚,需於平時就要制田里謀生聚以養民畜民,藏兵於民,民足則兵足,有兵之利,無兵之害,在國家有難時就能興師動眾以保衛社稷。
心法:
一、水不外於地,兵不外於民。師卦,坎下坤上,藏險於順,有寓兵於民之意。水聚地中,為聚眾之象,故為“師”。
二、周易集注: “容”者,容保其民,養之教之也。“畜”者,積蓄也。古者寓兵於農,故容保其民者,正所以畜聚其兵也。常時民即兵,變時兵即民,兵不外乎民,即水不外乎地也。
三、容民畜眾:即畜聚眾民之力於平時,兵民合一為養師之良法也。坤為虛,有容民庶眾之象,講的是養兵千日用於一時之道。古代民為兵之本,百姓多以務農畜牧為生,國家平時容保其民,畜養其眾,當發生戰爭時即能徵召百姓為兵,得到民助。相反的,傷害民眾永遠得不到好的兵力,這是從官為將者要深思的。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師卦初爻當興師作戰之始,就必須以軍紀律法號令軍隊,才能氣勢如雷,若律法不彰或是行進作做不守軍紀,以至軍隊混亂失序就會有敗戰的凶險。
小象辭曰:行師征戰一開始就要用嚴格的軍紀律法去統治軍隊,軍令如山,賞罰分明,以鼓舞士氣,震攝軍心,則眾志信服,軍伍齊整。如果紀律不嚴,必然軍紀混亂失序而有覆敗喪師之凶。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爻戒出師者,當守法以謹其始也。否臧,不善也。
二、師卦初六沒有吉凶,要借鏡坤卦初爻:履霜堅冰至,而能防微杜漸。初爻代表軍隊出征的開始,上爻代表行軍作戰的終止。因此聖人觀象而了解,師卦初爻象徵,開始出征時,軍隊的紀律會決定成敗,故否臧凶。否:紀律不善,則凶。臧:紀律良善,則吉。否臧即失律之謂,包括善惡、得失。
三、高島斷易:否:塞也,軍心隔塞不協。臧:通藏,深藏不發,即畏敵之象。即使紀律嚴明,亦必取其敗,故曰“否臧凶”。
四、周易集注:律者,法也。號令嚴明,部武整肅,坐作進退,攻殺擊刺皆有法則是也。否者,塞也,兵敗也。臧者,善也,兵成功也。若不以律,不論成敗,成亦凶,敗亦凶,二者皆凶,故曰“否臧凶”。
五、初六才柔居坎險之始,需以失律為戒,作事謀始也。變爻則無坎為失律,變為兌、為毀折,有“失律凶”之象。兌為澤,澤水止而不流,有紀律不行之象。
六、師卦初六猶如十多歲的人,初出茅廬沒有經驗,如果不守紀律、不聽上位者的指揮就容易誤入歧途。
七、荀爽九家易解:坎爲律。以:用。師出以律:講求用紀律做事。
八、《左傳》云: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失律、否,固凶,臧亦凶。《周禮,夏宮》替大司馬定下「九伐」的原則,是國家出師的標準,如不依此標準出師,即使僥倖成功,也會留下禍患。
九、初六爻動變卦為地澤臨,軍紀失律必有凶。上位者要親力親為的領導兵眾,觀察他們的紀律狀況以及需要,也要觀察軍情以決定適當的時機和戰略,實踐綜反卦風地觀之道。師長在訓練兵眾時,如果軍紀不良,就要按兵不動立即整頓,以退為進,實踐錯卦天山遯之道。只要守住爻辭的原則,一開始就嚴加訓練並約法三章,以紀律約束,並且多觀察狀況,才不易失律。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九二具剛中之德受將帥之任,在統帥軍隊征戰之時,能以中道而行,智勇兼備,足以服眾捍衛不怠,威信並行,足以攝眾奮勇向前,故有安內攘外之吉而無荼毒百姓之咎,得到君王多次表揚賞賜。
小象辭曰:九二剛中為良將之才,能剛柔相濟,有勇有謀,克忠於六五明君,得到天恩寵信倚任,專制其權,然九二固守中正之道,不以此專擅並能克敵平亂,自然吉而無咎。君王不吝惜再三施恩寵賜功勳,並藉機讓天下百姓了解自己心懷天下,安保萬邦的弘大志向。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見命將得人,受君之寵任,能體君心,以立功也。
二、九二為“剛中”良將,以一陽為眾陰所歸,九二陽爻居下卦中,陽爻占陰位,剛柔雙兼,謂九二和六五君王陰陽相應,得六五君王寵信,授權統帥出征,以剛中之德安內攘外,不但得吉,而且无咎矣,故曰“在師中吉”。
三、 九二爻變為坤,去坎險,有撥亂反正,開疆拓土之象。「懷萬邦也」指六五明君之三賜命,不在顯威,而在用懷,以保萬民。
四、九二為將,是師卦唯一的陽爻,是大將之才,被君王信賴, 其言行及動向都是聽命於君王,統帥軍隊作戰。天下從來沒有朝廷無明主而大將立功於外的事,九二的成功是因為受到六五明君的寵信專任,以賢將之身,得到三度授命,挺身而出,大公無私,造福百姓(坎錯為離,離數為三,三為多),故有六五君王三錫命之象。錫=賜。三者,言寵賜之類也。三命:一命受職、二命受服、三命受位。「王三錫命」可見倚任之專、寵賜之渥也。
五、九二為坤體,占坤體之中爻,九二爻動下卦成坤、坤為順,將帥順從君命之象,剛柔雙兼,在佛法中是有定也有慧的象徵,能用種種法門治理自己,也能治理他人,所以吉而無咎。坤為地,亦有拓地開疆之象。互卦為震,震為勇,九二乃震之主爻,為將帥之位。且震動出去都沒有阻礙(外卦都是陰爻)。
六、九二為師卦之成卦主。先天坤,後天坎,同在北方,為先後天同位,可逢凶化吉,故有“吉,無咎”之象。
七、九二爻動變卦為坤卦,君子厚德載物,以柔順德性,而且要順從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達到乾坤合一、剛柔並濟,天地萬物自然生生不息,為錯卦綜反卦的乾卦之象。
六三,師或輿屍,凶。
象曰:師或輿屍,大無功也。
六三陰柔不中,位非其分,既出師無名又行師失律,才德具絀無制勝之方,必致撓敗而死傷慘重,是大凶之象。
小象辭曰:六三陰占陽位,不中不正,無才無德,有勇無謀,不足以帶兵服眾,如果不自量力貪功擅權,恃九二之強而輕敵躁進,不但傷民損國,必橫屍遍野大敗而歸。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爻見輕敵喪師,為貪功者示戒也。輿屍,撓敗之象。凡師之道,必審己之力,量敵之形,可進可退,能全師而保眾也。
二、六三變爻下卦成巽,巽為風、為進退;為不果、不定,故有“或”之象。
三、上卦為坤,說卦傳:坤為眾、為大輿和屍之象;輿為車子,輿屍,用車載屍而歸,是凶之象。故曰:師或輿屍,凶。(描述行軍作戰大敗,運屍而回的慘狀)
四、六三陰爻無力,三多凶之位,居於互卦震卦之中,爻動則震卦成兌卦,兌為毀折。下坎又為血卦,其於輿也為多眚(多災秧),有因戰敗而死傷慘重之象。(鮮血換來教訓,得不償失)
五、六三陰爻占陽位,不剛不正,能力不足以服眾,又乘九二陽剛之上,指揮不動九二。上無信任之君相助(三、六同為陰爻,不相應) 、下又乘剛,不會聽命於他,如果以六三為將帥,興師作戰,必橫屍遍野,後果不堪設想。
六、六三爻動變卦為地風升卦,德性和能力都要不斷提升,並斷除狂妄之心,保持純樸的赤子之心,為錯卦天雷无妄卦之象,否則就會有災自外來。如果斷除狂妄的舉動,為人處世圓融和睦,就能團結大眾,聚集善緣,自然成為綜反澤地萃卦之象。
六四,師左次,無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六四帶兵出征作戰,能量敵自審,知才力不足以致勝,當時勢不利之時就要退守紮營,以保持實力,不為爭一己之功而犧牲眾兵,這樣為國為民深思熟慮,顧全大局,何咎之有。
小象辭曰:六四陰柔得正,雖無克敵之力,但是有觀勢量敵之智,不輕敵躁進亦不遽退示弱。不利作戰時,就退而暫避其鋒,以養精蓄銳,保存全師實力,雖然無功也沒有輿屍失律的災咎,這樣審時度勢,量力施宜,當退而退,不失行師進退之常道。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見知難而退,為得全師之道也。
二、六四陰爻占陰位,當位,不會違背用兵的進退常理,也不敢心存僥倖而冒險,所以無咎。
三、蓋乾先坤後,乾右坤左。陽為進(前)、為右,陰為退(後)、為左。六四陰爻言左,有左次知進退之象。兵家而言:軍尚右,以右為前,左為後,左次即撤退駐守之意,以方便後面的進攻。左者右之對,為不用之地。手足右為便,左為僻,故稱不正之術曰左道。謫官曰左遷,計畫不適曰左計。
四、左氏曰: 「不進曰次」。「次」為古時軍隊出征途中停留之處,停留一夜的地方叫「舍」,停留二夜是「信」,停留三夜以上為「次」。
五、下坎為險,地險(六四在高處險地紮營)有利於師之守。
六、六四為多懼之位,居互卦坤之中爻,六四爻動而互卦成坎,坎為險難,六四自知能力薄弱,又與初六不相應,如果行軍打仗,後无支援接應而戒慎恐懼,宜暫時退守以觀察形勢,不輕舉妄動才會无咎。
七、六四變爻成雷水解卦,互卦為震,有動而出乎險,無咎之象。
八、六四爻動變卦為雷水解,為人處事要知己知彼、識時務、知進退,守住爻辭的原則,修心立德,就能解脫險難。否則就會形成災難,成為綜反卦水山蹇卦之象如果災難解除就能返家團圓,就變成錯卦為風火家人卦之象。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六五為用師之主,是柔順中正的明君,當國土有外敵侵犯時,不得已而出師驅逐以保衛國家,猶如田中有侵害禾稼的鳥獸,利於下令擊捕以保民生,這樣出師有名,正當用武,非暴非貪,何有黷武之咎。出師應有名,命將亦應固守擇賢而任,當專任九二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謀良將帥師用兵,則戰無不勝,若是又復任無才無德的六三,使九二有所牽制,以致號令不一,事權不專,必會造成傷亡,慘敗而歸,不免喪師辱國當然有凶。
小象辭曰:九二能以剛中之道師出以律,上承天寵,帥師作戰,必能平息敵寇。如果又讓陰柔不中,無智無謀的六三分任九二之權,則剛柔寬猛,悉違其道而一敗塗地,以致喪師輿屍慘敗而歸,這都要歸咎任使不當所致。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爻言出師必以正,又任將當專,然後可成出師之功也。命將之道,不可不審,尤不可不專。不審則使其非人,或致喪師辱國。得其人而任之,不專則事無統攝,不歸於一,亦覆敗之所由也。
二、禽,是害稼者,為盜寇之象。執言,謂聲罪興討以執獲。中爻震綜為艮,為手,有執獲之象。坤錯為乾,為言,有聲罪之象。長子,爻象指九二,為眾尊之曰丈人。弟子,謂六三也,坎為中男,震之弟,為弟子之象。
三、上坤有田之象,為百姓、為國家、為疆土。變爻成坎,坎為豕、為豬,為禽象,故曰:”田有禽”之象。因田有禽則農作物受害,如國家受外敵入侵,六五身為一國之主,於此用師之時,當仗義執言以討賊寇,可名正言順的出師應戰,以保衛國土,當然無咎,故曰“利執言,無咎”。
四、六五居尊位,其德柔順,是一位仁慈之君,為用師之主,不會好大喜功主動侵犯別人,當敵人入侵時,才會不得已的執言下令出師。
五、六五爻動,互卦為艮,艮為手,又為執,有“執言”之象。
六、九二陽剛居中,二、三、四爻互卦為震,為長子,指資深而老成的人,行軍有度,是剛中良將,與六五陰陽相應,專任九二帥師可得勝利,故曰:長子帥師。凡次子以下皆長子之弟,曰:弟子。是比喻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指六三陰爻無能又無德,敵寇已來,還固守貞定,就有凶,結果運屍而返,故曰:弟子輿尸,貞凶。告誡六五要信任九二長子帥師,若以六三出征,則輿尸有凶。
七、雜卦傳:比樂、師憂;由此爻可見師卦是一個「多憂」之卦。守靜,則坐以待斃,任人宰割。若出征擒賊,最多也只能免於罪咎。
八、六五爻動變卦為坎卦,如用人不當,會陷入險境,為人處世,遇到險難之時,必須要學習面對險境時能脫險的經驗,才能進入光明之道,變為錯卦的離卦之象。否則又會陷入另外一個坎險之中,變成綜反坎卦之象。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師卦到了上六極位,代表武功告成,天下大定,天子頒布詔命,論功行賞,封功大之忠臣良將為開國諸侯,封功小之捍衛將士為卿大夫,對馳驅行師的小人只能給予金帛祿位,不可重用。
小象辭曰:天子頒布詔命,賜爵定封,論功行賞,不濫不吝,無偏無頗,皆按功勳大小而公正封賞。對於小人只能享金帛祿位,不可干預庶政,以免挾功倚勢,必會禍國殃民擾亂邦國,此非君王懷保萬邦之至意。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爻言人君報功當有正典,不可濫及,非人以肇亂之源也。
二、上坤錯為乾、乾為大,為大君之象。大君指六五之君。乾為言,為有命之象。有命,謂論功行賞。師卦錯為同人卦,同人卦之中互卦為巽卦,亦為有申命之象,合而言之,故曰:大君有命。
三、周易集注:上坤為邑,有國之象,故曰:開國。上六變爻上卦為艮,艮為門戶,為家之象,故曰:承家。開者,封也。承者,受也。功之大者開國,功之小者承家。諸侯封地曰國,卿大夫曰家,故曰:開國承家。
四、上六變爻為艮、為止,為勿用之象。陰土重疊,小人之象也。下卦坎為盜,亦為小人,形成外靜止,而內有險惡的小人,故以“勿用”警之。
五、命則止論功,用則必得人。九二主帥,以“開國”封之。六三以陰居陽,敗北輿屍,是小人也,誡勿復用。六四”左次”,與有功也,以”承家”賞之。
六、周易集注: 「王三錫命」,命於行師之始,惟在於懷邦。 「大君有命」,命於行師之終,唯恐其亂邦。聖人行師,惟救其民而已,豈得已哉!
七、上六爻動變卦為山水蒙卦,剛建立邦國時,一切都還很混亂,百姓昏昧無知沒有智慧,需要改革整頓,使無知變為明智,天真純樸,自性流露,為錯卦澤火革卦之象。但是萬事起頭難,有困難要突破,變為綜反卦水雷屯卦之象。
八、師卦一開始就有「失律凶」的警告,結束時又提出「小人勿用」的呼籲,因為小人的過失,便在「僥倖取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