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易經教我們的事
學易經好像很深奧,沒錯~ 的確很深奧!! 還記得孫中山先生提倡的」知難行易」嗎? 邊走邊學,學就知了,所以起而行才是求知的根本之道呀! 現在網路資訊這麼的無遠弗屆,有很多人都願意分享善知識,不怕你學,就怕你不學。而我所學淺陋,供養大眾的只是初步的概念,網路上有太多高人大德的高深學識可以給您詳盡的解說,隨時可以一指點化。和我就當是朋友閒聊~ 聊一聊人生四諦、六煩惱心、十善道、十二因緣和易經的關係,從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智慧中學習和佛法相應的生滅之道,讓我們的人生更圓滿順利。
唐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易經自古就備受推崇,尊為『群經之首』。
學易除了可引導我們在面對疑惑之時及困境之前,明白解決之道並且找到正確方向,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戒之。也教導我們做人處事要效法天地的無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霜露無私墜),以及自然不變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之命名
一、易即蜥蜴:
蜥蜴即變色龍,一小時變一次,變而有常,象徵善變而不失其道,證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矣的道理。
不離良知良能,變而有常,明哲保身
心動五官就變,爻動卦就變,要如如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二、易 即 明:
易即日月,日月代表天地運行不息。(文王取後天八卦,即以坎離代乾坤之用)
坎離代表乾坤,水火為陰陽之用,陰陽升降闡明天行健四時運行在中矣,日月
合為明,故取日月比喻為易之真義
三、易即太極:
太極之體無極,為萬物之母,主宰生化,為滋生萬物之根本,化育萬物之致德。

研究易經的三個階段
一、研究易經的基礎-包括河圖與洛書
二、研究學習四傳-繫辭上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三、周易-八六十四卦,三百六十四爻(乾坤兩卦最重要)

學易的次序
(易經的體系,由卦、辭、傳、圖四個部份組成)
()周易有64(伏羲先天八卦由文王重列為64)
()
1. 卦辭(文王關羑里七年寫卦名、卦辭,如:乾。元貞利亨
2.爻辭(文王四子周公寫卦爻辭,如乾卦,初九:潛龍勿)
()易傳:即十翼(孔子作)
繫辭上下傳(12.12)
彖上下傳(30卦下34)
象上下傳(30篇下34一卦的全象叫大象,爻辭旁為這一爻的象叫小象)
文言(乾、坤兩卦獨有,乾卦講3遍,坤卦講1)
說卦傳(11章講萬象)
序卦傳(64卦順序分上下篇)
卦傳(上下篇未依順序)等十個部分組成
至此皆由魏晉王弼整理排定之易經版本
():即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
宋朝朱熹將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64卦的圖像列於經前,集成一本「周易本義」至此易經組合無不備矣。

易經(周易)三大原則
一、不易()
絕對,宇宙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唯有不易之易是永恆不變的
(本性如如不動,本靈陰陽之外,無得無失常存不變的本性,要向內求)
二、簡易()
依簡單的顯現來觀察天地自然變化的現象(如天地、日月、風雷、山澤.等現象,萬物都會變,有生有滅是可知的)
三、變易()
相對,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不變的,非變不可,這個原則是變易的定理
(眼睛看得到的是形而下的萬事萬物都會變,要用心體會本性,以不變應萬變,但是原理原則立場精神良知良能,屬本體即道,不能變;方法可變,只變好不能變壞。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矣)
萬物有三;即性、心、身;性、心寄於身不可分,根枝葉三者貫一,要把心化掉,讓自性流露;心清神靜即可體會有感。自性有如太陽,心若動有如烏雲蓋住所以要要把心化掉,讓自性流露。

   研究易經深奧的學問,在於變易
   易經最根本的原則在『不易』
   易經應用的法則在『簡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