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履卦:論循禮慎行以防危。
卦象-乾天兌澤,兌下乾上,天尊於上,水卑於下,上下尊卑,定位分明,有禮之象。
卦德-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下兌為柔,為和悅。上乾為剛健。柔隨陽剛之後,悅以應乾,則踐履從容,恭順而不失其正。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卦辭之虎尾主九四而言,爻辭之虎尾主九五言。凡卦辭以爻為主,則爻辭亦與卦同,如屯卦之利建侯是也。若卦辭以上下體言,則爻辭與卦多不同,如卦辭履虎尾不咥人,而六三咥人是也。合六爻言,初與上為履之始終也。初言往、上言旋,一進一反,而履之象見矣。中四爻以剛履柔者吉,以柔履剛者凶,以剛履剛者厲。陽爻居陰位謙也,此一卦皆以陽處陰為善。
二、履為整理、實踐、履行;繫辭下傳:「履以和行」。凡事要以和為貴,行顧言、言顧行,如履薄冰,謹慎小心,就不易有災咎。
三、天上的雲雨是澤水蒸發上去畜積而成的,天澤交孚,陰陽合一,生成萬物。此卦上天下澤,尊卑貴賤等級分明,君子見此象,效法「履」之道,辨上下,定民志,制禮以造福人群,使之各居其所,各安其份,不相紊亂,社會自然安和樂利,也是履卦的主旨所在。
四、天氣下降甘露,萬物得雨水滋潤而生長,這是天要履行的責任,故小畜卦之後為履卦。天地運行,萬物往來都有一定的次序,都需依禮(理)而行,才能井然有序的發展;禮亦為道,是造化天地的元始;道、履、禮三者合一,缺一不可。故序卦傳曰: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五、履者禮也,為人之所踐行也,要循理而行,腳踏實地,行仁義道德之事。人能守禮,則天賜之以福。
六、履卦强調的是險而順的哲理,强調慎行的行為哲學,若能提高警惕,不逞強自專,以謙卑脚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困難,何往不亨通。
七、六三陰爻占陽位,為全卦主,以一陰之柔弱,介五陽剛之中,有欲行難行之象;因卦主不能有凶,在履卦有凶,表示做事不夠謹慎,沒有依禮而行。告誡我們應該要慎行防危。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卦象徵至弱躡於至強之後,凡人處世,當是非利害之時,皆伏於危機之中,就如走在老虎後面,難免有踩到虎尾而被咬傷的危險。如果能和悅卑遜以進,實踐道德仁義,以禮規範行事,遇到危難也會逢凶化吉,遂其所欲,而無往不亨通。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人之所履,雖有危機,而貴在有善於處危之道也。
二、履:為實踐,為禮。禮能得人和、治內亂、養其性、制人欲、不犯人、不害物、不造作惡業。處履之時,貴於以和悅之道應之,雖剛暴難制者,皆可以柔制之;若以剛制剛,必有虎咥之凶。咥,咬也。
三、高島斷易:嗟乎!世路險阻,無往而非危機,虎之咥人,不獨山林,凡一切利害所關,即為危機之所伏,皆可做虎觀之。唯以不敢先之心,後天下之人;以不敢犯之心,臨天下之事;以不敢輕進之心,處天下之憂患。並慎以恃己、和以接人,以此履虎,虎雖剛猛,必不咥人。由是觀之,人能行以卑遜,何往而不亨通?
四、周易集注:中爻巽錯為震,震為足,有履之象,下卦兌錯為艮,艮為虎,因下卦錯為虎,所履在下,故言〝尾〞。兌口為悅,中爻又巽順,虎口和悅,故〝不咥人〞。
五、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傳曰:履卦,下兌柔順而上乾剛強,為兌之至柔履乾之至剛,能以和悅上應乾剛,恭順從容不失其正。能以此踐履,即使處於危險難行之境地,也不致受到傷害,所進才能亨通無阻。故卦辭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如九五居君位,能善用其剛健中正之德,以禮治世,臣民和悅以從,九五德稱其位而無愧天下,功業德澤光顯於四方。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彖傳是釋彖辭,以明處履之道也。不咎,謂九五之德稱其位,無所愧疚。
二、九五爻變為離,有光明之象。
三、日講易經解義: 高而能下,貴而益謙,動容周旋,無不中禮。
四、周易集注:〝柔履剛〞者,以三之柔履二之剛也。此就下卦自上履下而言,釋卦名也。悅而應乎乾者,此就上下卦自下應上而言。曰〝應〞者,明其非履也。三與五同功,故曰〝應〞。此釋卦辭所以亨也。
五、周易禪解:履卦是兌悅和乾剛的組合,悅是柔順,是人臣的美德,具有感化剛健之主的力量,使九五趨向正大光明,無所愧疚。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大象傳曰:上乾為天,下兑為澤,上下定位,尊卑等級分明,這是履卦的現象。君子體會此象,而效法履之道,制定典禮,以教導百姓辨明尊卑貴賤,各居其所各安其分,截然不紊,倫理次序上下分秩,不可逾越,則民心安定無二志,天下由以治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象傳是言君子法履之事以治天下也。
二、高島斷易:夫宇宙間,莫低於澤,莫高於天。天不下交於澤,則江河無潤;澤不上而交於天,則雨露無滋。惟天高而能下,故水土草木之氣,蒸而為雲雨,而天益高;為君尊而能卑,故億兆臣民之分辨,而為禮讓,而君益尊。
三、兌之德,悅也,悅者和也,禮以退為讓,履以下為基。故曰:「履,德之機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初九象徵有才德之士,居履之初,當方進之始,能謙卑樸實的安于其位,不受利誘物遷,這樣不改其志的以道德仁義行其所願,進足以有為,何咎之有。
小象辭曰:初九居陽剛正位,能安於樸實貧賤之素,行濟人利世之志,功名爵祿亦不為所動,獨以正道行己之願,所行無阻。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初仕者,當率其素而不可有所變易也。
二、周易集注:「素」者,白也,空也,無私欲汙濁之意。「素履」即《中庸》:素位而行。「往」者,進也。陽主進,故曰:往。
三、初九居全卦最下爻,陽爻占陽位,得正道,能獨善其身,不求聞達,行事樸實謙卑並腳踏實地。告誡剛起步時,就要安分守己,不貪非分之想,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不受外界誘惑,不被外物及名利所迷惑,安於樸實貧賤之位,直行其所願之志而不變,此正是素其位而行,故曰“素履”。
四、初九無正應,故曰「獨」也。行己所願,不在乎外界的威權利誘。
五、初九陽居陽位,雖得正位,卻卑而能屈下,所行皆是濟人利物之事,當然无咎,故曰:往无咎。
六、高島斷易:初九居履之初,去虎猶遠,守當然之本業,強善其身,不求同達,一旦得位,亦不改其素履之守,所謂「窮不失志,遠不離道」,故曰: 「素履,往无咎。」
七、初九爻動變卦為天水訟卦,天水違行,事與願違;如果沒有本著謙卑樸實的心實踐仁義道德,有私心慾望就會計較得失與人爭訟,而失去光明理智結下恩怨,受到傷害,成為錯卦地火明夷卦之象,這時需要改變個性,實行誠信忠恕之道,素其位而行,自然能化險為夷,變為綜反卦水天需卦之象。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履卦九二剛中居下,以中道自守,坦然行於大道上,就像幽居養晦的君子,淡泊從容,不為富貴名利所動,自然是吉祥的。
小象辭曰:九二君子以剛居柔,上不與九五陽剛相應,不得志而獨行其道,惟能秉剛中之德,貞定自守,循理而行,不躁進,當然吉祥,像這樣心懷坦蕩,剛柔相兼,雖然窮居於下,仍持篤實之心依中道而行,遵時養晦,不被爵祿名利擾亂其心志操守。
心法:
一、日講易經講義:此一爻是言仕人所履之貞而得潔身之道也。幽,獨守貞定之象。
二、履之九二,得剛中之位,中則不偏,不偏則不危,不過乎高而驚世駭俗,履行其道,猶行平坦之道,九二爻變下卦為震,為足,有「履」之象。震為大途,有「道」之象,故曰「履道坦坦」,也代表內心坦蕩無一物。
三、高島斷易:夫行道者,履於旁則危險,履其中則平坦,必其中心淡泊,忘情榮辱,以道自守,斯得幽人之貞也,若急於求進,恐履虎而招禍也。
四、九二陽爻居陰位,得內卦中,剛柔相兼,能履中道而行,淡泊名利,樸實守貞,如行於平坦之道,不會陷於危險,若强行則有履虎之憂。九二以幽處守志為吉,幽處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深自砥礪,固守其志並不斷增益才德。故曰:「幽人貞吉」。
五、下卦為兌,九二居在兌少女中體之爻,九二陽爻為君子,如同少女守貞守正,心中樸實純正,坦然無一物,當然吉祥。
六、兌為澤,有幽谷之象。周易集注:三畫卦,二為人位,故有幽人之象也。
七、萬法唯心造,諸相由心生;人心會被名利聲色所干擾,是因為內心的執念和慾望所生的煩惱,正是所謂的庸人自擾。世間一切法相皆有生滅,無論榮辱成敗皆應隨緣而應,當下現,則當下滅,莫執著、莫攀緣,才能自性清淨。如《金剛經》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八、九二爻動變卦為天雷无妄卦。修內勝以達到无妄想、无妄念的境界,无妄,心則誠,誠則明,明則積功積德,品德自然向上提升,成為錯卦地風升卦之象。畜積久了不斷提升就能達外王而兼善天下,濟人利物,實行綜反卦山天大畜卦之象。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六三陰占陽位,不中不正,才德不足卻心志剛強,自用自專,自以為是,實則如眇視般沒有判斷情勢之明,如跛履般沒有任事行遠之能,以此行事就像走在老虎後面,隨時都有被老虎咬傷的凶險。猶如無剛中之正,志剛肆暴,無所忌憚的武人,欲為大君必招凶險。
小象辭曰:六三陰柔之才,無辨明之能,不足以判斷時勢而強以為明,無能仕之才,不足以履道任事而強以為行。六三以柔居剛,自恃剛強,所見不明,所行不當,而自招咥人之凶災。就像頑愚之武人,剛強自專,自以為是,無所忌憚,有為君之志,是志剛而不自量力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為所履本無才德,恃剛暴而致傷者戒也。「武人為於大君」,謂剛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
二、中離為目,下兌為毀折,形成目傷而「眇能視」之象,喻無見事之明,卻自以為能視。
三、中互卦為巽,人象為股,巽錯為震,人象為足,下兌為毀折,形成足傷而「跛能履」之象。喻無履強之才,卻自以為能履。「能」在此是指六三自專自用,沒有自知之明而逞強。
四、高島斷易:六三為成卦之主,欲恃其勢而統轄群剛,不自度才德之微,不足負擔大事。其曰「眇」、曰「跛」者,示六三之柔暗。能視能履者,謂六三恃九二而冒進。虎之不咥我,以我背後有乾也。六三見虎之畏乾,以為畏已也,去乾而自用,遂為虎所咥。
五、周易集注:六畫卦,三為人位,正居兌口,人在虎口,為虎咥人之象也。三變則六畫皆乾,以悅體而有文明,變為剛猛武勇,武之象也。故三人位,「武人」之象也。陰變為陽,大之象。
六、六三為多凶之位,其「眇能視」、「跛能履」,動則禍隨,故行不能遠。以此作事,不能明辨是非安危,又逞強好勝。下卦兌錯為艮,艮居十二辟卦之寅宮位置,寅為虎。猶履虎尾,必至咥人而凶。
七、六三變爻下卦為乾,乾為大、為君,有大君之象,六三陰爻占陽位,位不當,有勇無謀,無才無德還想當王,象徵不自量力,一介武夫想做君王必亂,是孔子所謂的「暴虎馮河,死而無悔」之徒,故曰:武人為於大君。
八、六三爻動變卦為乾卦,實行「元、亨、利、貞」四德,具有剛健中正,及錯卦坤卦的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德性,剛柔並用,就能實踐道德而行於天下。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四以陽居陰,才強志弱,所處之境猶如跟在老虎後面行走,需提高警覺,然能以剛居柔,戒慎恐懼,雖履危境,最終是吉祥的。
小象辭曰:九四居近君的多懼之位,象徵追隨在君王身後,能因危知懼,不敢懈怠,而以柔順敬慎,恪恭剛決之君,則君不疑不忌,最終能獲得保全之吉,這樣安於其位,循理以進,則其志可行。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近剛強之君者,必克盡敬慎,斯有得君之慶也。愬愬,畏懼貌。
二、周易集注:三以柔暗之才,而其志剛猛,所以觸禍。四以剛明之才,而其志恐懼,所以免禍。
三、上卦為乾,剛健中正,乾為天,九四雖然身處險境,仍對天(九五)戒慎恪恭,故曰:愬愬(小心翼翼、畏懼之貌)。
四、九四以陽居陰,為近君大臣,有追隨虎君之象,才強志弱,又處四多懼位,需有「履虎尾」之誡。要謙卑自處小心謹慎,唯防患未然,思慮周密,做到位高而主不疑,權重而上不忌,終能得保全而免害,故曰:「終吉」。
五、九四變爻全卦為中孚卦,,三、四、五爻互卦為艮,動物象為虎,中孚卦以誠信為吉,故有「履虎尾,愬愬終吉」之象。
六、九四變爻全卦為中孚卦,中孚為誠信,為忠厚相親互助之道,能行中道行中理,如果為人處事不能柔順謙卑,忠厚誠實,就會變成雷山小過之象。小過不改會成大過,做人處事要堅定實踐中孚誠信,才不會有過錯,為綜反卦中孚卦。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剛健中正,位得其正,具剛中之德,有能為之才,履帝位則有可為之勢,遇事剛決果斷,無持重却顧之意。如果過於剛強自用,雖位得其正,也會因不審時機、不查群情,以致上下窒塞而生危厲之事,需常存危懼之心,堅守中正之道以御臣待民,才能長治久安而無危厲之咎。
小象辭曰:九五以剛健果決履帝位,有威權勢力,行事剛決,如果恃其勢而為所欲為,縱使臣下皆容悅承順,也必有所害,九五位得其正,應以危厲自惕,常思剛決之危,而以中正之德施於天下,才能避免固執己見,獨斷獨行的自專之厲。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為人君過恃其才者示戒也。夬履者,夬決其履,謂凡事必行,無所疑礙之意。
二、夬者決也,決斷。夬履是快要達成乾的時候(履卦上下卦互換變為澤天夬卦),九五之履必須固守真正,謹慎小心,以防自恃剛強權勢,有獨斷獨行的危險,故曰:夬履,貞厲。
三、九五不患不剛,而患以剛行剛,不患其不樂,而患其不能憂,不審時度勢,專恃固執,而有所害。故曰:「貞厲」。
四、九五陽爻居陽位,過剛,雖以剛中履帝位,有可夬之勢,而挾勢自專,雖具備中正之德,有所恃必有所害,須以柔濟剛,不剛愎自用,不恣意妄行,堅守正道才能脫離危厲。
五、高島斷易:「貞」者,貞固也,謂固執而不變也;「厲」者,危也,謂當常存危懼之心也。蓋履之道,尚柔不尚剛,九五以剛居剛,是決於履也;以其中正之德,又能危厲自惕,斯得動無過舉。
六、九五變爻為火澤睽卦,卦中卦有水火既濟之象,既濟卦的六爻皆當位,所以爻辭小象辭言:位正當也。
七、九五爻動變卦為火澤睽卦,睽為乖異離散,人情背離就會遭遇困難,變為錯卦水山蹇卦之象。故君子要反身修德,才能脫離險境,回返家鄉避難,與家人相聚,成為綜反卦風火家人卦。需守住爻辭的原則不獨斷獨行,不過剛躁進,就像一家人和樂相處一般。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居履卦之極位,象徵踐行之事已終,上位者應該迴身環視,過往所行之事跡,是否合乎道德仁義,中規中矩,若自始至終皆盡履道之至善,周旋圓滿,沒有虧欠,則是大吉祥。
小象辭曰:履卦到了上九極位,能得元吉,是為君者所履之道皆盡其善,並能反身自省,回顧過往之自處處事是否終如其始,止於至善,若完善圓滿,則有大吉之慶。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能盡人事而獲天道之佑也。
二、上九下應六三,中互卦為離,離為目,有視之象。上九為履卦終點,有回視、詳審之象。詳者,善也。人事多方,其吉凶之應,有久有近,上九是在人生的60歲之位,甲子之終,應回首檢視過往,反身自省,故有「視履」之象。 「考祥」,為考察檢視過往所行之事是否良善,猶如“蓋棺論定”,故曰「視履考祥」。
三、周易集注:三凶五厲,皆非善也。考其履之善,必皆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下文其旋是也,「旋」者,周旋、折旋也。凡禮,以義合,考履之善於周旋、折旋之間,則中規中矩矣,豈不「元吉」?
四、上九陽爻居陰位,位於履卦最極位,猶如退休老者,反省自己的過往經歷,是否循理而行,這樣行履之道是大吉大利的。然推及於凡一事之終了,皆能反身環顧,自始至終是否守正守分,盡善無虧,善則固守,有過則改之,做為未來行事之借鏡,不亦大有慶乎?
五、人之吉凶禍福,都由素行而定,而人之所履,難保始終皆善,一事吉而餘事未必皆吉,有始善而終不善者,有始不善而終善者,善則得福,不善則得禍,悉皆履行終了才有定論,如果品德言行始終守善如一,周旋無虧,必定大吉。周易禪解:用佛法解釋,善果來自善因,徹底圓滿的行為,能幫助你回歸自性真如的本性。證實初覺心中所定下來的夙願,這便是大吉大利了。
六、上九爻動變卦為兌卦,兌卦兌上兌下,如果太過悅樂,會樂極生悲,當然要適可而止,動靜不失其時。如果守住爻辭的原則,開始就謹慎小心,順天道而行,做事周全完備,就能得喜悅。也不可過度喜悅而得意忘形,應適可而止,承為錯卦艮卦之象。為人處事需和順謙卑,才能圓滿,成為綜反卦為巽卦之象。
您好 我是剛接觸易經 您的示意清楚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