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雷隨:論相隨之道。
豫樂之道,必有喜隨。故序卦傳曰:「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能謙以致豫,則能悅以隨時,此隨之所以次於豫也。
卦象:
震下兌上,震為雷,兌為澤,形成雷震於澤中,雷一震動,雨則隨之,為隨之象也。
震之人象為長男,兌之人象為少女。上下相從,內外相應,內剛外柔,陰陽和順,為喜悅相隨之象。猶如長男對少女能屈居其下,少女亦悅而唱隨,少女隨長男,相從相比,隨之義也。
卦德:
下震,為奮動,上兌,為愉悅。內動以德,外悅以言。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 隨,取悅從之義,此動彼悅得名。蓋上有徽柔之德,則剛明之臣來而下也。卦德之所謂隨也,大抵物之相隨,與己能致物之隨,以德孚則一於貞,以私合則難免乎咎。隨卦言「物隨」,爻言「隨物」,所指不同。
二、隨之卦中卦為風山漸,巽為風、為不定,隨時會變。
三、高島斷易:隨卦六爻,各以隨人立義,取「相比、相從」,不取相應爻。其義其象,皆取以陽下陰,陰必悅隨,以高下卑,物來隨我,我亦隨物,是隨之象也。
四、隨卦,由下而上,初、二、三為震,初至四為大離,四、五、上為兌,三至上為大坎,為春、夏、秋、冬四時之象,四時相隨,隨之意。
五、周易禪解:從觀心處看,既然法喜充滿,便能隨順進入諸法真實非妄的法性,這都是順暢必經的道路,然而必須看結果是否成功,才算功德圓滿,否則便會有害。
六、隨也有追逐之義,兌為毀折,震為動、為足。然「隨必有事」,如果追隨到不好的就會失足有咎事。聽信甜言蜜語就放任追隨,易敗壞、墮落,因此緊接在後的就是蠱卦。
七、謙卦告戒大有之君子當自省修身,卑以自牧,豫卦是樂而有制,居安思危。隨卦則在於時,適時而變,當順時推移。
八、高島斷易:君能虛己以從臣,臣能恭順以從君,是以初爻則「有渝」而不失其正,二爻有「繫」則不免於私,三爻以「居貞」而「有得」,四爻則以「有孚在道」而無咎,九五「孚於嘉」則吉,上爻則以「從維」而「用享」。
隨,元亨,利貞,無咎。
隨之道,為上者能虛己從善,以高下卑,順理無私,上下感悅,以誠相隨,可以致大亨通。相隨相從,利出於正道,不徇人以枉己,無愧於隨之時義,何咎之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 隨,從也。元亨,以事言。無咎,以理言。
二、高島斷義:人臣隨君,以誠相通,是以「元亨」;事必在道,以正相從,是以「利貞」。
三、日講易經解義: 按天下之為隨不一,而莫大乎君臣之相隨。君之致人隨,固貴乎正,而臣之隨君,尤宜審擇天命之所歸,人心之所向。若所隨非正,則為非道以相與,雖可致亨,而亦未免有咎也,可不慎哉?總之,從正則吉,從邪則凶;非隨之咎,其所以隨者自取其咎也。
四、雜卦傳曰:「隨無故也」,上下各從其所處而安,不待有所為也。無故則無事,無事則何咎之有?然苟於柔順,或過於容悅,則失之貞正,必致枉道徇人,易於有咎,亦足戒也。
五、高島斷易:隨之時義甚大,推之天地造化,各隨其時而動。天下之理,不動則無所隨,不悅則不能隨,是隨之義也,人事莫不皆然。其動其悅,悉隨夫時,內不失己,外不失人,隨得其正,咎何有焉!故曰「利貞,無咎」。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彖傳曰:隨卦,是由否卦陽剛上九,以高卑下,居柔之後,陽剛自下震動,陰柔喜悅相隨,動靜相合,措時得宜,此動而感乎彼,彼悅而從乎我,上下悅而相隨,就是隨卦與時追隨的意義。君子適時而動,所行必合乎正道,所為無不通達,沒有災咎,而致隨之道,惟出於正,順其理、當其時,從宜適度,則天下人無思不服,皆悅而相隨,隨之時義如此,豈不大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彖傳釋隨卦彖辭,極言隨之貴於正也。說通悅。〝隨時〞之〝時〞當作〝之〞。後〝隨時之義〞當作〝隨之時義〞。
二、隨卦從否卦來,否之上九入下坤之初爻,為震,否之初爻上入乾之上爻,為兌。為以陽下陰,以高卑下,剛來而下柔。陽動陰悅,以動而隨,不動則不能隨;以悅而隨,不悅則不欲隨,物來隨我,我亦隨物,隨之以正,隨之義也。
三、隨之道,有正有邪,從正則吉,從邪則凶。君從善、臣從君、子從父、弟子從師、事從理、邪從正,為隨之善也。隨之道利貞正,君子隨時宜而動,隨動而悅,各宜其時,守其正而隨,故所行無不亨通。反之則凶,凶非隨之咎,為隨者自取其咎,故曰:「隨,大亨貞,无咎」。
四、在人事而言,若能以剛下柔,以高卑下,不專己之私,捨己從人,取人為善,措置得宜,內不失己,外不失人,眾人必隨,隨得其正,不過亦無不及,事業必成,何咎之有?
五、周易禪解:天下事都含有「與時相隨」的警惕,如論語「學而時習之」、中庸「君子而時中(時時居於中道)」,或是佛法中「時節若到,其理自彰」所說的話,凡事皆有時間與感應的結合,便是「時機」,因此「與時相隨」的意義極為重大。
六、高島斷易:隨時之義甚大,推之造化,則震者春也,萬物隨之而生;兌者秋也,萬物隨之而成,故春生之,夏長之,秋成之,冬藏之,各隨其時也。總之,隨之道,宜合時而動,從宜適度,隨之以正,並處之以誠,以動感悅,以悅應動,上下相隨,天下隨時之義,豈不大哉。
七、周易集注:「動而悅」者,下動而上悅。
八、周易集注:「時」者,正而當其可也。言「大亨貞」而「無咎」者,以其時也。「時」者,隨其理之所在,理在於上之隨下則隨其下,在於下之隨上則隨其上,惟其時則通變宜民,近悅遠來,故「天下隨時」。此與日講易經解義之〝時〞當作〝之〞,〝隨時之義〞當作〝隨之時義〞的見解不同。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大象傳曰:陽氣之動是隨著節氣變化,藏伏於地中蓄勢待時,雷一奮動震出,雨澤隨之,這是隨卦的現象。君子從卦象體會,當效法天地的造化循環,應時而行,一動一靜皆與天道運行相符,日出奮動而作,日落則宴安而息,起居適時之宜,以養精蓄銳。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 此象傳是言君子隨時靜養之道也。嚮晦,日暮之時。窮冬閉塞,雷隱澤中,造化之宴息也。日入冥晦,君子處內,人事之宴息也。故日出群動皆作,則以作為正。日入群動皆息,則以息為正。
二、周易集注:〝嚮〞與〝向〞同。〝晦〞者,日沒而昏也。宴通安,〝宴息〞者,宴安休息,即日入而息也。雷藏於澤,此〝嚮晦〞之象也。造化之理,有晝必有夜,有明必有晦,故人生天地,有作必有息,有出必有入。其在人心,有感必有寂,有動必有靜,此造化之自然,亦人事之當然也。
三、隨卦兌上震下,兌為澤,震為雷,雷主動,澤主靜,震居澤下,為澤中有雷之象,雷動雨施,有澤水滋潤萬物。後天八卦,震在東方屬春,兌在西方屬秋,帝出震動則發雷,秋則雷藏,故震雷藏伏在兌澤之中,隨其時而奮動或止息,是隨卦的現象。
四、雷發於下,雨水隨之而降,是澤隨於雷,上隨於下,上下相隨必合時宜,推之天下,陽剛陰柔,莫不皆然。
五、高島斷易:澤中有雷,不曰雷之動,而曰雷之伏藏,故君子不言動,但言「冥息」。以形息者,民之所同。以心息者,君子所獨。君子雖才德兼備,亦當隨時適宜,否則亦必有咎,是以遇隨之時,韜智藏德,辭祿不居,養晦以遵時,抱道而伏處。
六、雷之藏伏在寒冬,人之安息在「嚮晦」,為向晚、日暮。宴:通「安」。「時」是時間、時機,也是天道,隨時就是隨著天道之法則、自然的推移而動。
七、隨之互卦三、四、五為巽,巽為入。二、三、四為艮,艮為止,即入而止息之象。
八、隨卦六爻,專取相比相從,不取相應。
九、得隨卦,凡事宜清靜無為,若是造作虛假,必有咎,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初爻陽剛得正,以剛卑下,為隨之主官,能虛己從人,趨時從變,從之惟以正道則吉,隨之時運初始,應出門廣結善緣,有正則從,博聞多見而事無不成,業無不就。
小象辭曰:初九處隨之時運初始,應以正為善,隨時宜而變,選擇跟從居中守正的六二,而得相比相從之益,是吉祥的。當隨之初,應不溺己私,見善則隨,隨不失正,以此出外交天下之士,得廣見多聞之功,無有所失。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隨人者不可不正,而又當廣其集益之道也。官,猶主也。
二、「渝」,變也,趨時從權也。震為奮動,有「渝」之象。震為長子,主器,有「官」之象。初九陽剛居正位,渝而不失其正,出門交亦有功,為隨卦之成卦主;主者不可隨人,故初九言「交」不言「隨」。
三、高島斷易:「官」,謂心之官,凡人做事,皆以心官主之。
四、從佛法觀之,人之初始,本具清淨自性,自性起妙用而生心,心遇緣則變出生滅、邪正、善惡、悲喜、取捨…等二元對立的有為法,因此,本自清淨的這念心當時時作主,不思善、不思惡,不隨外境起伏,遠離戲論,於諸法無所住,認知世間有為法進入本心,皆是鏡中花、水中月,如夢幻泡影,本來無一物;如是觀,則能心淨、心明,心能作主,所行必不失正,自然無咎。
五、「震」利於動,初九陽爻主動,動則下卦成坤,全卦成萃,萃為聚、為匯集。二、三、四爻為艮,艮為門、為止;三、四、五爻為巽,巽為柔順、為伏入,上卦為兌,兌為喜悅。象徵出門在外,能存巽順虛己之心,和悅待人,韜智藏德,惟善是從,以此廣交天下,必得人隨,故曰「出門交有功」。
六、官貴在有守,處隨之時運,當權衡應變,只要變而不失其正,就能吉祥。
七、隨卦六爻,隨人立義,專取相比相從,不取應爻。故初隨二、二隨三、三隨四、四隨五、五隨上。六二陰爻居中得正,與初九陰陽相隨,同為正道,隨不失其正。
八、陽為主,陰為從,陽爻主進,進而被陰爻所阻,應適時權宜而變,變主為從,以陽從陰,是虛己從人之象,從人則人必從之,故:「出門交有功」。
九、隨卦初九以陽居下,為剛來下柔,是震之主,亦為全卦主。卦主無凶。官有渝,也有官場多變之象,只要固守正道,自然吉祥。
十、隨卦的錯卦和綜反卦都是山風蠱,如果自心無主見,盲目跟隨而受人主使,或所行違反道德之事,終必因蠱惑而受害,形成隨的錯卦和綜反卦蠱卦之象。
十一、初九爻動變卦為澤地萃卦,萃卦下為坤,坤的後天八卦方位在西南。上為兌,後天八卦方位在正西,形成卦氣交接,兌為秋收,說言乎兌,必有收穫的喜悅,為「交有功」之象。
十二、初九爻動變卦為萃卦,象徵聚集之意。譬如修行之人,匯集精氣神,蓄功、蓄才、蓄德,蛻變成錯卦山天大畜卦之象。如果精氣神養足,德性升高,得人和,又成為綜反卦地風升卦之象。
六二,繫小子,失丈夫。
象曰:繫小子,弗兼與也。
隨卦六二陰柔沒有遠見,選擇與身旁初出茅蘆的初九小子,維繫比從關係,從所當捨,捨所當隨,顧此而失彼,以致失去九五大人的正應提攜。
小象辭曰:六二雖陰柔得正位,但是沒有耐性等待遙遠的九五大人正應提攜,而和權位尚微的初九小子苟合牽繫,顧此失彼,因小失大,無法兼與。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人之失其所隨為不正也。繫,牽也。小子,陽之微者,指初爻。丈夫,陽之壯者,指九五。
二、天地之道,無兩全之義,六二本與九五相應,但在「隨」卦的六爻關係不取正應,而以相比相隨為先,六二與初九小子比鄰而繫,失隨之正。孔子告誡為人處事要謹慎取捨追隨的對象,當以邪正為取捨,不可以遠近為親疏,若選擇與小人為伍,就會失去正人君子的提攜。
三、初九陽猶微小,謂之小子;陰陽為夫婦,六二陰爻為婦,九五陽爻中正有德有位,為六二之丈夫。
四、周易禪解:六二柔順中正,但是沒有慧力,難免有棄大取小的錯判。
五、日講易經解義:六二柔順中正,與五應之,則為孚嘉,而六二情牽初九,情之所牽,必以私廢公,以欲滅理,而所得者微,所失者巨,推而廣之,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或小不忍則亂大謀,或貪近功而忘遠害,孰非此一念致之哉?
六、中互巽為繩,有「繫」之象。六二爻動下卦成兌,兌為毀折,故有「失丈夫」之象。
七、周易集注曰:陽大陰小,陰爻稱「小子」,指六三。陽爻稱「丈夫」,指初也。六二中正,當隨之時,義當隨乎六三,然三不正,初得正,故繫三而失初,有「繫小子失丈夫」之象。
八、另一說,六二與六三為同類相牽相繫,而失去了正應的九五大人,陰為小,故為「繫小子」而「失丈夫」,譬如與小人為伍,就失去跟隨君子的機會,因此為人處事,必須戒慎。繫所非正,雖無凶咎,其不吉可不言而知。
九、高島斷易謂:初、四、五,剛足以自立,不言繫,故謂之隨。二、三、上皆柔,不足自立,謂之繫。隨則公,故無失,繫則私,故有失。
十、高島斷易:初為卦主,何得曰小子?五為君位,何可曰丈夫?且陽爻為丈夫,初陽爻也,曰為小子,其說亦反。
十一、綜合上所言,可知易之面面觀,不限一隅。惟以中道,君子貞固。
十二、六二爻動變卦為兌卦,兌為喜悅,人逢喜悅之時,要避免樂極生悲,當知「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變成錯卦艮卦之象。若能依正道而行,就能一帆風順,這是綜反卦巽卦之象。
六三,繫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繫丈夫,志捨下也。
六三追隨九四丈夫維繫關係,為近之所從,無暇及於初九小子而捨棄。六三不中不正,雖然向上追隨有權有勢之九四,所求必得,所欲必獲,亦應固守正道,不苟且僥倖,攀緣富貴。
小象辭曰:六三與近君之權臣九四相繫,毅然捨棄非其當隨之初九,這樣舍下從上,志在隨順於上,以求貴得貴,求富得富。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人之得其所隨,而又戒之必出於正也。丈夫,謂九四。小子,亦謂初。
二、六三以陰爻之質居陽剛之位,下有初九已被六二所繫,因而去親比同處人位,陰陽合一的陽剛權臣九四,六三承載九四為順為吉,這種捨棄尚無權勢的初九小子,而順從君子權臣之九四丈夫,所求必得。(小子指尚未成氣候,而非小人)
三、周易禪解:六三近九四,以他為丈夫,六三的位置剛好進入中互之巽卦,巽為「近利市三倍」,故「有得」,得到從上則順」,「隨有求得」的好處,因此周公卦辭告誡六三要「居貞」才會有利。而孔子象辭則讚美他的志向,能捨棄偏遠,反而得到更好的東西。
四、六三的「隨」,應取「追逐、跟隨」之義,追隨優秀對象而有得。
五、六三失正、失位,又居三多凶,應追隨正道,自己也要堅守正道。
六、周易禪解:六三雖不中不正,卻還聰明,懂得棄小取大的道理,不過,他怎能真的看輕簡易的東西,而不力求在生活上的堅貞正道呢?
七、隨卦雖為剛來而下柔,在爻則為:陽爻曰「隨」,陰爻曰「繫」。陽為動,陰為靜,故六三陰爻不中不正,有攀緣的嫌疑,應固守正道,故曰「利居貞」。
八、隨卦爻與爻之間以前後相隨為優先,故捨下而隨上,六三承載權臣九四為順為吉,牽繫而隨,求而可得,故「繫丈夫,志舍下也」。
九、隨卦爻動變成澤火革卦,革為改革、變革、革新之意,革卦彖傳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隨眾人之心革命皆有得。
十、隨卦爻動變成澤火革卦,革,象徵改變革新之意,如果沒有守住爻辭的原則,就成為錯卦山水蒙卦之象。啟蒙要有茍日新,日日新的精神,方能成為大器之用,成為綜反卦火風鼎卦之象。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四具陽剛之德,能獲得天下人心,眾人皆來隨之,權勢上陵九五,引起君王的猜忌,九四雖然剛柔雙兼,所行皆出於正,亦不能免凶,若是能心存誠信,以天理正道自守,以明其率眾人隨君之志,何咎之有呢?
小象辭曰:九四以柔居剛位,位高權重,能大有為於天下,受眾人所追隨,所圖無不獲,但是近君多懼之地,其震主之勢,難免下得民心,上失君心,知其義有危疑之凶。幸而九四剛柔並濟,其內心所存,竭誠信以事君,外之所行,奉正道以自守,洞見所處時勢而得保身之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戒為臣者不可以權勢上陵,惟當盡誠正之道也。在道,以理自守。明,明哲也。
二、卦辭有元亨利貞四德,四德有前後之分,為內貞、外悔;下三爻重「利貞」,九四已在外卦,又在互卦巽之中爻,居後天八卦春夏交接之位,春夏為元亨,應由內往外,才會得吉,如果還是守正則凶,利貞在秋冬,應由外往內,則宜固守。
三、隨卦九四陽爻居陰位,雖不當位,卻具有剛柔相兼之德,九四居上兌之初,是第一個得到眾人心悅誠服的大臣,故曰:「隨有獲」。(二、三、四互卦為艮,艮為手,為「有獲」之象)
四、九四變爻,上卦為坎,有孚之象(兩陰爻孚一陽爻),下為震,震為大塗、為道,坎錯卦為離,離為光明,故有「有孚在道,以明」之象,為告誡之辭,隨道而行,何咎之有?
五、上交互卦有澤風大過之象,大過為棺槨,象徵有滅身之凶。
六、「有孚」為九四的為臣之道,為臣之道無他,惟有內心以誠相孚,誠則明,明則無疑,外則堅守正道,守正則無凶,故曰「在道」。
七、九四如私據隨之所獲,而不歸於五,有失臣道,雖為陽剛賢才,位高權重又得人心,不免有挾功凌上之嫌,而致上下猜忌,必遭凶禍,因此要誠信守正以防凶,故曰「貞凶」。
八、周易禪解:九四雖剛不正,地位高,身負弘法的重任,卻心存名利,雖有收穫,卻暗藏災難,他必須堅守正道,以明心志。
九、高島斷易:「有孚」,是有孚於九五。「明」者,謂自明其志、明哲保身。自古人臣處功名之際,不能保持中道最後的原因,多是心無誠信,又不能自明其忠心之志,久則積疑生嫌而不免禍。若得民之隨,相率而共隨於君,足以成君之功,致國之治,皆在此相孚有道耳,復何有咎?
十、隨卦九四爻動,變水雷屯。上坎,為陷險,陷入險難之意。
十一、九四爻動變卦為水雷屯卦,象徵君子謀略經營,要實行屯卦的真理,方能達到革故鼎新的精神,成為錯卦火風鼎卦之象。如果相反的情況之下,則效法君子以果行育德之道,就不會受蒙蔽,這是綜反卦山水蒙卦之象。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剛健中正,為天下之主,秉持中正誠信以悅從天下之善,對賢臣之嘉言嘉行,從善如流,聽而不疑,用而不二,九五尚賢以誠,上下同心,必得吉祥。
小象辭曰:剛中九五居天下尊位,具中正之德,以至誠至信從天下之善,得上六維繫,又與六二同居中正之位,從善之善,自然吉祥。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人君誠信任賢,而見上下同德之盛也。嘉,美也。
二、九五居天位,天者孚於萬物,君者孚於天下。孚者,疼惜、照顧、陰陽相孚。嘉者,善也。君王言孚不言隨,孚於嘉,謂以至誠之心隨嘉言善行以從之。
三、周禮:「以嘉禮親萬民」。嘉禮的「嘉」為美好之義。朱熹曰:「陽剛中正,下應中正,是信於善也。」程子曰:「嘉,善也。自人君至於庶人,隨道之吉,唯在隨善而已。下應二之正中,為隨善之義。」
四、周易禪解:九五剛健中正,自利利他,對他的追隨者有信心,所以吉祥。
五、周易禪解:周易的原則,二、五是合法的配偶,六二陰柔中正,確是佳配。
六、高島斷易:此爻以陽剛,親比上六之柔正,謂上六以柔居陰,有女子之象。九五孚之為婚,是取婚禮為嘉禮之義。蓋隨之道,莫切乎夫婦,天下之政化,始於閨門,故曰「孚於嘉」,亦通。
七、高島斷易:人主之尊,其所隨之可否,悉繫國家之休戚,尚賢而信之,擇善而從之,從其善者,非隨其人,其所以吉也。
八、隨卦九五陽爻居尊位,得其正道,具有誠信至德,又能執中而行,所以得嘉善之吉。
九、隨卦九五爻動變卦為震卦,後天八卦,震象徵陽氣初動,天地生萬物之機,故有「吉」之象。震為震動,動盪之時,應以和順、和悅之真理,隨順因緣,這是錯卦巽卦之象。若是能夠「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即為綜反卦艮卦之象。
上六,拘繫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繫之。上窮也。
上六居隨之極位,象徵隨道已成,不能再任由發展,應拘繫其妄念,而後可維繫天下之隨,就如文王大業功成之後,用至誠之心於岐山設宴以謝天地山川,祭享宗廟,慰勞臣民,以鞏固天下百姓順隨之心。
小象辭曰:上六來到上窮之位,前進無路,已無所隨從,被迫適時而變,以陰隨陽,下從於九五誠信之君,約束其窮極思變的妄念,以穩固天下之隨。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隨道之極,誠意固結者也。拘繫之、從維之,皆固結之意。亨,作享。西山,即岐山。享於西山,取誠意之象。
二、「亨」應作「享」,為享祀、祭祀,通饗,饗宴或祭祀的意思。
三、上六陰爻乘陽剛之上,不順從於陽之象,需加以約束,「拘繫」,為拘束、規範。「從維」,維繫人心。之,指上六。繫之又維之,為繫而又繫,固結而不可解也。
四、「王用亨于西山」,上六爻動變為乾卦,乾為君、為王,指周文王。隨卦上兌,後天八卦在西方。兌錯為艮,卦中卦亦有艮,艮為山,西山亦指岐山。
五、卦中卦為巽、為繩,有「繫、維」之象。上交互卦為澤風大過卦。本卦上兌,為毀折、決絕。下震,為動。上兌為靜止,現因下震而動盪,要用繩子繫住,才不致有大過發生。
六、上六變而成无妄卦,為妄想、妄念。陽剛居上六陰爻之下,亦符合剛來而下柔,動而悅,九五用誠心誠意,感化位極思變的上六,喜悅相隨。
七、高島斷易:至誠之極,可以孚君心,可以享鬼神,是隨之極則也。
八、周易禪解:用佛法解釋,隨卦有三陽、三陰,三陽須有追隨者,說明時機的道理;三陰必須依附於人,說明了隨順的道理。
九、上六爻動變卦為天雷无妄,在無狂妄行事的狀況下,能蓄財蓄德,就變成綜反卦山天大蓄卦之象。自然人格、地位也會漸漸提升,成無錯卦地風升卦之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