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蠱—論除弊止亂之道。
蠱,繼隨卦上六而來,隨之而往則蠱,故隨之上六要拘繫之。
序卦傳:「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
卦象-下巽,為風。上艮,為山。巽在艮下,山下有風之象。蠱為風燥於山下,遇山而止,無法暢行,在內鬱塞以致物腐而生蟲。山下風亦稱落山風,落山風強,把果子(艮為果)披靡摧落至地上而內腐生蟲,草木也被撓亂的敗壞之象。
卦德-巽而止,在上者止息不動,在下者巽順無違。內治不決,外行不健
彼此委靡因循,此所以蠱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見亂極當治,所以治之,在人之有所事也,是教人竭力承天,不可自失機會,以責人治蠱。蠱者,事也,乃蠱而治之之事也。
二、日講易經解義:當蠱之時,不可苟安,要必剛柔得中,乃可轉禍為福。剛而不中,則急治而失之,柔而不中,則緩而不治失之。
三、周易禪解:蠱是指久不使用的器皿中生了蟲,或是長久沉溺在安樂中,缺乏進取活動而生疾。亦或長治久安下的社會,秩序崩壞,產生了弊害。
四、蠱卦巽下艮上,風入於內,山阻於外,無法暢行,風燥不通則物易腐生蟲。艮為覆碗,巽為臭,如臭物藏於覆碗中而腐敗生蟲。
五、序卦傳曰:「蠱者事也」,飭蠱必有事。雜卦傳曰:「蠱者飭也」。故凡遇腐敗之事物,必須整飭修治以治亂。是以卦名取敗壞之義,爻辭用為事之義也。
六、敗壞之事皆由內而生,日久成弊,猶如水果內部生蟲而腐敗、木朽則內生蛀蟲。蠱卦在一開始時就要探究原由後加以整飭,因此初六為蠱卦之成卦主。
七、蠱者,惑也,事情複雜,最易受蠱惑、迷亂、無事生非。
八、從人象觀之,上艮為少男,下巽為長女,長女煽動蠱惑初出茅廬的少男。少男缺乏經驗,心性不定,沒有主見,受迷惑而隨之,以至敗事發生,故蠱者,女惑男也。
九、高島斷易:一蟲化為三,愈生愈多,蟲在皿中無所食,遂至同類相食,是亂之意也。蠱字從三蟲在一皿中。故春秋傳曰:「皿,蟲為蠱。」
十、蠱卦告誡為人處事,如果盲從跟隨,易患疏忽之過,致使腐敗之事發生,必須要身體力行的整肅治腐,即時悔悟改過,方能成功。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當蠱之時運,整飭積弊必遇艱難險阻,應任用賢才以圖治,然治蠱之才需毅然勇往直前,力挽狂瀾,以利於渡過困境,撥亂反治,而至元亨。然行事之前要先窮究往昔過中之事,以撥亂革新,做為未來治蠱的依據,之後還要謹慎檢討,修正缺失,才能預防禍端,這樣前後兼顧,先甲救蠱之所以然,後甲治蠱之將然,則前弊可除,後治可長,達成中道治世的理想。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卦巽下艮上,上下不交,積弊叢生,故名為蠱。
二、甲日之前三日為辛日,甲日之後三日為丁日。辛日與丁日皆為吉日。辛同新,有革新,改過自新之意,丁日則取叮嚀之意,即治理事物的態度要小心謹慎,反覆叮嚀,方能圓滿成事。
三、「甲」為十天干之首,引申「甲」為事之始,為整飭革新,「前三日」與「後三日」意喻行事前要了解原因,加以策畫執行,事後還要檢討得失,以修整改革;這也是告誡行事要慎始善終,才能亨通。「三日」喻多日、一段時間。
四、周易禪解:既然太平久了會帶來混亂,混亂久了也會帶來太平,所以蠱運仍有順暢的希望,但是沒有大勇大猛,敢涉大川的健將,也很難做到除舊布新,因此要把握時間,在開始的前三日催促自己自新,後三天則要檢討得失,才能力挽狂瀾。
五、高島斷易:蠱為後天之卦,艮巽與乾坤易位,是父母年長而由子執事,故六爻中,五爻皆言「家事」,不及治國,上爻則曰「王、侯」,乃國事。
六、周易集注:「先三」、「後三」者,六爻也。「先三」者,下三爻,巽也;「後三」者,上三爻,艮也。先之三爻乃巽,為柔懦,所以成其蠱也,因其柔懦,而矯之以剛果;其後三爻乃艮,為止息,所以成其蠱也,因其止息,而矯之以奮發,斯可以「元亨」,而天下治矣。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彖辭曰:蠱卦,由泰卦而來,泰卦初九往上為蠱卦之上九,泰卦上六往下為蠱卦之初六,陽上陰下,上亢下卑之情乖隔停滯,苟且偷安,日久漸積憂患,事必敗壞成蠱。當蠱之時運敗極之際,實有轉亂為治之機,治蠱之人,能不畏艱難,不辭其濟難之責,撥亂反正,以剛毅果敢對治縮避於下者,以發奮不怠對治在上荒廢止息者,使蠱敗得以整復,蠱塞得以亨通,天下自然大治。往而治蠱必有事,事必有險,這樣勇於承擔整飭腐敗之事,即使艱險如涉大川,也無往不利。治蠱之道,必於事前不荒於策劃革新,事後不怠於檢討改進,則蠱亂不致終亂,亂之終即治之始,皆仿效天道運行之理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彖傳釋蠱彖辭,原所以致蠱之由,與所以治蠱之道也。天行,天運也。
二、蠱是由泰卦變來,泰卦初九往上為蠱卦之上九,泰卦上六下而為蠱卦之初六,即變泰為蠱之象。
三、艮陽剛止於上,為上者因循止息,無必為之志;巽陰柔藏於下,在下者退縮畏避,無敢為之心,兩情隔睽,上下停滯不通,所以積弊成蠱。故曰:「剛上而柔下,巽而止」。
四、就人事而言,我巽而從,彼艮而止,彼我之意氣不能相通而無法成事,因循苟且,則日久內部生弊,勢必敗壞成亂。就物而言,久不用容易腐壞,就身體而言,久不動則抑鬱生疾,都是日積月累而來;因此,無論人、事、物,都需要立即檢討整飭,去弊革新,把握時機,起而行之以撥亂反正。
五、治蠱之道,有始必有終,有亂必有治,乃泰否循環之理,亦是大自然運行之道,故曰「終則有始,天行也」。
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先、後,即終始也。為蠱卦告誡慎始善終的重要,行事之前要周詳計畫及探討未來的發展,必能防患於未然,事後也要回顧過程,並且上通下達,共同檢討缺失並盡速修正,自然不會有敗壞之事發生。
七、周易集注:「剛上而柔下」者,剛上太尊而情不下達,柔下太卑而情難上通。巽則諂,止則惰,皆致蠱之由。造化之於人事,窮則變矣。治必因亂,亂則將治,故蠱而亂之終,乃治之始也。終始即先後,「成言乎艮」者,終也。「齊乎巽」者,始也,「終則有始」者,如晝之終矣,而又有夜之始;夜之終矣,而又有晝之始,故亂不終亂,亂之終乃其治之始,治亂相仍,乃天運之自然也。
八、周易集注:治蠱者必原其始、推其終,知蠱之為始、為先者乃巽也,則矯之以剛果;知蠱之為終、為後者乃艮也,則矯之以奮發,則蠱治而元亨矣。
九、高島斷易:凡用才以圖治,由用舟楫以涉川,《書》曰:「若涉大川,用汝做舟楫。」此之謂也,故曰「利涉大川」。
十、高島斷易:艮一陽在上,二陰在下,巽二陽在上,一陰在下,內外陰陽不交,內志不決,外行不健,因循作誤,此所以漸積而成蠱也。蠱則安得元亨?故後世君臣,思艱圖治,當凜「先甲、後甲」之懼,守「成始成終」之道,用震之動,以天行之健,不畏艱難,斯「元亨而天下治」矣。
十一、學易筆談新編:易之爻,兼三才而兩之故六,陰陽不過六而盡矣。蠱先甲後甲,亦六日之義。先甲三日者,蠱之先也。新之終而弊之始也。後甲三日者,蠱之後也,蠱之終而新之始也。是為蠱之反也,相與循環而已。甲即蠱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大象傳曰:山下有風,萬物草木受到撓亂而敗壞,是蠱卦的現象。君子體會蠱之時運,教化衰微,民風萎靡,人人苟且偷安,不知弊端逐漸醞釀,久必生亂,當此之時,應振民如風,育德如山。然振興民德,君子必先涵養自己的智慧與德性,以推己及人,教化人民,並提振萬民的危機意識,培育仁義道德,人人皆能振起而為,除惡遷善,必能整飭蠱敗。
心法:
ㄧ、日講易經解義: 此象傳是言君子體蠱之象,盡自新、新民之道也。振者,興之謂也,猶風之鼓為號令也。育者,涵養之謂也,猶山之養成材力也。
二、振民之本在於自新,育民必先自新己德,上位者有德方能振民,百姓日新其德,天下必有治,此君子飭蠱之能事也。
三、周易集注:「振民」者,鼓舞作興,以振起之,始之日趨於善,非巽之柔弱也,此新民之事也。「育德」者,涵育德性,非艮之止息也,此明德之事也。當蠱之時,風俗頹敗,由於民德不新。民德不新,由於己德之不明。故救時之急在於「振民」,「振民」又在於「育德」,蓋相因之辭也。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初爻象徵為人子者,為重振先考所敗壞的家業,使其不受愆咎,而承擔起克家之責,當此之時,雖蠱壞未深,但處勢見危,需保持戰兢警惕之心,竭盡所能的整治革新,即使過程艱辛,最終能得到吉祥。
小象辭曰:蠱勢之初,幸好有子擔負起整飭敗落的家業之責, 承續先考重振家聲以補過之遺志。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幹蠱於初者,易為功也。蠱,為前人已壞之緒。幹,如木之主幹,為枝葉所附以立者。
二、蠱卦上艮,人象為少男、為小子,下卦為巽,巽為不果,有失敗之象。初六爻動,下卦成乾,乾為父。
三、「幹」,如木之主體,為骨幹,有負重、承擔、整治之意。故人能任事負重曰「幹事」。「幹父之蠱」,謂承擔先父手上衰敗的家業。
四、初六如大禹治水,承續父業,居外八年,發憤圖強,過門而不入,開創九州,通九道,整飭先父治水圍堵之弊,讓水道通行無阻,大功告成以補父之過而光宗耀祖,萬古流芳。
五、「考」者父也,父歿曰考。蠱者,謂腐敗非一朝一夕而來。
六、初六陰居陽位,不中不正,但是能夠剛柔雙兼,勵志擔當重振家業的大事,為蠱卦之成卦主。
七、周易禪解:蠱害不是一天造成的,需有長時間的醞釀才會顯現,所以蠱卦談害,是假借父子關係來說明。初六是剛開始,傷害不深,先父即使有錯,也過去了,兒子檢討父親的過失,不是批評,而是要夕惕若厲的繼承父志,光揚父德。
八、日講易經解義:按幹蠱之時,與天下更始,不得不反前人之覆輒,豈可姑息不容己者以遂先人之過,貽宗祀之憂乎?
九、初六爻動變山天大畜卦,象徵畜功畜德,才智具足,自然不會有狂妄的行為,這是綜反卦天雷无妄卦之象。若是沒有狂妄之事發生,自然心清神朗,精氣匯聚,變成錯卦澤地萃卦之象。只要守住爻辭的原則,在艱難困苦中也要發憤自勵,整飭弊端和過失,最終能蓄積能力得到成功。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蠱卦九二象徵為人子者,要整飭母親持家的過失,當以柔順勸導,不可堅持己見而矯枉過正。
小象辭曰:九二居中正之位,剛而得中,要整飭母親所蠱敗的持家過失,如果剛強上諫會傷害母子之情,不匡諫又恐家風日益敗壞,故治母之蠱不可過剛,亦不可過柔,需秉持中正之道,婉轉周旋,方為治母之蠱的善道。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見幹蠱者以得中為貴,幹母之蠱尤難於幹父之蠱也。母,指六五,柔順在上,有母象。初言考,二言母,為父歿而母存也。
二、貞為堅定,堅持之意。「不可貞」,謂不可堅定此事。九二剛中,以陽剛承六五之柔,恐過於直遂,故戒之以「不可貞」及「得中道」的重要 。
三、蠱卦九二陽爻居陰位,為陽剛之子,能剛柔相兼,與六五顛倒相應,象徵替柔弱的母親處理蠱敗的家風,應當從容和順的勸告,不可堅持己見,亦需自正其身,克盡孝道,不能過分指責,才不會傷害母子之情。
四、高島斷易:此爻剛而得中,故能衡量損益之宜,有用剛之實,無用剛之跡,以柔濟剛,彌縫得法,不致蠱之復熾,故曰:「得中道也」。
五、蠱卦下巽為長女、為婦,上艮為少男,有婦與幼子主家政之象。二為大臣,則五為幼主或母后。
六、九二爻動變卦為艮卦,艮之卦意為「門闕」,象徵家內事務錯綜複雜,故有「幹母之蠱」的現象。艮卦亦象徵性命雙修之人,動靜合宜,自身剛柔雙兼,能得自性的甘露而無限喜悅,這是錯卦兌卦的現象。若能身性合一,不生無明。剎那間一陽震動,豁然貫通,震出妙智慧,又變成綜反卦震卦的現象。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無咎也。
九三過剛不中,為改革其父積累之蠱敗,更張之心難免過急而失序,以至有小小悔吝,所幸居陽剛正位,又處巽順之體,得以抑制剛愎之心,補處事不中之失,而沒有大的過咎。
小象辭曰:九三陽爻居正位,具陽剛之才,承擔整飭父之蠱敗重責,雖然個性剛直急躁,但是非肆意妄為,在修補改革蠱敗之弊,以掩蓋父親過失的過程中,雖然小有事親不周之悔吝,最終沒有大過咎。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急於幹蠱者,雖有小悔而終無深咎也。悔,以心言。咎,以理言。
二、九三處多凶之位,爻動成坎,坎為心病、為加憂,象徵「有悔」。
三、九三陽剛居陽位,得其正,不得中,重剛而失中,有過剛之象,又與上九不相應,處理父親蠱敗的過程中,難免執拗而發生悔吝之事,但是上有六四、六五姊妹良友的協助,最後沒有大的過咎。
四、九三志氣剛強,具陽剛之才,努力挽救父親敗壞已深的家業,但是過剛不中,做法偏執,而小有悔恨之事,還不至於有大過咎。
五、蠱卦九三爻動變卦為山水蒙卦,蒙卦,互卦二、三、四爻為震,震為長男,下卦為坎,坎為中男,上艮為少男,形成長男、中男、少男三兄弟能治理父親敗壞之事,故有「幹父之蠱」的現象。
六、蠱卦九三爻動變卦為山水蒙,象徵蒙昧不清之時,需要啟蒙改革,變成錯卦澤水革卦之象。改革蒙昧必須實踐「君子以經綸」之道,又變成綜反卦水雷屯卦之象。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六四柔弱無能,對於治理父之蠱敗日深的家業,用寬容偷安的方式進行整飭,因循怠惰,以至讓蠱敗的狀態更顯羞吝。
小象辭曰:六四柔弱無才,已處於蠱壞過半之位,需救蠱急切,雖然有心整飭父之蠱敗,但是缺乏果敢智慧,不足以擔當治蠱大任,如果不知己身不足之失,仍以寬容苟且的方式進行整飭,緩不急事,蠱敗只會日甚一日,無法得治。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怠緩者不能幹蠱之失也。
二、蠱卦六四以陰柔之質居陰位,雖得其位,但是治蠱之道,必需剛柔相濟;六四陰柔又居艮止之地,柔弱無力又寬容怠惰,非治蠱之才,故有「裕蠱」之象;四與初不相應,沒有應援,如果執意前去治理父親的蠱敗之事,必然立見羞吝,故曰「往見吝」,
三、高島斷易:「裕父之蠱」者,謂因循苟且,憚於整治改革,是寬容其蠱而致蠱亦深也。
四、蠱卦至四爻已過半,腐敗積累日久,需要迅速整飭,但是六四陰柔,氣弱力薄,不能振作有為,因此「見吝、不得」。初六同為陰柔,因為居蠱之初,蠱敗不深,其功易成,因此「終吉」。
五、蠱卦六四爻動變卦為火風鼎卦,鼎是烹煉的器具,象徵修德之士,能治理繁雜之心,實踐「君子以經綸」之道,而變成錯卦水雷屯卦之象。最後自然雜念革除怠盡,又變成綜反卦澤水革卦之象。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六五以柔中居剛,正值蠱敗傾頹之時,當承擔起治理蠱敗之事,並虛己任賢以輔助其振興祖德盛譽。
小象辭曰:六五柔居尊位,具柔中之德,能虛己尊賢,任用具剛中之德的九二輔弼整飭蠱敗,九二承順六五,剛柔相濟,上下同心協力,擔起匡救蠱敗頹勢之責,以成重振祖德榮譽之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人君能任賢以幹蠱,光大業而永令名也。譽,聞譽也。
二、六五以柔居剛,剛柔相濟又得尊位,下應九二,內外相得,能任用陽剛之賢,以輔助幹父蠱敗之事,可整飭成功,重振家風,所以六五以剛柔相濟之德,成幹蠱用譽之功,故曰「用譽」。
三、六五爻動,上卦成巽,巽為市利三倍,五為多功位,故「譽」。
四、周易集注:「用」者,用人也。「用譽」,因用人而建立好的名聲。 「二多譽」為譽之象。周公曰「用譽」,孔子「二多譽」之言蓋本於此。
五、九二以五為母,六五又取子道,可見《易》為面面觀,沒有恆常不變的準則。
六、九二以剛中之才居巽體,承順於五,以剛建大中之德治蠱,可得聞譽,五非自能譽也,用人而得其譽也。
七、高島斷易:五爻君位,爻辭曰「父」,知帝王必有父也。五不特其父無過,且因而得譽,善補其過,更揚其名。惡歸己、善歸親,其曲委彌縫,非善者不能臻此。「幹蠱」可以才濟之,「用譽」則必以德成之,故曰「承以德也」。
八、蠱卦六五爻動變為巽卦,三、四、五爻互卦為離,離為明,形成萬物文明相見,象徵聲譽揚名昭著,故有「用譽」之象。巽,入也,和順之意。以和順行事,也要震起實踐道德行為之事,方能達到兌卦的喜悅之象,而變成錯卦及綜反卦皆為震卦之象。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上九居蠱敗之極,雖有陽剛幹蠱之才,然上有用譽治蠱之君,下有剛中幹蠱之臣,因而無需承擔整飭國家蠱敗之責,得以優游事外,只頤養自身德性,以尚行道德之事。
小象辭曰:上九處蠱運之終,整飭蠱敗已成,其雖有陽剛之才,亦不復從事天下之治,淡泊名利,從容無事,而以道德潔身自守,其功雖不及於治蠱之君、幹蠱之臣,其高節之志足以教化人心,震醒頹廢,成為天下後世的榜樣。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無幹蠱之責者,可以超然事外也。
二、蠱卦上九以陽居陰柔之地,淡泊逍遙,自身清淨,不貪求高官厚祿,超然於功名利祿之外。「可則」,可為法則、榜樣也。
三、上九爻動變卦為地風升卦,下巽上坤,坤錯為乾,乾為君,有「王侯」之象。巽為命令,有「從王命」之象。蠱卦上為艮,艮為靜止,有「不事而高尚」之象。以上合而言之,故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象。上「事」者,為事王侯,以治蠱也。下「事」者,以高尚為事也。
四、周易集注:初至五,皆幹蠱。以家事言,上為父、五為母,眾爻為子,故諸爻以幹父之蠱、幹母之蠱言,可知矣。以國事言,則五為用譽之君,二為剛中之臣,上爻為不事之臣,故上爻以王侯言可知矣。
五、高島斷易:上九以剛明之才,居艮止之極,逍遙於外,不關事之毀譽榮辱,其高尚志節,足以振起頹勢,激勵人心,不僅治一時之蠱,實足治萬事之蠱也,其志可則,故曰「志可則也」。
六、高島斷易:上九居極位,獨以「不事王侯」言之,蓋非君非臣,亦非子,是身居父位者也,故高尚其志,不復事天下之事,而其志之所存,實足為天下法則矣。
七、蠱卦上交互卦為山雷頤卦;治蠱已成,當修身養性,節制生活,行道德之事,致力於培養高尚品德為志,記取過往的弊端教訓,以免蠱壞再生。
八、上九爻動變卦為地風升卦。升,德性升高必無妄念、妄想之心,這是錯卦无妄卦之象。既然无狂妄之心,能精神聚集,與道合真,而變成綜反卦澤地萃卦之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