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泰卦--處泰之戒,防泰轉否


地天泰:論天地之氣,以明陰陽消長,盛極必衰的道理。

泰為順利通達(上下溝通順暢)、保泰、通泰、安泰之意 
泰卦為吉祥卦,而且是豐收亨通。
卦象-乾下坤上。乾陽坤陰,內剛健、外柔順,陰陽交合,內外相得。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互相交感,陰陽二氣調和,生化萬物,
民物咸亨,故名曰:泰。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卦取感通之義,易之陰陽以天地自然之氣言之,不
可相無。泰否之象,以君子小人之象言之,歸宿皆在君子小人之消長。
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泰乃吉亨之時。
二、泰卦取的是氣,不是形,乾為天之氣,坤為地之精,天氣在上,自
上而降,地氣在下,由下而升,天地之氣陰陽交合而成雨,雨成則萬物
生長。泰卦為正月卦,天地交萬物生,大地回春,萬物亨通,天下安和
樂利,故為「泰」。
三、以人事而言,上下交,人事和,當然是亨通的。小人(陰爻、陰為小)在外,君子(陽爻、陽為大)在內,為小往(出)大來(進),君子在內閣治世,有太平豐收的現象。
四、泰卦繼承履卦之上六「視履考祥」而來。履卦到最後要轉身回顧反省,一路走來有沒有腳踏實地,行道德仁義,做到有過則改,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境界。社會種種的道德次序,經過整理之後,自然能夠有條有理,之後就是泰卦。故序卦傳:「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五、泰卦為十二辟卦中的一月卦,十月坤卦為陰氣極盛之時,到十一月復卦一陽來復,為一元復始,十二月臨卦陽氣開始增長,一月泰卦陽氣與陰氣達到最完美的均衡與調和。從復卦到泰卦一直到乾卦為陽長陰消,即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的歷程;從姤卦至遯卦一直到坤卦為陰長陽消,即小人道長,君子道消的變化。
六、高島斷易:乾之後有十一卦,而後始得泰。蓋君之以屯,教之以蒙,養之以需,理之以訟,正之以師,和之以比,約之以小畜,理之以履,而後始泰。
七、在「陽長陰消」的歷程中,泰卦為第三個陽爻歸來的時候,因此有「三陽開泰」來形容春天萬物開始通泰通,生長茂盛,萬象更新。
八、研究易經的重點,在了解萬事萬物沒有永久絕對的好,也沒有永久絕對的壞,在物極必反的原則下,泰卦之後就是否卦(泰極否來)。所以要居安思危,以持盈保泰,處勝而不驕。
九、卦中卦為雷澤歸妹(善終之道)。
十、卦主為九二,居中守正;為正月卦。
十一、周易禪解泰卦:
從四時看,則如春,天地之氣交而萬物蒙受無邊無際的恩澤。
從世道看,如天下安寧,上下之情交可同心協力,共創美好家園。
從體質看,陽在內而陰在外,陽剛之氣為一家之主。
從德性看,則內健而外順,合情合理,而自私之念消失。
從取捨看,則內君子而外小人,見賢思齊,見惡自省,故君子道長,六爻皆有守安寧防混亂之功,則小人自然消退。
在佛法而言,性德之天與修德之地相交,而萬行俱通。修行需內具健行不息之力,而外有隨順世間因緣,用定慧二氣,天地萬物都有圓滿成就的希望,能化九界俱成佛界,故君子道長而小人道消也。

泰,小往大來,吉亨。
泰卦,是內陽而外陰,天氣向下而來,地氣上升而往,天地二氣交泰,萬物生長亨通的現象,象徵君子在內,小人在外,為君子道長而進用治世,小人道消而抑制守分,君子小人各得其正,則天下得以吉祥亨通。
心法:
一、泰卦是陽藏於內,陰行於外,陰氣在外而下降,陽氣在內而上升,陰陽二氣通,則天地始能交泰,上下和順,心意相通,為吉祥亨通之象。
二、日講易經解義:卦辭是言隆盛之世,小人屏跡而君子進用也。泰,通泰之意。
三、以陽為大,比喻君子;陰為小,比喻小人,陽為君子在內,陰為小人在外,爻由下而上消長,故有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之象 。
四、天地定位,乾在上,坤在下,在下之坤向外卦而去,故曰:「小往」。在上之乾向內卦而來,故謂「大來」。這是小往大來之象。
五、小往大來:指陰氣離去,陽氣歸來,引申為小人在外而退聽,君子在內而用事,君子通達之義。
六、周易集注:“往”、“來”,以內外卦言之,由內而外曰“往”,由外而內曰“來”。否泰相綜二卦同體,《雜卦》曰:否泰,反其類也。否內卦之陰,往而居泰卦之外,外卦之陽,來而居泰卦之內也。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孔子在彖傳加強說明:泰卦的現象,為陽爻在內漸漸生長,陰爻漸漸往外消失,是小往大來而吉祥亨通的現象。這是天地合德,陰陽二氣交泰之故,萬物自然生長茂盛而通暢。君臣上下交流互應,天下安泰的心志也都是相通的。乾陽剛健居內,坤陰柔順居外,如君在內以剛健光明,施德化之政於民,臣民在外以謙卑和順,善盡事君之誠,為君子在內剛建治世而小人在外守分退聽,各正其位。此君子濟民利物之道日長,小人誤國害民之道日消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彖傳是釋彖辭明天道人道之泰也。
二、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從卦氣解釋,天氣下行而來,地氣上升而往,二氣絪緼,天地合德,陰陽交泰,雲行雨施,萬物得以生生不息,為吉祥亨通之象,陽為大、陰為小。故曰:「小往大來,吉亨」,反之,否卦為陽氣停留於上,陰氣滯留於下,陰陽不交,萬物閉塞不通。
三、日講易經解義:按君子小人迭相消長,小人進則君子退矣,君子進則小人易退矣。然欲君子之進,全在上下交而志同,志苟不同,則交以貌,不交以心。人君雖欲進君子,而讒邪間之,逸欲荒之,浮論撼之,事變阻之。君子豈可得而進乎?信乎,泰不在氣數,而在人君之一心哉。
四、高島斷易:道有消長,時有否泰,消長之極,正國家之亂之大防也。此卦下三爻為天下治平之時,上三爻為自泰趨否之時,君子當玩味其辭,深察氣運之變遷,維持泰運於不替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大象傳曰:天地陰陽之氣互相交感,成氣化之盛,而上下通泰,得萬物生長茂盛,這是泰卦之象。古聖先賢體會陰陽二氣交泰,化生萬物,而把寒來暑往自然運行的變化,裁成日月星辰,四時寒暑為天之道,丘陵郊野,山川河海為地之道,然任其自然,則未免有不及之處,因此教化百姓,順天時之序,依地貌之形,輔其播種灌溉,漁獵薪樵,幫助萬民安其業,各得所宜,以遂其生,亦如天地之通泰。也是君后以天地四時自然運行的道理,處理國家事物及管理天下百姓,讓百姓以天地之道為道,以天地之宜為宜,各居其正,順時依序而天下大治,國泰民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象傳是言人君當盡致泰之道也。
二、「后」指六五爻,為古聖先賢、人君或代理王,不是真正的君王,只是國家的上位者。
三、 「道」,就其體之自然而言。「宜」,就其用之當然而言。「左右」,幫助、扶植之意。「輔相」,輔助、補其不及之意。「財」,同裁。 
四、周易集注:「財成」,裁制其過,因其整體而裁制,使其不過之意。如氣化流行,聖人則為之分春夏秋冬之節。地勢廣邈,聖人則為之分東西南北之限,此裁成天地之宜也。「輔相」者,隨其所宜,而贊助其不及。如春生秋殺,此時運之自然;高黍下稻,亦地勢之所宜。聖人則使之春耕秋收,此輔相天地之宜也。 
五、高島斷易:蓋天地之生萬物,籠統無別,聖人能曆象日月星辰,分別分至啟閉而成歲功,相度東西南北山川道路,以定城邑,察天時辨地利,春夏耕耘,秋冬收積,無非盡致泰之道也,謂之「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也」。人民之生,必賴君上,斯得遂其生成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泰卦初爻象徵拔茅草的根,把周圍的同類皆牽連拔起。就如同陽剛君子向上謀輔泰仕途,也帶動志同道合的賢士,相攜並進,貢獻才智,這樣眾陽共進以輔天下之泰是吉祥的。
小象辭曰:初九陽爻居陽位,得其正位,是在野的賢士君子,處在泰運之初,以其陽剛之德匯聚志同道合的賢士,同德俱進,共成輔泰之功,不亦吉乎,初九君子雖身居於下,然其心不忘天下,而志在上輔君王以成天下澤民之泰。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偕同類以進用,而得行其道也。
二、初九變爻全卦為升卦,有往上有升拔之意。
三、初九變爻下卦為巽,巽為柔木,茅草之象。初九在下,有根之象,三陽同體,一陽進而眾陽共進,初九連同九二九三,一起匯動升拔,故曰:「拔毛茹以其匯」。比喻訂立目標,集中精力向外發展,並帶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共榮共盛,這樣是吉祥的。
四、茹,根也。初九居地下之位,為根象。初九至九三,三陽相連,故曰「以其匯」。匯,指同類,意謂拔茅草時是從根部一起拉起。
五、陽主進,陽爻剛健,其志在外,泰之時運為盛世,君子賢士受到提拔,萃於朝廷,同心協力以成天下之泰,故曰「志在外也」。「征」者,進也,謂君子之上進。
六、初九陽居陽位,得其正道,又居下卦之始。陽氣上升,陽動則陰應之,有引導上升的作用。這種現象如拔草根連同拔其同類。君子有見於此,引申凡是修心學道之人,必需從根本下功夫。
七、一般初九都是潛龍勿用的時運,不宜向外,而泰卦初九「征吉」,是因為處在春天時運(春夏由內往外出,為征吉;秋冬由外往內收,為守貞),萬物逢春而生生不息,欣欣向榮,是向外發芽的適當時期,故曰「征吉」。也是比喻行事積極主動。
八、泰卦初九和否卦初六皆言「拔茅茹,以其滙」,泰為陽氣增長,陽為強、為壯,因此拔茅茹征吉。而否卦則為陰氣增長,陰為柔、為弱,因此曰:「貞吉」,是要固守貞正才吉祥;其喻雖同,但因性情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決策判斷。
九、初九具陽剛之德,是在野賢士,與六四大臣正應,為六四所舉薦之才。初九亦能引薦九二九三同德賢士,相共並進。 十、初九爻動變卦為地風升卦,是高升進展之象,而向上升展一定要秉持誠信忠實,天真純樸,無妄想無妄念,以修內聖,成為錯卦天雷无妄卦之象。守住爻辭的原則,才能匯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長上進,成為綜反卦為澤地萃卦之象。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胸懷寬廣,包容一切荒疏穢形,能用涉川河之果斷剛勇而往,有利必興,有弊則革,能深謀遠慮,不會因為偏遠隱微而遺漏,且公而無私,不膩於相比之朋黨,行事皆依循天理自然,以中行之道,上合於六五中德之君以成輔泰之志。
小象辭曰:九二上應六五,是剛明之才,具中正之德,能剛柔相濟,為治國賢臣,當泰之時,能與六五中德之君上下合志,共濟泰道,九二胸襟寬闊,待人處事寬嚴兼濟,其心光明正大,是以能察乎中,體乎中,行事皆合於天理中道。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人臣有剛中之德,皆合乎中道也。包,謂有容。馮河,謂果斷。不遐遺,謂不忘遠。朋亡,謂無私比。尚,合也。
二、周易集注: 「包荒」者,包乎「初」也,初為草毛荒穢之象也。因本卦〝小往大來〞,陽來乎下,故〝包初〞。 
三、九二變爻,中互為坎卦,坎為水、為河。乾健,利涉大川,有「馮河」之象。二變爻與五隔河,陽爻主進,若「馮河」,徒涉而往,則能助五成泰之功。「不遐遺」,遐為遠,為不遺漏幽僻遠處之意。
四、不遐遺,謂不忘遠,不遺漏荒遠隱微之人事。指九二具深思遠慮,寬容大度的美德。朋亡(亡同无) ,朋者,初也,三陽同體,牽連而進,二居中,「朋」之象也。「朋亡」為做事公正無私,不受朋黨私心的牽絆之意。
五、高島斷易:治泰之道,蓋「包荒」,仁也:「馮河」,勇也;「不遐遺」,智也;「朋亡」,公也。 
六、日講易經解義:尚,合也。九二得下卦中,陽爻居陰位,剛柔雙兼,有勇有謀,能因剛則剛,因柔而柔,或用剛以濟柔,或用柔以濟剛,皆依循天理自然,以中道而行,以上合於六五中德之君,有「得尚于中行」之象。
七、周易集注:「尚」者,尚往而事五也。「中行」指六五。六五小象辭曰:「中以行願」是也。卦以上下交泰,故以「尚中行」為辭。曰「得尚」者,慶幸之辭也。若九二包乎荒,則非剛柔相濟之才,必不能「馮河」而就五矣,必「遐遺」乎五矣,必不能「朋亡」矣。故聖人於初教之以「征」,於二教之以「尚」。
八、周易集注:當泰之時,陽來於下,不知有上,故九二有包初之象。然二五君臣同德,天下太平,賢人君子,正當觀國用賓之時,故聖人教之用「馮河」之勇,以奮其必為之志,不可因邇而忘遠。若能忘其所邇之朋,「得尚」往於「中行」之君,以共濟其泰,則「上下交而其志同」,而泰道成矣。
九、九二為泰卦主爻。具剛明之才,秉中正之德,上應六五之君,得天時、地利、人和,是果敢光明,胸懷寬大之治國賢臣。乾,為大之象,九二變為離,光之象也。 
十、日講易經解義:蓋心之蔽者,則不能察乎中。心之所隘者,則不能體乎中。九二之心,極其光大,光則明足以有照,大則器足以有容。其得中道而主泰者也,豈偶然乎?按二雖臣位,實主泰之責者,故必有包容之量,剛斷之才,深遠之慮,大公之懷,而均合乎天理當然,不偏不倚之道。庶幾泰可常保,而國家深賴有是人耳。
十一、九二爻動變卦為地火明夷卦,是光明落入地中之象。如果不守住爻辭的原則,受到傷害,必然發生爭訟,變成錯卦天水訟卦之象;如果行事能以訟卦大象傳:「君子以作事謀始」為戒,不斷努力學習,處事能寬,待人能恕,沒有分別心,依循中正之道,自然光明晉升,成為綜反卦為火地晉卦之象。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泰卦九三位於天地交泰之際,固然是泰平盛世,但是天地之間沒有一直平安常泰而沒有險陂起伏之事,也沒有常往而不復反的。天道循環,福禍相倚,泰極則否吝將至,小人消退之後也會再復返。君子應當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並居安思危,在艱苦困難的時候更要堅持守正,自然可免於罪咎。在泰否往復之期,灼見於先,早防世道之險陂,早憂小人之復反,不論天道如何循環往復,處境如何艱難都不需擔憂,並能持盈保泰,終享應得的福祿。
小象辭曰:九三處在泰卦三陽的極盛之位,盛極必衰,陰陽消長,是天地陰陽變化,天道往復循環不息的關鍵,為此否泰交會之際。
心法:
一、 此一爻是言世道盛極將衰,君子當盡保泰之道也。平,泰也。陂,不平也。往,謂小人去。復,謂小人來。食,謂享也。孚,謂泰極否來之定期。
二、九三居泰下卦之終,當泰將極,否將來之時,到上六泰極否來,物極必反,這是天道循環的自然現象。時運變遷,猶如月滿則虧,花盛則謝,凡物持中則平,過則傾,天數與人事皆然。告誡天下之事,沒有不戒懼而能保其終者,所以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三、上坤為地,地為平,中互為兌,為毀折,有地勢高低不平之象。告誡世事沒有一直平坦而無險陂的,有平就有陂,有往就有來,故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這是大自然否極泰來,物極必反,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的規律。平即泰,陂即否,泰中有否,無平不陂。「陂」音「波」,不平、傾斜、坎坷、起伏之意。
四、九三重剛不中,乾不安於下,必上而迫坤,陽氣增長到九三為止,為泰卦的極盛,也是乾天的上爻,卦氣再繼續向上發展至六四則是坤地的下爻,剛好在天地交際的位置,泰之時將終,否之時將至,故三四爻也是卦氣即將從陽變陰,時運轉變的時候。故曰:「天地際也」。 
五、高島斷易:泰至九三,天道復其上,地道歸其下,泰運之極,君子當盡人事以挽回天運,是以思患預防,常惕艱危,如是則可無咎。
六、高島斷易:「食」即蝕也。以日月之蝕喻禍,以食終而光明喻福。
七、无往不復:在泰卦講的是沒有一直前進不再回來的。「无往」的取象是從九三爻動變成臨卦,十二辟卦之臨卦在一月泰卦之前,如果泰卦前往,應該是下一個二月的大壯卦,所以動爻後是沒有前往,无往也就不會有恢復。
八、否極泰來,泰極否來,人生一定有高低起伏,要持盈保泰,惟有處在最艱難時仍然要堅定信心,貞固不變,藉乾卦第三爻: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的精神,自然可享福祿,沒有過咎。
九、泰卦進為大壯卦,再進為三月夬卦,九三動爻為地澤臨卦,都有兌卦,兌為口,可以食,下四爻為風澤中孚的半象,中孚為信實,不需擔憂苦惱,只要守住誠信,故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十、九三變爻成地澤臨卦,教導世人要品行端正,凡事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反省所作所為,觀察一切進退的時機,當進則進,進而發展志向事業,該退則退,退以修身學習蓄積實力,不盲目前進,成為錯卦天山遯卦之象。隱居進修,德大而可觀,又變成綜反卦風地觀卦之象。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泰卦六四正是陰陽交泰之際,雖然沒有陽剛實力治泰,但是有比鄰同類通力合作,三陰翩翩相率而下與三陽呼應,上下交泰,以維護泰運亨通。眾陰不約而信,不須告戒。
小象辭曰:六四陰爻居陰位,柔順得正,處在即將泰極否來的局面,為拯救泰運臨危的境遇,眾陰爻翩然相率同行,但是陰虛柔弱,無陽剛實力,卻能奉陽為主,向下與三陽相應,上下一心以鞏固天下之泰,眾陰爻不待告戒就翩然而下,與陽交泰,完全是出自心中的真誠所願。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憂小人復集,而言其勢之甚易也。翩翩,群飛而下之象。鄰,謂類聚,指六五上六。不戒,謂不待告誡。
二、陰為降、為貧、為虛,二三四爻中互為兌卦,兌上缺,陰虛之象,有「不富」之意。六四帶動六五和上六往下要回到地的位置,初九帶動九二九三往上回到天的位置,上下交,其志同,目的都是要達成陰陽交泰。
三、翩翩:上卦三陰爻就像群鳥滑翔下來的樣子(三為多),六四在上下卦的交接處,也是陰陽交泰之爻,陰爻開始下降是從六四開始,六四謙虛向下求陽以達成陰陽合一,六五和上六理念志向相投,願意跟著六四往下與眾陽爻相應;陰柔之質,本宜在下,今居上體,而不自安,因此不需要六四的告誡,就能信孚的翩翩相率而下。故曰: 「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四、「鄰」者指六五上六而言,「以其鄰」即六四上有二陰爻,六四向下,連帶上面二陰爻一起。
五、泰卦屬春天的氣,三、四爻為天地之氣變化的關鍵。「以孚」為陰陽合一,春天天地之氣交泰,三、四兩爻在人位陰陽合一,有“交孚”之象。猶如青春男女真情相交是心中所願,能不必戒慎而相孚,此為泰之大用也,故曰:不戒有孚。
六、「不戒,以孚」,亦比喻翩翩來歸的群眾(坤為眾),不須對他們保持警戒,因為他們都是發自內心所願,應當以誠信相待。
七、陽為實,「失實」即失乾也,陰從陽,猶貧之依富,泰卦三陰在外,失所依也。乾為金玉,失實有失金之意。又六四互體為兌,兌為毀折,亦有失財、不富之象。泰卦三陰雖沒有陽的剛健,卻能奉陽為主,儘管自己處在柔弱不富有的地位,但是都完全出自真心的與陽呼應。
八、高島斷易:六四已經上升到超過泰的下卦,時運過中,開始轉否,為小人合志,謀害正道之時,君子當以為戒。
九、六四爻動變,上卦為震,動物象為飛鳥,有翩翩之象。
十、六四爻動變卦為雷天大壯卦,守住爻辭的原則,達到陰陽交泰,上下通人事和,事業就能不斷成長壯盛,這時各方面都要觀察留意,才能達到可觀的成就,為錯卦風地觀卦之象。達到可觀的局面時,仰慕者就多了,這時反而要功成身退,退隱而修心養性,成為綜反卦天山遯卦之象。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泰卦六五有謙遜之德,能禮賢下士,愛護天下萬民,引聖君帝乙,虛己以下禮賢臣,將尊貴的女兒,下嫁九二姬昌,以緩和商周關係,保天下之泰,這樣出自至誠的的福祉是大吉祥的。
小象辭曰:六五以柔順居中位,當泰之時,思慮泰極變否,而謹慎治國,以保持國家安泰,永享成泰之福祉,六五以柔中之德,下應剛中之九二,君臣中德相合,上下交泰,得行其所願,則治泰功成,自然大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見君能虛心下賢,而成致泰之功也。帝乙,至尊之象。歸妹,下賢之象。以祉,謂以此而得福祉,即泰道成也。中,謂中德。
二、帝乙為是商殷君王,為紂王之父,為有道明君。
三、泰卦二三四爻互卦為兌、為澤,又三四五爻互卦為震、為雷,上震下兌,為雷澤歸妹卦,兌為少女,為愉悅,有嫁女之象。歸妹,女子嫁人為歸,妹也是年輕女子的通稱。 
四、帝乙是指商高宗誕生年之天干,為乙年所生。
五、泰卦六五與九二陰陽相應,上下交孚,天下安定,大吉也(即元吉) ,六五陰柔,喻殷商之衰,九二陽剛,喻周朝之興盛。
六、周易集注:二曰〝尚〞,五曰〝歸〞,一往一來之意也。二曰〝中行〞,五曰〝中行願〞,上下皆中正,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七、高島斷易:夫帝女之歸也,非求勝其夫,將以祉之;坤之復下也,非欲侵乾,將以輔之。
八、六五爻動變卦為水天需卦,需為需要,因生活所需而進步發展時要守住爻辭柔順的中道原則,達到上下交泰,人事和就能得事業提升,變成錯卦火地晉卦之象。當追求進步發展時,難免有爭訟之事發生,又變為綜反卦天水訟卦。如果能實踐「君子以做事謀始」之道,自然沒有爭訟之事發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上六已至泰運極盛之位,盛極必衰,長治久安的世道已開始衰敗,猶如城牆倒塌,傾覆於護城河裡,這時人心離散,不可再用兵強行出師。應反身檢討自己所存的實力,退而近治,修正剛紀政令和社會風氣,從下邑開始發布命令,雖然所行皆堅守正道,也為時已晚,不免悔恨沒有及早預防。
小象辭曰:泰卦上六已經到了極位,泰極反否,由盛轉衰,雖是天運使然,實則是長治久安,法治剛紀已亂所致,如果還力圖扭轉頹勢,也一定會失敗,甚至國破家亡,城土傾覆,這是天命已盡,時運將衰,遠略不可圖,強行必亂。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次泰極為否,而當反己自修也。隍,城下之池也。自邑,反己之意。告命,謂修正令也。
二、上坤為邑、村莊,有城之象。天道運轉,物極必反,泰極否來。上六位極必反下,如城高崩而覆反于卑,有城牆傾倒之象。隍為城壕,辟土所成,為護城河之象(無水為隍,有水為池) 。
三、泰卦上六氣數將盡,小人在內增強勢力,將君子向外逐出,形成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天下大亂,人心離散,如城牆傾倒,國家將要滅亡。此為內憂非外患,故不宜用兵以遠求,而在整頓法治,昭告城邑天下,自立自強,故曰:「自邑告命」。
四、言「復」必與復卦相關,復卦上六曰:「用行師,終有大敗」。城牆倒了,國家將滅亡,如果還要行軍作戰,終將大敗,故曰:「勿用師」。告誡不必再作戰了,只能在現有的國土上,好好整治管理,不宜再採取好高騖遠的策略。
五、「自邑告命,貞吝」。雖然未言吉凶,仍要引戒於坤卦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及乾卦上九:「亢龍有悔」。要反身修文,退而近治,不能再有野心。
六、上坤為眾,卦中卦三四五爻為震,五變爻為離,離為戈兵,動眾戈兵,有「師」之象。二三四爻為兌,兌為口,有「告」之象。兌綜為巽,為「命令」之象。
七、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和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彙」。都是在說明防患未然的道理。泰卦上六,國家已經傾覆,人心離散,上下俱亂,在將否之際,大勢已去,這時若力挽狂瀾,為時已晚。君子處世當謀始,在九三極盛之時,就應記取九三的告誡,防患於未然,才可長保安泰。
八、上六爻動變上卦為艮,艮為手、為止,有「勿用」之象。
九、上六爻動變卦為山天大畜卦,處泰運時能防患未然,實踐「剛健篤實」的正道,就能持盈保泰,而蓄財蓄物,聚集功德,變成錯卦澤地萃卦之象。這樣堅守正道,功德圓滿,就不會有无妄的事情發生,又變成綜反卦天雷无妄卦之象。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履卦--論循禮慎行以防危。

天澤履卦:論循禮慎行以防危。

卦象-乾天兌澤,兌下乾上,天尊於上,水卑於下,上下尊卑,定位分明,有禮之象。  
卦德-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下兌為柔,為和悅。上乾為剛健。柔隨陽剛之後,悅以應乾,則踐履從容,恭順而不失其正。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卦辭之虎尾主九四而言,爻辭之虎尾主九五言。凡卦辭以爻為主,則爻辭亦與卦同,如屯卦之利建侯是也。若卦辭以上下體言,則爻辭與卦多不同,如卦辭履虎尾不咥人,而六三咥人是也。合六爻言,初與上為履之始終也。初言往、上言旋,一進一反,而履之象見矣。中四爻以剛履柔者吉,以柔履剛者凶,以剛履剛者厲。陽爻居陰位謙也,此一卦皆以陽處陰為善。
二、履為整理、實踐、履行;繫辭下傳:「履以和行」。凡事要以和為貴,行顧言、言顧行,如履薄冰,謹慎小心,就不易有災咎。
三、天上的雲雨是澤水蒸發上去畜積而成的,天澤交孚,陰陽合一,生成萬物。此卦上天下澤,尊卑貴賤等級分明,君子見此象,效法「履」之道,辨上下,定民志,制禮以造福人群,使之各居其所,各安其份,不相紊亂,社會自然安和樂利,也是履卦的主旨所在。
四、天氣下降甘露,萬物得雨水滋潤而生長,這是天要履行的責任,故小畜卦之後為履卦。天地運行,萬物往來都有一定的次序,都需依禮(理)而行,才能井然有序的發展;禮亦為道,是造化天地的元始;道、履、禮三者合一,缺一不可。故序卦傳曰: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五、履者禮也,為人之所踐行也,要循理而行,腳踏實地,行仁義道德之事。人能守禮,則天賜之以福。
六、履卦强調的是險而順的哲理,强調慎行的行為哲學,若能提高警惕,不逞強自專,以謙卑脚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困難,何往不亨通。
七、六三陰爻占陽位,為全卦主,以一陰之柔弱,介五陽剛之中,有欲行難行之象;因卦主不能有凶,在履卦有凶,表示做事不夠謹慎,沒有依禮而行。告誡我們應該要慎行防危。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卦象徵至弱躡於至強之後,凡人處世,當是非利害之時,皆伏於危機之中,就如走在老虎後面,難免有踩到虎尾而被咬傷的危險。如果能和悅卑遜以進,實踐道德仁義,以禮規範行事,遇到危難也會逢凶化吉,遂其所欲,而無往不亨通。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人之所履,雖有危機,而貴在有善於處危之道也。
二、履:為實踐,為禮。禮能得人和、治內亂、養其性、制人欲、不犯人、不害物、不造作惡業。處履之時,貴於以和悅之道應之,雖剛暴難制者,皆可以柔制之;若以剛制剛,必有虎咥之凶。咥,咬也。
三、高島斷易:嗟乎!世路險阻,無往而非危機,虎之咥人,不獨山林,凡一切利害所關,即為危機之所伏,皆可做虎觀之。唯以不敢先之心,後天下之人;以不敢犯之心,臨天下之事;以不敢輕進之心,處天下之憂患。並慎以恃己、和以接人,以此履虎,虎雖剛猛,必不咥人。由是觀之,人能行以卑遜,何往而不亨通?
四、周易集注:中爻巽錯為震,震為足,有履之象,下卦兌錯為艮,艮為虎,因下卦錯為虎,所履在下,故言〝尾〞。兌口為悅,中爻又巽順,虎口和悅,故〝不咥人〞。
五、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傳曰:履卦,下兌柔順而上乾剛強,為兌之至柔履乾之至剛,能以和悅上應乾剛,恭順從容不失其正。能以此踐履,即使處於危險難行之境地,也不致受到傷害,所進才能亨通無阻。故卦辭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如九五居君位,能善用其剛健中正之德,以禮治世,臣民和悅以從,九五德稱其位而無愧天下,功業德澤光顯於四方。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彖傳是釋彖辭,以明處履之道也。不咎,謂九五之德稱其位,無所愧疚。
二、九五爻變為離,有光明之象。
三、日講易經解義: 高而能下,貴而益謙,動容周旋,無不中禮。
四、周易集注:〝柔履剛〞者,以三之柔履二之剛也。此就下卦自上履下而言,釋卦名也。悅而應乎乾者,此就上下卦自下應上而言。曰〝應〞者,明其非履也。三與五同功,故曰〝應〞。此釋卦辭所以亨也。
五、周易禪解:履卦是兌悅和乾剛的組合,悅是柔順,是人臣的美德,具有感化剛健之主的力量,使九五趨向正大光明,無所愧疚。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大象傳曰:上乾為天,下兑為澤,上下定位,尊卑等級分明,這是履卦的現象。君子體會此象,而效法履之道,制定典禮,以教導百姓辨明尊卑貴賤,各居其所各安其分,截然不紊,倫理次序上下分秩,不可逾越,則民心安定無二志,天下由以治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象傳是言君子法履之事以治天下也。
二、高島斷易:夫宇宙間,莫低於澤,莫高於天。天不下交於澤,則江河無潤;澤不上而交於天,則雨露無滋。惟天高而能下,故水土草木之氣,蒸而為雲雨,而天益高;為君尊而能卑,故億兆臣民之分辨,而為禮讓,而君益尊。
三、兌之德,悅也,悅者和也,禮以退為讓,履以下為基。故曰:「履,德之機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初九象徵有才德之士,居履之初,當方進之始,能謙卑樸實的安于其位,不受利誘物遷,這樣不改其志的以道德仁義行其所願,進足以有為,何咎之有。
小象辭曰:初九居陽剛正位,能安於樸實貧賤之素,行濟人利世之志,功名爵祿亦不為所動,獨以正道行己之願,所行無阻。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初仕者,當率其素而不可有所變易也。
二、周易集注:「素」者,白也,空也,無私欲汙濁之意。「素履」即《中庸》:素位而行。「往」者,進也。陽主進,故曰:往。
三、初九居全卦最下爻,陽爻占陽位,得正道,能獨善其身,不求聞達,行事樸實謙卑並腳踏實地。告誡剛起步時,就要安分守己,不貪非分之想,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不受外界誘惑,不被外物及名利所迷惑,安於樸實貧賤之位,直行其所願之志而不變,此正是素其位而行,故曰“素履”。
四、初九無正應,故曰「獨」也。行己所願,不在乎外界的威權利誘。
五、初九陽居陽位,雖得正位,卻卑而能屈下,所行皆是濟人利物之事,當然无咎,故曰:往无咎。
六、高島斷易:初九居履之初,去虎猶遠,守當然之本業,強善其身,不求同達,一旦得位,亦不改其素履之守,所謂「窮不失志,遠不離道」,故曰: 「素履,往无咎。」 
七、初九爻動變卦為天水訟卦,天水違行,事與願違;如果沒有本著謙卑樸實的心實踐仁義道德,有私心慾望就會計較得失與人爭訟,而失去光明理智結下恩怨,受到傷害,成為錯卦地火明夷卦之象,這時需要改變個性,實行誠信忠恕之道,素其位而行,自然能化險為夷,變為綜反卦水天需卦之象。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履卦九二剛中居下,以中道自守,坦然行於大道上,就像幽居養晦的君子,淡泊從容,不為富貴名利所動,自然是吉祥的。
小象辭曰:九二君子以剛居柔,上不與九五陽剛相應,不得志而獨行其道,惟能秉剛中之德,貞定自守,循理而行,不躁進,當然吉祥,像這樣心懷坦蕩,剛柔相兼,雖然窮居於下,仍持篤實之心依中道而行,遵時養晦,不被爵祿名利擾亂其心志操守。
心法:
一、日講易經講義:此一爻是言仕人所履之貞而得潔身之道也。幽,獨守貞定之象。
二、履之九二,得剛中之位,中則不偏,不偏則不危,不過乎高而驚世駭俗,履行其道,猶行平坦之道,九二爻變下卦為震,為足,有「履」之象。震為大途,有「道」之象,故曰「履道坦坦」,也代表內心坦蕩無一物。
三、高島斷易:夫行道者,履於旁則危險,履其中則平坦,必其中心淡泊,忘情榮辱,以道自守,斯得幽人之貞也,若急於求進,恐履虎而招禍也。
四、九二陽爻居陰位,得內卦中,剛柔相兼,能履中道而行,淡泊名利,樸實守貞,如行於平坦之道,不會陷於危險,若强行則有履虎之憂。九二以幽處守志為吉,幽處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深自砥礪,固守其志並不斷增益才德。故曰:「幽人貞吉」。
五、下卦為兌,九二居在兌少女中體之爻,九二陽爻為君子,如同少女守貞守正,心中樸實純正,坦然無一物,當然吉祥。
六、兌為澤,有幽谷之象。周易集注:三畫卦,二為人位,故有幽人之象也。
七、萬法唯心造,諸相由心生;人心會被名利聲色所干擾,是因為內心的執念和慾望所生的煩惱,正是所謂的庸人自擾。世間一切法相皆有生滅,無論榮辱成敗皆應隨緣而應,當下現,則當下滅,莫執著、莫攀緣,才能自性清淨。如《金剛經》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八、九二爻動變卦為天雷无妄卦。修內勝以達到无妄想、无妄念的境界,无妄,心則誠,誠則明,明則積功積德,品德自然向上提升,成為錯卦地風升卦之象。畜積久了不斷提升就能達外王而兼善天下,濟人利物,實行綜反卦山天大畜卦之象。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六三陰占陽位,不中不正,才德不足卻心志剛強,自用自專,自以為是,實則如眇視般沒有判斷情勢之明,如跛履般沒有任事行遠之能,以此行事就像走在老虎後面,隨時都有被老虎咬傷的凶險。猶如無剛中之正,志剛肆暴,無所忌憚的武人,欲為大君必招凶險。
小象辭曰:六三陰柔之才,無辨明之能,不足以判斷時勢而強以為明,無能仕之才,不足以履道任事而強以為行。六三以柔居剛,自恃剛強,所見不明,所行不當,而自招咥人之凶災。就像頑愚之武人,剛強自專,自以為是,無所忌憚,有為君之志,是志剛而不自量力也。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為所履本無才德,恃剛暴而致傷者戒也。「武人為於大君」,謂剛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 
二、中離為目,下兌為毀折,形成目傷而「眇能視」之象,喻無見事之明,卻自以為能視。
三、中互卦為巽,人象為股,巽錯為震,人象為足,下兌為毀折,形成足傷而「跛能履」之象。喻無履強之才,卻自以為能履。「能」在此是指六三自專自用,沒有自知之明而逞強。
四、高島斷易:六三為成卦之主,欲恃其勢而統轄群剛,不自度才德之微,不足負擔大事。其曰「眇」、曰「跛」者,示六三之柔暗。能視能履者,謂六三恃九二而冒進。虎之不咥我,以我背後有乾也。六三見虎之畏乾,以為畏已也,去乾而自用,遂為虎所咥。
五、周易集注:六畫卦,三為人位,正居兌口,人在虎口,為虎咥人之象也。三變則六畫皆乾,以悅體而有文明,變為剛猛武勇,武之象也。故三人位,「武人」之象也。陰變為陽,大之象。 
六、六三為多凶之位,其「眇能視」、「跛能履」,動則禍隨,故行不能遠。以此作事,不能明辨是非安危,又逞強好勝。下卦兌錯為艮,艮居十二辟卦之寅宮位置,寅為虎。猶履虎尾,必至咥人而凶。
七、六三變爻下卦為乾,乾為大、為君,有大君之象,六三陰爻占陽位,位不當,有勇無謀,無才無德還想當王,象徵不自量力,一介武夫想做君王必亂,是孔子所謂的「暴虎馮河,死而無悔」之徒,故曰:武人為於大君。
八、六三爻動變卦為乾卦,實行「元、亨、利、貞」四德,具有剛健中正,及錯卦坤卦的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德性,剛柔並用,就能實踐道德而行於天下。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四以陽居陰,才強志弱,所處之境猶如跟在老虎後面行走,需提高警覺,然能以剛居柔,戒慎恐懼,雖履危境,最終是吉祥的。
小象辭曰:九四居近君的多懼之位,象徵追隨在君王身後,能因危知懼,不敢懈怠,而以柔順敬慎,恪恭剛決之君,則君不疑不忌,最終能獲得保全之吉,這樣安於其位,循理以進,則其志可行。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近剛強之君者,必克盡敬慎,斯有得君之慶也。愬愬,畏懼貌。
二、周易集注:三以柔暗之才,而其志剛猛,所以觸禍。四以剛明之才,而其志恐懼,所以免禍。
三、上卦為乾,剛健中正,乾為天,九四雖然身處險境,仍對天(九五)戒慎恪恭,故曰:愬愬(小心翼翼、畏懼之貌)。
四、九四以陽居陰,為近君大臣,有追隨虎君之象,才強志弱,又處四多懼位,需有「履虎尾」之誡。要謙卑自處小心謹慎,唯防患未然,思慮周密,做到位高而主不疑,權重而上不忌,終能得保全而免害,故曰:「終吉」。
五、九四變爻全卦為中孚卦,,三、四、五爻互卦為艮,動物象為虎,中孚卦以誠信為吉,故有「履虎尾,愬愬終吉」之象。
六、九四變爻全卦為中孚卦,中孚為誠信,為忠厚相親互助之道,能行中道行中理,如果為人處事不能柔順謙卑,忠厚誠實,就會變成雷山小過之象。小過不改會成大過,做人處事要堅定實踐中孚誠信,才不會有過錯,為綜反卦中孚卦。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剛健中正,位得其正,具剛中之德,有能為之才,履帝位則有可為之勢,遇事剛決果斷,無持重却顧之意。如果過於剛強自用,雖位得其正,也會因不審時機、不查群情,以致上下窒塞而生危厲之事,需常存危懼之心,堅守中正之道以御臣待民,才能長治久安而無危厲之咎。
小象辭曰:九五以剛健果決履帝位,有威權勢力,行事剛決,如果恃其勢而為所欲為,縱使臣下皆容悅承順,也必有所害,九五位得其正,應以危厲自惕,常思剛決之危,而以中正之德施於天下,才能避免固執己見,獨斷獨行的自專之厲。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為人君過恃其才者示戒也。夬履者,夬決其履,謂凡事必行,無所疑礙之意。
二、夬者決也,決斷。夬履是快要達成乾的時候(履卦上下卦互換變為澤天夬卦),九五之履必須固守真正,謹慎小心,以防自恃剛強權勢,有獨斷獨行的危險,故曰:夬履,貞厲。
三、九五不患不剛,而患以剛行剛,不患其不樂,而患其不能憂,不審時度勢,專恃固執,而有所害。故曰:「貞厲」。 
四、九五陽爻居陽位,過剛,雖以剛中履帝位,有可夬之勢,而挾勢自專,雖具備中正之德,有所恃必有所害,須以柔濟剛,不剛愎自用,不恣意妄行,堅守正道才能脫離危厲。
五、高島斷易:「貞」者,貞固也,謂固執而不變也;「厲」者,危也,謂當常存危懼之心也。蓋履之道,尚柔不尚剛,九五以剛居剛,是決於履也;以其中正之德,又能危厲自惕,斯得動無過舉。 
六、九五變爻為火澤睽卦,卦中卦有水火既濟之象,既濟卦的六爻皆當位,所以爻辭小象辭言:位正當也。
七、九五爻動變卦為火澤睽卦,睽為乖異離散,人情背離就會遭遇困難,變為錯卦水山蹇卦之象。故君子要反身修德,才能脫離險境,回返家鄉避難,與家人相聚,成為綜反卦風火家人卦。需守住爻辭的原則不獨斷獨行,不過剛躁進,就像一家人和樂相處一般。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居履卦之極位,象徵踐行之事已終,上位者應該迴身環視,過往所行之事跡,是否合乎道德仁義,中規中矩,若自始至終皆盡履道之至善,周旋圓滿,沒有虧欠,則是大吉祥。
小象辭曰:履卦到了上九極位,能得元吉,是為君者所履之道皆盡其善,並能反身自省,回顧過往之自處處事是否終如其始,止於至善,若完善圓滿,則有大吉之慶。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能盡人事而獲天道之佑也。
二、上九下應六三,中互卦為離,離為目,有視之象。上九為履卦終點,有回視、詳審之象。詳者,善也。人事多方,其吉凶之應,有久有近,上九是在人生的60歲之位,甲子之終,應回首檢視過往,反身自省,故有「視履」之象。 「考祥」,為考察檢視過往所行之事是否良善,猶如“蓋棺論定”,故曰「視履考祥」。
三、周易集注:三凶五厲,皆非善也。考其履之善,必皆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下文其旋是也,「旋」者,周旋、折旋也。凡禮,以義合,考履之善於周旋、折旋之間,則中規中矩矣,豈不「元吉」? 
四、上九陽爻居陰位,位於履卦最極位,猶如退休老者,反省自己的過往經歷,是否循理而行,這樣行履之道是大吉大利的。然推及於凡一事之終了,皆能反身環顧,自始至終是否守正守分,盡善無虧,善則固守,有過則改之,做為未來行事之借鏡,不亦大有慶乎?
五、人之吉凶禍福,都由素行而定,而人之所履,難保始終皆善,一事吉而餘事未必皆吉,有始善而終不善者,有始不善而終善者,善則得福,不善則得禍,悉皆履行終了才有定論,如果品德言行始終守善如一,周旋無虧,必定大吉。周易禪解:用佛法解釋,善果來自善因,徹底圓滿的行為,能幫助你回歸自性真如的本性。證實初覺心中所定下來的夙願,這便是大吉大利了。
六、上九爻動變卦為兌卦,兌卦兌上兌下,如果太過悅樂,會樂極生悲,當然要適可而止,動靜不失其時。如果守住爻辭的原則,開始就謹慎小心,順天道而行,做事周全完備,就能得喜悅。也不可過度喜悅而得意忘形,應適可而止,承為錯卦艮卦之象。為人處事需和順謙卑,才能圓滿,成為綜反卦為巽卦之象。

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小畜卦--以小畜大,累積能量以待功成

風天小畜:以陰畜陽,以小畜大,以臣畜君
小畜的力量有限,力不從心,無法達到大亨通的境界,表示時機不成熟,需要不斷的蓄積德性、涵養文采,以待時至功成。
卦象:風行天上。下乾為天,為剛健,為篤實;上巽為風,為申命、為伏入、為散播。
卦德:健而巽。
乾在內本為陽氣積畜之象,陽為進,外有巽風,積畜的陽氣不夠厚實,容易被風吹散,故曰小畜。
上巽,為風,為命令,為不果。巽風在天上,沒有目標,無法像觀卦一樣風行地上,以成風行草偃之功。因此小畜又有申命未達,不得志之象。
序卦傳曰:「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小畜是繼師比兩卦而來,凡相比附,則必聚積。比卦為臣民比附於君,之後就要開始畜養百姓。

心法:
一、卦主為六四爻。唯一的陰爻,柔居柔位,當位。
二、上巽卦德為伏入、和順,下乾卦德為剛健。形成巽體為畜者也。以柔畜剛,以陰畜陽,以小畜大,故曰小畜。陽大,方能畜陰,今以巽之柔順畜三陽,能繫不能固,故所畜者小矣。 
三、陰之畜陽,以柔克剛,其畜雖小,而牽制殊巨,如九三「夫妻反目」與上六「婦貞厲」,皆以陽受制於陰,陽為陰畜,難以得亨。
四、小者,物之微細者也,畜者,止也、阻滯也,養也。遇阻滯之境,不怨天不尤人,一心自我修養以渡難關,就會亨通。但是需要時間,應以剛健中正徐徐前進,不能求速。
五、小畜卦,以陰畜陽,力有未逮,只能以誠心畜制下三陽之進,等待資源逐漸充沛之時機能得亨通。
六、「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是指卦主六四而言,凡雲氣自東而西,則雨;自西而東則不雨,所謂:「雲行東,一場空;雲行西,披雨衣。」
七、互卦有兌,兌為西,乾為郊,為自我西郊之取象。
八、周易禪解:小畜卦,六個爻都有修文德以安撫遠人的願望。
1.初九剛正,與全卦唯一與陰爻六四正應,走在正途上,是眾望所歸的人物,有克己復禮的美德,所以吉利。
2.九二剛健居中,與初九連成一氣,共行正途,也吉利。
3.九三在下卦極位,剛強到了極點,想依恃自己的力量折服他人,與主爻六四近在咫尺(三四爻為人位,陰陽爻有夫妻之象) ,但是六四陰爻在上,九三陽爻在下,不合正規,造成夫妻反目,就象車輪脫離了車軸,無法轉動,像這樣的人,齊家都辦不到,何以治國平天下?
4.六四以一陰之力應付五陽,能以柔克剛,用誠信成就大事,避免了流血的災難,她的努力和警覺,得以無咎。
5.九五陽剛,居中得正,具誠信之德,與比附之六四陰陽相合,眾陽也來牽繫相從,這是最大的財富,不但自己富有,也與鄰居同富。
6.上九居小畜卦的終結處,甘霖終於降下,遠近皆得祥和,這是崇尚美善的成果,一切大功告成,此時就如月圓無缺,對於三四爻而言,依然必需時時貞定自守,作為君王也不宜動用武力,以免自取其禍。
九、小畜卦以「復」為主,小畜卦畜積的力量不足,資源自然少,因此小事可為,大事不可,凡事宜回到誠信正道上面。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陽剛君子處在小畜的時運,雖一時受六四小人所牽制,也要不斷的涵養文采德性,畜積能力,耐心等待時機成熟,終會亨通其志。就像西邊烏雲密布,卻被天上的風吹散,以致雲氣凝結的能量不足以普降百姓盼望的甘露。這是文王在羑里感嘆西岐的百姓處境,而自己時運未到,力不從心,無法感化無道的紂王施德於民。 

心法:
一、「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此二句專就六四卦主而言。
二、畜,止之義也。密雲,屬陰。西郊,屬陰方。我者,文王自謂也。
三、密雲不雨是陰氣凝結還未成雨,三四五爻離錯為坎,坎為雲,被巽風吹散無法成雨。坎為加憂,比喻心中充滿憂慮。“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指文王在朝歌的西郊(西岐為周之發源地)憂慮著國家百姓的平安,但是時機未到,力不從心,無法感動紂王,造福天下。
四、西北,在後天八卦乾的位置,相對的位置為東南,為巽。
五、小畜卦不宜躁進,無法強行施展,要退回來充實自己,用時間畜積力量以靜待時機。
六、高島斷易:二五皆陽而得中,有健行之象,雖一時為六四所制,終得亨通,故曰「小畜亨」。乾者天也,巽者風也。內卦為天,陽氣蒸騰為雲,乾為密,故曰: 「密雲」。天上有風,雲欲為雨,被風吹散,故「不雨」。
七、高島斷易:雲,陰氣。西,屬陰方。陰倡而陽不和,無法成雨,且二三四爻,互卦為兌,兌為西,乾為郊,故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彖傳曰:小畜卦六四居柔之正位,上下陽爻皆應六四所畜,但是一柔畜五陽剛,以小畜大,力有不逮,故曰小畜。二五陽爻剛健中正,前進之志堅毅果決,能審時順勢,而不至躁進,並不斷地涵養文采德性以待時機成熟,就能亨通。猶如天上雲氣不足以成雨,仍需一步步持續醞釀發展,這是因為自西邊凝聚的雲氣,被東風吹散,以致所積不足無法大施甘露於天下。

心法:
一、日講義經解義:柔,指六四。上下,謂五陽。尚往,言畜之未極,其氣猶上進也。
二、周易集注:小畜綜卦為履。履之三爻,陰居陽位,不正位,往而為小畜卦之四爻,則得其位,故曰: 「柔得位」。上下五陽皆四畜之,故曰: 「上下應之」 。
三、「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亨道在於「志行」。陽為進,二與五居內外卦之中,內健外巽,心志剛健果決,是亨之道。
四、易之道是勉勵我們「尚往」,畜德以濟人利物,畜財以致其用,凡有所畜必有所施,必有所用,畜之以小而未及施,是畜之名而無畜之實,正如同小畜卦密雲不雨之象,是最值得修心立德的警惕! 
五、周易集注:中互卦離錯為坎,坎,雲之象。中兌,為西之象。下乾,郊之象。凡雲氣自西而來東者,水生木,洩其氣,故〝無雨〞。
六、高島斷易:畜,止也。小者,物之微細也。二五陽剛得中,有健行之象,雖一時受六四所止,終得亨通。蓋陰之畜陽,以柔克剛,其畜雖小,而牽制殊巨,譬如三寸之鍵,可以閉厄險之關,不可以其小而忽諸。
七、高島斷易:五陽為一陰所畜,故不成雨,然其前進之氣,豈能終矣?至上九變為坎水之雨,故曰:「密雲不雨,尚往也。」
八、高島斷易: 「往」、「行」、「施」者,皆得陽剛之氣,乾之象也,「未」者,陰柔之氣,巽之象也。
九、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喻時機不成熟,格局和效果有限,其志不足以大行天下。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大象傳曰:風在天上吹佛,所聚之雲層不能持久,以致有氣而無質,這是小畜之象。君子見此象,體會行有不得和時運不濟而無法施展之時,要反觀內照,畜養威儀之美為君子之容,豐蘊文采之美為君子之辭,修身立命以等待成熟時機。

心法:
一、周易集注:懿,美也、善也。巽順為懿美之象。下乾,陽德之象。中爻離,文采之象。以道而見諸躬行曰〝道德〞,見諸威儀文辭曰〝文德〞。君子大則道德,小則文德,故體之以美其文。德之小曰〝文〞,而必曰〝德〞者,見文乃德之輝也。當小人畜君子之時,君子但染文翰,弄柔毛,自晦其才德,以示無用,故不被小人所忌也。
二、周易禪解:風行地上可以鼓動萬物生機,使萬物生長茂盛;而小畜卦象徵風行天上,在下之陽氣欲上升,被上巽之風所止,雲雨畜養之力小,無法普施甘霖於天下;因此告誡君子,行有不得宜時,必反求諸身,充實自己以待時機。從佛法觀心處看,運用六波羅密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作為對治的方法,就是「懿文德」的意思。
三、高島斷易:懿者,修飾而示彰美之意,容儀之溫恭,言詞之和婉,皆德之文飾也。君子言語有彰,威儀有度,以風動天下,猶風之鼓動萬物,無所遠而不居。蓋文德之所化,無有窮極也。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初九陽居正位,才德具備,志欲上進,未得其時,被正應的陰柔六四所畜止,而返於其位,以正道安守其正,然其上進之志不為陰邪所制,何咎之有?這樣不失其道,自是吉祥。
小象辭曰:初九剛明,處潛龍勿用之位,知時機不宜進而返於其位,守其正道,猶如君子了解道的原始就在如如不動的本心自性,只要安處其位,不急躁妄進,用謙順畜積文德待時而動,以回復形而上的道之本位,這樣不失其道,不降其志,於勢於理,其義自吉。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能以正道自守而無枉己徇人之失也。復者,上進之意。復自道,言以正道為復也。枉己者不能以正人,今初九進復自道,則進必以正,不為陰邪所制,不失足於小人,則上足以正君,下足以正民,以義揆之,當得吉也。
二、周易集注:自下升上曰復,歸還之意。陽本在上,今居下志欲上進而為陰所畜止,故曰「復」。「自」者,由也。「道」者,以正道也。言進於上,乃陽之正道也。
三、周易集注:在下而畜於上之陰者,「勢」也。不為陰所畜而復於上者,「理」也。陽不為陰畜,乃理之自吉者,故曰「其義吉」。
四、乾為天、為道。復自道,由巽復乾,自後天返回先天,是從後天八卦艮進入回到先天(艮為門、玄關門、為止),止於至善之地;先天之道形而上,看不見,摸不著,无吉无凶。所以能從後天返回先天,無得無失,哪裡還有吉凶之分呢? 故曰:何其咎吉。
五、周易禪解:要回到先天本性,一定要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先持戒清淨,由於持戒清淨產生定,有定才能啟發智慧,由智慧起觀照,進而回復本性。
六、乾為天,應該在上,可是落入後天的形而下,陽氣本有上升之意,現在要上升返回先天,雖然有凡俗障礙,但是初九陽爻占陽位,位正力強,志欲上行,雖有六四正應所畜止,最終還是可以順利回到乾的先天本位,而復守其正,不失其道。告誡我們要耐性等待時機成熟,同時慢慢畜積才德不躁進,並改過遷善,起心動念純正,不攀緣、不顛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又能寂然不動,自然就能趨吉避凶。
七、小畜卦以陰爻為主。初九陽爻本為進、為主,但是一進就被六四陰爻畜阻,唯有暫時留在目前初爻潛龍勿用的位置,修身養性以守住主導權,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可以順利返回在上的先天本位。
八、初九與六四陰陽相應,陽為陰所畜,不宜躁動,是以自復於道,潛伏在下,回歸正軌,等待時機,才能無咎而吉。
九、初九爻動為巽上巽下之巽卦,巽為謙卑和順、伏入,君子要戒慎恐懼,隨時反身修己,為錯卦震卦之象。並且和大眾團結和諧,就能愉悅快樂,成為綜反卦兌卦之象。

九二,牽復,吉。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二陽爻居下卦中,具剛中之德,能以正自守,與剛正初九同德並進復守其正,不受陰柔六四所制,陽剛牽行相助,故吉也。
小象辭曰:九二以陽居陰,位不得正,欲進而受六四所止,見初九復於道,即與其牽連而復於本位,九二以剛中之德自守,不為小人所制,這樣自審進退之宜,不會冒進而失節。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言同德並進而不為小人所畜也。牽,連也。
二、初爻能復於乾,曰:復自道。九二是受初九牽引而復,曰:牽復。
三、牽復指陽氣彼此牽引恢復。下卦三爻皆陽爻,三陽同體,故曰「牽」。九二和九五沒有陰陽相應,而是受初九牽引而復本位,九二能保持陽剛中正的本質,自審進退之宜,所以為吉。
四、日講易經解義: 君子小人不容並立,然君子之類常孤,小人之黨常眾,故君子必剛正自守,援同德並復,乃不為小人所制,此九二所以貴牽復也。不然小人眾而君子孤,漫然以進而不受其害者鮮矣! 
五、周易集注:九二剛中,能守己相時,與初並復,有牽連而復之象。
六、小畜卦中有少女(兌)、中女(離)、長女(巽),父(乾)之象,乾父和三個女兒,互相牽引,一起修身養性恢復天真純樸之本性,自是吉祥如意,故曰:牽復,吉。(先天八卦乾父旁邊是兌離巽三個女兒)
七、周義禪解:以佛法觀心論,修正道時,難免會有事障,需以正道觀慧,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對治,先持戒清淨,持戒清淨而產生定,有定能啟發智慧,由智慧起觀照,回復本性。初九位正力強,事障不能為害,而自復道,九二是定慧得中,能化事障反為我助而不自失。
八、九二爻動變卦為風火家人卦,實行正家之道,以修身而齊家,自然能解決一切的困難,變為錯卦雷水解卦之象;家道不正則偏離中道而背離反目,則成為綜反卦火澤睽卦之象。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小畜卦九三居下乾之極位,性躁而妄行,先眾陽而銳進,卻被六四所制止不能進,比之車子輪軸鬆脫,無法前進,就好像九三之夫剛愎躁進,卻受乘夫之上的六四之妻所制而無法行動,以致反目。
小象辭曰:九三以陽爻居陽位,剛而不中,不以正道自處又剛愎躁進,而自取近在咫尺的六四畜止其進。九三受制於六四,為陰乘陽導致陰陽不合,猶如夫素行失道而為妻所制,以致位分失序,夫妻反目,此非皆是妻之過,是夫不能安於本位以正家規之故。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言不能進復自道,始為小人所制,而終與之爭也。陽不失道,則陰豈能畜之哉?可為失身於小人者之大戒也。
二、九三陽爻居陽位,自恃過剛,居下卦極位不得中又居三多凶位,欲進之心雖與初九、九二同,然已近六四,性躁不能自守,而有暱比六四之私,以致為六四所制而不得進,為九三所自取也。
三、「輻」,輪中之直木,用以固定車輪的軸心。輪脫輻則無法行動。「說」,音脫,脫離,鬆脫的意思。小畜上巽為風、為進退,下乾錯為坤,為輿之象。九三變下乾為兌,為毀折,有脫輻之象。
四、小畜三四五爻離為車。九三變爻,中互卦上為艮、為止,下震為動、為進,形成下動而上止,不能進,亦有「輿說輻」之象。指九三躁動,剛愎自用又無法以陽制陰,反為六四陰爻所制,造成進退不得的兩難困境。
五、下乾為夫,為陽卦,上巽為長女,為陰卦,陰陽卦有夫妻之象,九三和六四在人位,一剛一柔陰陽合一,亦有夫妻之象。妻在外、夫在內,夫受制於妻,不能端正家規而反目。小畜卦上巽為〝多白眼〞,有反目之象。中互卦為火澤睽卦,為背離,九三變爻為兌,兌為口舌,故有〝夫妻反目〞之象。《山天大畜卦的九二「輿說輹」是陽卦對陽卦,則無夫妻之象》
六、初九和九二因為知止,不往上行而回歸本位,所以不會被陰爻畜住,沒有失去陽爻的主導權。
七、小畜卦一陰畜五陽剛,陰爻為主導,陽爻為陰爻所畜止限制。小畜卦下剛上柔,六四陰爻凌駕於九三陽爻之上,九三剛愎自用而躁進,被六四陰爻所畜住而失去主導權。
八、下剛上柔,尊卑顛倒,有夫事事為妻所制,有牝雞司晨,夫妻不睦之象。夫妻反目成仇,猶如車輪輻軸脫落,無法正常轉動,家庭當然也無法依正規的倫常運作。
九、「室」,為閨門之意。「正」,男主外、女主內之位也。六四陰柔制九三陽剛,以妻制夫,陽剛無權,閨門不正,家不能齊,故曰:「不能正室也」。
十、高島斷易:反目之來,實由於夫之素行有缺,始則溺於私愛,繼則疏於自防,終則為妻所制。陰柔漸長,而陽剛無權,此家之所以不齊也。蓋妻正位夫內,夫正位妻外,今以妻制夫,出而在外,是閨門之不正,故《彖傳》曰:「不能正室也」。此可為治家之戒也。
十一、九三爻動變卦為風澤中孚卦。齊家、修身、為人處事都要誠信守中,如果疏忽而小有過失,就變成錯卦雷山小過卦之象,需守尊卑互重之陰陽本位,有過失就要即時悔過,回復誠信,就成為綜反卦中孚卦之象。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六四以一陰畜眾陽,勢弱力微,不免有傷害之憂,還好六四陰柔居正,畜得其時,能以柔順至誠取信於九五,與九五君臣契合,並畜止九三之銳進,初與二亦返於其位,眾陽皆受六四真誠孚信之感,六四終能脫離意外傷害的憂懼而安然無咎。
小象辭曰;六四陰柔得正,近九五君位,若以臣畜君,難免心生惕懼,又乘於九三重剛之上,恐受其銳進之傷,然六四之所以能夠避免傷害之災難,實則是本身能以柔順至誠,與九五上下相孚契合,盡心善畜群陽而無咎。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言六四能以孚誠而得免於咎也。
二、小畜卦以陰為主,六四為小畜卦唯一的陰爻,為全卦主爻,得其正位又畜得其時,故能以一陰之柔弱,畜止眾陽。
三、六四要畜五陽剛,能力薄弱,六四孤陰處在眾陽之間,易形成傷害之事(三四五爻互卦為離、為戈兵。離錯為坎、為血、加憂。二三四爻為兌,兌為銳、為傷),因此有傷害之憂懼。
血去:遠離傷害,去為脫除。惕出:免除憂懼,出為退。皆為解脫憂患傷害之意;自惕而退,退則無咎。以變爻而言,全卦為乾純,豈有「血惕」?故「血去惕出」也。
四、六四與初九陰陽相應,與九二同功錯應(陰對陰、陽對陽為同功,二四、三五為錯應,一四、二五、三上為正應),與九三為既濟、泰之功用(指三、四爻人位的陰陽合一),又與九五君臣相比,盡心相畜輔佐,上下交孚無間,故曰「上合志也」。
五、六四要以位高為惕,以誠信相畜,才能无咎。
六、六四為近君多懼之位,又為兌之上爻,因此有憂懼之象,只要秉持誠信,不破壞君臣、主從、陰陽的關係,最後憂患恐懼自能消除,不會有事。(如孔明輔佐劉禪)
七、小畜卦要畜功、畜德以等待九五爻動變山天大畜就成功了。
八、周易集注:蓋畜有二義,畜之不善者,小人而羈縻君子也;畜之善者,此爻是也。
九、六四爻動為乾卦,為人處事要實行剛健中正,自強不息之道。同時要以柔言順行處事,成為錯卦坤卦之象。只要實行仁義道德,以成功立業,成為乾卦之象。因此處世之道不可過剛也不可過柔,要心懷誠信做到陰陽和諧,剛柔並用。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九五剛健中正,居巽體之中,以誠信之德處尊位,有富厚之力,與柔順誠信之六四上下交孚親比相應,合志畜乾,以制眾陽之銳進,並感召眾陽牽繫相從,合力共成畜養之功,使物阜民豐,天下共富。
小象辭曰:九五至尊,具剛健中正之德,有孚誠信,能推誠以待其下,六四大臣以誠信恪盡臣道,上下交孚。九五亦能以至誠的德性感召群陽接受六四之畜,而完成畜養之道,豈是獨以其富厚之力使眾陽相從,而是以誠信與眾陽牽繫,彼此信任,盡心治國,以謀天下和諧同富。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言五合上下之力以畜下乾也。攣如,固結之意。富,為富厚之力。
二、四五爻似風澤中孚卦,有孚象,上交互卦亦為中孚卦;又上巽為繩(巽為木,陰木柔軟能製繩),有“攣”之象(兩手相握靠攏,有緊密合作之意),攣:相繫,相連之意,故曰:有孚攣如。
三、說卦傳:巽為近利市三倍,有“富”之象。卦體有兌、乾,先後天八卦皆相比鄰,九五變爻,上交互卦為下震上艮,震和艮為後天比鄰,合而言之,故曰:富以其鄰。
四、以:1.有〝及〞之意,財富及於鄰居,不獨享其富。2.有〝因為〞之釋,九五因六四相助而富。3.有〝左右〞之釋,以利驅使鄰居相助。
五、高島斷易: 「富以其鄰」,鄰指六四,謂九五之君能信任六四,與之合志而畜乾。六四之臣,積誠以恪其君;九五之君推誠以待其下,上下相孚,而畜道成。
六、高島斷易: 九五之富,皆六四之功也。九五中正,以陽居尊位,密比六四之臣,唯其有孚,則群陽亦牽連以相從也。四五同居巽體,並立畜乾,以禦眾陽銳進之鋒,方張之勢,然九五之君,當澤被群生,大賜天下,若攣如六四以富,未免偏而不公,可見君德之不美。故爻辭不系吉凶。
七、小畜之初與二雖復道,不過獨善其身,三剛愎銳進受四所制而與四反目為敵,唯六四柔順孚信,受九五信任,合志而畜乾,以共天下之富,是小畜之所以能小亨也。
八、日講易經解義:六四與上九在五左右,有鄰之象,而五之力能左右之,以行己意也。心同而力復同,何三陽之不為所畜也? 巽卦三爻,合力畜乾。是下三爻主陽為陰所畜,而上三爻又主以上畜下之義也。
九、日講易經解義: 易理變動不居,一爻各立一義。如此若以全卦論,則四為陰柔,五當合諸陽之力以制之,而是以四同巽體受其攏絡以合志,非得處畜之正道者。爻雖不言凶悔而亦無吉,則聖人言外之意可見矣。
十、九五爻動變卦為山天大畜。大畜為外王,行于天下,要以真誠信實畜功畜德畜才畜物;物畜可以養人,方能聚眾並分享回饋,為錯卦澤地萃卦之象。人眾聚多時,必須革除狂妄的行為,保持天真純樸之心,才不會有无妄之災,變為綜反卦无妄卦之象。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畜至上九,陰力已盛,其力足以制陽,陽不得不與之相和,陰陽和合終成雨,既成雨,是陰能制陽,而畜道成,這時應該要貞定自守,勵精圖治,以積德載仁為要,六四雖位得其正,畜得其時,於盈滿之時亦應守分,就像婦人宜貞固守分,如果仍以婦制夫,視陰制陽為常道,就會有危厲。而君子在畜道接近盈滿,將盛未盛之時,當以盈滿為戒,不可再妄進,如果當止而不止,則無可為之道而有凶。
小象辭曰:上九為小畜之終,畜積的能量終成甘霖,陰終則不能制陽,下三陽本當可進,然陰盛盈滿則抗陽,陽剛君子當於將盛未盛之時以同德共載,保持如如不動的心境,不過分貪求輕進,如果當止不止,就會招來盈滿之凶而窒礙難行,不可不防。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此一爻是言君子為小人所制,因戒小人不當而害正,君子亦當自防也。
既雨,謂陰陽相和。既處,謂與陰相止。載,滿也。婦,陰柔小人之象。月,為陰類,半明為弦,全明為望。幾望,已盛之象也。疑,窒礙而不通也。上九陽爻居巽體,對下乾而言亦為陰類。
二、高島斷易:「既」者,事之既成也。「處」者,止也,謂陰陽相合,各得其所。陰之畜陽,不合則不能止,既合而止之,畜道成也。
三、上九陽爻居陰位,為小畜之終,是畜道已成之時。前之密雲不雨,今則陰陽調合,開始下雨,也象徵夫妻和合,夫唱婦隨,夫能歸正家室,婦能固守貞正以事夫。也比如月到十五圓滿無缺之時,是處在圓滿美好的極境,此時此刻,應保持如如不動的心境,不可過度貪求,君子不可不慎。
四、周易集注:上九畜已終矣,陰終不能畜陽,故有雨止陽往之象。畜者雖貞,亦厲之道也。其所以危厲者,以其居君之側也。畜陽者,必恃近君之位,可以困厄君子,故賴九五剛中之君,乃可無患。然終是近君之陰,不可不防。
五、周易集注:上巽為婦,下乾為夫,巽婦畜乾之夫,以順為正。巽本順而正者也,今變坎,失巽順而為險陷,危厲之道也,故始貞而今厲矣。
六、上九變爻為坎,坎為雲、為雨,「處」者,止也,為〝既雨既止〞之象。雨既止,可尚往矣。下三陽為德,〝載〞者,積三陽而載之也。 故曰〝德積載〞。
七、高島斷易:〝尚德載〞,美六四之孚信充實,眾陽感乎,明小畜全卦之成功也。九五上九同屬巽體,知乾難畜,故積德而共載之。
八、上九爻動,變為坎,坎為月。望,滿月也,比喻圓滿。月幾望,喻陰德之盛;來到上九極位,為小畜之終,畜道已成,陰之既盛,固無可為之道,方其將盛未盛之間,君子最宜警戒。此時應該要安貧樂道,安分守正,不驕傲盈滿,如果仍然慾望不斷,則有凶。
七、中孚卦六四為「月幾望,馬匹亡」,而小畜卦言「月幾望,君子征凶」,因此「月幾望」為君子、大人不利出征、遠行之象,應該當止則止,戰戰兢兢,安分守己為吉。
八、高島斷易:「婦貞厲」者,以理言之,告戒小人也。「月幾望」以勢而言,告戒君子也。
日講易經解義:細玩上九爻辭,固為君子戒亦為小人戒矣。
九、小畜以陰爻為主,畜積久了會盈滿為傲自以為是陽爻,陰疑陽必戰,有凶。上九變爻成坎,坎為疑、為心病。下三陽有乾德,故曰:君子。上巽進退不果,本為疑惑之人,今變坎險,終必疑君子之進,畜止而陷之,故曰〝君子征凶〞。
十、上九爻動變卦為水天需,生活需要飲食宴樂也需要不斷努力進步,為錯卦晉卦之象。為了功業的進步發展,往往不得已與人發生爭執訴訟,又變為綜反卦天水訟卦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