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揉眾卦之剛柔動靜、吉凶禍福,而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簡明扼要,以一字釋一卦,或以數字釋一卦,簡明扼要,非覆即變、兩兩相對,有綜有錯,象即藏於錯綜之中。
心法:
一、陰陽相揉謂之雜,剛柔相摩謂之揉。剛柔二字,是雜卦傳的綱領。
二、日講易經解義:上始乾坤、下始咸恆,變易之中仍有不易之義。皆於相反之中,分其吉凶消長之理。上經所雜諸卦,無一不關於治亂安危之數。人主能體聖人雜卦之意,知其相反之故,而剖別幾微,去此入彼,則唐虞三代之盛不難致矣。
三、周易集注:伏羲圓圖,乾、坤、坎、離四正之卦本相錯,四隅之卦,兌錯艮、震錯巽。故大過、頤、小過、中孚所以相錯也。凡綜卦,有四正綜、四隅綜,四正者,比師、大有同人之類也。四隅之卦,艮與震綜、兌與巽綜。如隨、蠱、咸、恆之類是也。亦有正綜隅、隅綜正者,臨、觀、屯、蒙之類是也。
乾剛坤柔,比樂師;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无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嗜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巽伏也;隨无故也,蠱則飭也;剝,爛也,復,反也;晉,晝也,明夷,誅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恆,久也;渙,離也,節,止也;謝,緩也,蹇,難也;
乾剛坤柔。
乾剛、坤柔之情性相錯。乾為天,六爻純陽,至剛至健,坤為地,六爻純陰,至柔至順。
比樂師憂。
比樂師憂相綜,順在內故樂,險在內故憂。比為親比、親合快樂,如水滋潤大地萬物。九五有德有位,君臨天下,遠近皆來親比輔佐,道可大行,故樂。
師為眾、勞師動眾。九二師長統領軍隊,行險出征保護社稷,攸關安危,故憂。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臨、觀以綜言。臨,以大臨小、以上臨下,君子之臨小人也。君王臨天下俯觀百姓,以仁德施政,與民以善,與民以惠,應其所求,故與。
觀,以下於上,仰觀以求,並視其所與,故求。上下互觀而有所合,求則必與、與則必求,『臨與觀』就是給予或索求的感應之理。
屯見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屯蒙相綜。屯,以震遇坎,動乎險中。萬物初生,雖然渾沌雜亂的呈現在地面上,也能固守其正而不失所居之處,而萬事起頭難,開始時必定蒙雜無知。
蒙,以坎遇艮,山阻水險方向不明。坎體雖幽,而艮象光明,暗昧得到啟發,能破愚為明,才能在雜亂中顯現出各自的功能。
心法:
一、周易集注:見者,居九五之位也。居者,以陽居陽也。八卦正位,坎在五,言九五雜於二因之間,然居九五之位,剛健中正,故見而不失其居。
二、周易集注:蒙卦九二亦雜於二陰之間,然為發蒙之主,故雜而著見,皆以坎之上下言。坎上而為屯矣,見而不失其居;坎下而為蒙,雜而又著。
震為動,為一陽起於下,靜極而生機再現,萬物以發端生長。
艮為止,為一陽止於上,動極而收斂靜止,萬物以休養生息。
心法:
一、周易集註:益上卦之巽,下而為損下卦之兌,說言乎兌,兌西秋殺,故損為衰之始。
二、周易集注:損上卦之艮,下而為益下卦之震,帝出乎震。震東春生,故益為盛之始。
大畜,時也。无妄,災也。
大畜,以艮畜乾,乾剛健自強,蓄積才德以修外王,精進而難止,應待時而動,見時機至亦不足喜,應有善後之道。
无妄,以乾而動,動而不當,則自惹無妄之災,應修內聖,不可以得意忘形,為人處事不欺不妄,若遇災禍,也是意外之災,應思變通之法,不足為懼。
心法:
一、周易集注:大畜上卦之艮,下而為无妄下卦之震,故孔子曰: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二、周易集注:无妄下卦之震,上而為大畜之艮,故孔子曰:剛上而尚賢。
三、大畜、无妄相綜。止其不能止者,非理之常,乃適然之時;得其不當得者,非理之常,乃偶然之禍。
四、70、80歲卜到此卦,會功德圓滿歸空、50歲以下卜此卦時運順利、60歲以上則是該退位了。
五、外王:外施王者之政。內聖:內修聖人之德。
萃聚,而升不來也。
萃升相綜。萃,為聚,聚集群眾於野而不往,以隱為高。
升,不來,為得其時而行道,是往上進步,以仕為通。君子之出處分於此。
上交互卦為地雷復卦,如巽木種子應天時,從土地中慢慢往上生長。
心法:
一、周易集注:升上卦之三陰,下而為萃之下卦三陰同聚。故曰萃。
二、周易集注:萃下卦之三陰,上而為升之上卦三陰齊升。故曰升。升,不降下而來也。
謙輕,而豫怠也。
謙豫相綜。謙,虛己下人,輕以自視。高山降的比地面還低之象,為謙遜、不妄自尊大之意。豫,豫則立、不豫則廢。人在安逸時容易志得意滿而生懈怠之心,應充實君道,敬慎不怠。君道之敬怠分於此。
心法:
一、周易集注:謙之上六,即豫之初六,故二爻皆言鳴。謙心虛故自輕,豫志滿故自怠。
嗜嗑,食也。賁,無色也。
嗜嗑,為頤中有物,食其所有。物梗在口中,當去之。
白賁無色,文其所无。賁為裝飾、掩飾、文飾。外表包裝過於華麗就失去真實,當去其文飾,以回復禮教之本。
心法:
一、噬嗑也和刑罰有關,上離為明,下震為雷,如辦案的判官要明辨是非,並且用嚴峻聲音威嚇犯人。
二、周易集注:賁下卦之離,上而為噬嗑之上卦,故孔子曰:柔得中而上行。
三、周易集注:噬嗑上卦之離,下而為賁之下卦,故孔子曰:柔來而文剛。
生病卜到嗜嗑卦會很嚴重,惡性細胞吞噬良性細胞。
兌,為喜悅、為口,剛內柔外,可見對外喜悅之心。
隨,无故也。蠱,則飭也。
隨,无故、變動,沒有原由沒有主見的隨便聽信別人,因為結果是未可知的,如果追隨好的就好,追隨不好的就會遭到牽連。
蠱是腐敗、失敗,敗壞已極,需要整飭更化以善治。
心法:
一、周易集注:隨卦以蠱之上卦艮之剛,下而為震。故孔子曰:剛來而下柔。
二、周易集注:蠱卦以隨之上卦兌之柔,下而為巽。故孔子曰:剛上而柔下。
三、隨无大故,故能相隨。蠱有大故,故當整飭。
四、隨之錯卦及綜反卦都是蠱卦。
剝,爛也。復,反也。
剝、復相綜。剝,五陰在下,一陽窮極於上,如山的基石都潰爛剝空而歸於無,如土石流的現象。
復為回復、反復、重生。一陽更生於下,為剝卦碩果僅存之陽爻更生於下,來到復卦之初爻以歸根覆命,恢復生機而萌芽。蓋造化消長之機如此。
晉,晝也。明夷,誅也。
晉,日出於地面,為光輝燦爛的白晝。為文明之象,世道所由隆也。
明夷,太陽落入地中,光明在下一片黑暗,為傷害、誅滅,乃晦塞之秋,世道所污也。
一、周易集注:明夷下卦之離,進而為晉之上卦。故孔子曰:柔進而上行。
二、周易集注:明在上而明著,明在下而明傷。
井通,而困相遇也。
井,暢通。井雖不動,但是井水活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養人養萬物而不窮,為吾道之通而澤得以遍及也。
困,剛為柔掩,相遇而為其所制,是吾道之塞。
心法:
一、周易集注:困上卦之兌,下而為井下卦之巽;井下卦之巽,上而為困上卦之兌。
二、周易集注:養而不窮,通也,即不困。剛過其掩,遇也,即不通。
三、困卦,兌澤在水之上,兌為少女,坎為中男,陰陽相遇,如中男被少女的甜言蜜語困住。
四、井困相綜,如沼澤的表面已乾涸,但是下面仍然有水源可開發。遇困境時要懂得返下深耕,效法井的智慧等待時機去突破困境,必有通達之道。
咸,速也。恆,久也。
咸,速也。人心無私而感則天下和平,其道必速。
恆,為恆久不變。久於其道則天下仁義化成,其道必久。
心法:
一、周益集注:咸恆相綜。故孔子曰:柔上而剛下,剛上而柔下。有感則速,速則婚姻及時,有恆則久,久則夫婦偕老。
渙,離也。節,止也。
渙,渙散、離散之意,風行水上如水上行舟,以風散水,沒有目標,離散而無以合之,故離。
節,為制止。以澤限水,為節度、節制之象,有以限之,故止。
心法:
一、周易集注:渙節相綜。節上卦坎之剛,來居渙之下卦;渙上卦巽之柔,來居節之下卦。
二、周易集注:風散水,故渙,渙則離而不止。澤防水,故節,節則止而不離。
解,緩也。蹇,難也。
解,為緩和。上震下坎,跳出坎險之外,從容緩解之時也。
蹇,在險中。跛足難行,患難危急之秋也。
睽,外也;家人,內也;否,泰,反其類也;大壯則止,遯則退也;大有,眾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離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處也;需,不進也;訟,不親也;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睽,外也。家人,內也。
睽,情意乖離。人心疏遠則不相親,疏則向外發展,要用和善化解以求圓滿(卦中卦為既濟卦)。
家人,恩義聯屬,親於內而不相睽。家道正,同心協力相親相愛,但是仍要注意不圓滿之處(卦中卦為未濟卦)。
否,泰,反其類也。
否泰的氣機是反向的。否為阻礙不通,如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上下不交,人士不和。
泰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泰而萬物生長暢通順利。
心法:
一、否泰相綜,大往小來、小往大來,故反其類。
二、否為大往小來,小人道長,如君子在外野(陽為大,大為君子,大往,往為出去),小人在內掌權(陰為小,小來),天下不安。
三、泰為小往大來,君子道長。小人在外,為小往;君子在內掌權,為大來,是收穫多損失少而國泰民安。
大壯則止,遯則退也。
大壯,宜止。陽之方壯,不可恃壯而失防陰之道,不宜冒進,故止。如雷在天上響,聲勢壯大,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所以要適可而止,並守成。
遯,宜退避。陰之方長,當防其逞勢而存害陽之心,故遯退。遯之時運為小人當道,君子應適時而退,暫時退守。
大有同人相綜。大有,一柔統領五陽剛,獲得萬眾歸心。如太陽掛在天空照耀天下。同人,親也。先天乾與後天離同位,為同心同德,天下兆性一體,來附者親,不分彼此。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鼎相綜。革,去故,水火相息,革積習之陋,有去故而盡更之義。
鼎,取新。木火相烹,以維新之政日新其德,而成大器之用。
小過,過也。中孚,信也。
小過中孚相錯。小過,小有失,亦過也。為逾越中道常理,需小心行事,不可為大事。
中孚,中心之孚,乃信也。信不可無,信者存其誠,誠信於心,取信於外,才不會有過失。
豐,多故也。親寡,旅也。
豐旅相綜。豐,多故。豐盛圓滿,豐盛之勢到了極點,意外事故就多。
旅,親寡。漂泊在外居無定所,而親寡勢孤,為人處事不可不審己。
心法:
一、豐卦上震下離,雷電交加,與刑罰也有關。
二、周易集注:人處豐盛,則多故舊。人在窮途,故寡親識。
(殺生多的生意不能用豐卦,生病要注意腦溢血中風)
離上,而坎下也。
坎離相錯。離,上,火性向上。為急躁、光明。
坎,下也,水性潤下。
心法:
一、離卦,陰附乎陽,卦中卦為大過卦,要注意收斂脾氣,處事為人要懂得謙卑和順。
二、坎卦,陽附乎陰,卦中卦為頤卦,要節飲食慎言語,用修身養性度過坎險。此陰陽之精氣互藏其宅,為造化自然之理也。
小畜,寡也。履,不處也。
小畜,一陰畜五陽剛,力量寡弱,小難畜大,故寡。如風在天上吹散雲霧,無法積雲成雨,為寡不敵眾之象。喻時機未到,懿文修德,畜養待時。
履,為實踐、行動。如履虎尾,雖非其位,只要遵循禮儀規範,實踐道德仁義,以柔順和悅的態度,謹慎面對外界的剛強,仍能亨通。
心法:
一、周易集注:二卦相綜,皆以柔為主。小畜柔得位,但寡不能勝眾陽,所以不能畜,故曰“寡”也。
二、周易集注:履,柔不得位,惟以悅體履虎尾,故曰:不處也。“不處”者,非所居也,故小象六三曰:位不當。
需,不進也。訟,不親也。
需,見險不進,安分等待。坎為水、為陷險,乾為天、為剛健;水在天上為雲霧,還未成雨,需要等待,喻時機未到,故不進。事莫善於需,危險在前,剛健君子不會躁進而陷險,應以誠信,堅守正道以待之。
訟,不親也。事莫凶於訟,天在上、水性往下,天水違行,陰陽不和。小人動爭是非,互不友善,各謀其道,越理求勝,故不親。
【以下八個卦的原文未成對,在此為解釋而調整成對】
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大過,顛也。頤,養正也。
大過,顛也。上澤下巽,澤水淹沒巽木,為澤滅木之象。大過卦,中間陽爻太過,上下皆為一陰爻,本末俱弱,故顛。如屋上的棟樑兩端贏弱易折而傾倒顛覆。陽剛太過時可以柔勝剛,修身養性才能避開大過。
頤,養正也。君子以正道畜養德性,節飲食慎言語,外而養身,內而養德。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既濟,定也。未濟,男之窮也。
既濟,定也。水火相調,陰陽得正位,六爻皆當位,故定(卦中有艮) 。為君子之治,功克底定的圓滿之象。
未濟,三陽失位,夫道無權,為男之窮也。六爻皆失其位,無法圓滿成功,宜守不宜動。
心法:
一、未濟下坎為陽卦,主動,居內卦則宜守不宜動,如男子創業不順時還要硬闖易陷入窮途末路。
歸妹,女之終也。漸,女歸待男行也。
歸妹,女事之終。女子出嫁有了歸宿,婦既從夫,終身有托,是少女的結束,也是婦人的開始,是開始也是結束。
漸,女歸待男行也。君子以漸而進,如女之歸要等待男子備六禮而後循序求娶,則進得其正。為女嫁之禮。
心法:
一、漸卦,上巽下艮。山上的巽木要有陽光和雨水照拂(卦中有離日和雨水)
,而逐漸的長大茁壯之象。
姤,遇也,柔遇剛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姤,遇也,懈姤。一陰遇五陽,柔遇剛,非正之遇。五月一陰生,為柔進之始。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君子擔憂小人藏於內部生長的勢力,會興風作浪而開始腐敗。
夬,決也,剛決柔也。五陽剛決一陰柔,為柔退之終。君子道長小人道憂,陽德大行,把興風作浪的小人決除出去。
夬為三月卦,陽長陰消,剛決柔,好運開始;君子道長則小人開始擔憂被決除。
心法:
一、姤為柔進之始,進極則為坤。夬為柔退之終,一陽決盡,即為純乾,故獨以二卦言,以乾始必以乾終。
二、周易集注:小人之遭遇,君子之所憂也。君子之道長,小人之所憂也。小人之遭遇,君子之所憂也。易之為書,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不過此理此數而已,故以是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