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雜卦傳“以異相明 一字記之”

雜卦傳

雜揉眾卦之剛柔動靜、吉凶禍福,而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簡明扼要,以一字釋一卦,或以數字釋一卦,簡明扼要非覆即變、兩兩相對,有綜有錯,象即藏於錯綜之中。


心法:
一、陰陽相揉謂之雜,剛柔相摩謂之揉。剛柔二字,是雜卦傳的綱領。

二、日講易經解義:上始乾坤、下始咸恆,變易之中仍有不易之義。皆於相反之中,分其吉凶消長之理。上經所雜諸卦,無一不關於治亂安危之數。人主能體聖人雜卦之意,知其相反之故,而剖別幾微,去此入彼,則唐虞三代之盛不難致矣。

三、周易集:伏羲圓圖,乾、坤、坎、離四正之卦本相錯,四隅之卦,兌錯艮、震錯巽。故大過、頤、小過、中孚所以相錯也。凡綜卦,有四正綜、四隅綜,四正者,比師、大有同人之類也。四隅之卦,艮與震綜、兌與巽綜。如隨、蠱、咸、恆之類是也。亦有正綜隅、隅綜正者,臨、觀、屯、蒙之類是也。



乾剛坤柔,比樂師;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无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嗜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巽伏也;隨无故也,蠱則飭也;剝,爛也,復,反也;晉,晝也,明夷,誅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恆,久也;渙,離也,節,止也;謝,緩也,蹇,難也;

乾剛坤柔。
乾剛、坤柔之情性相錯。乾為天,六爻純陽,至剛至健,坤為地,六爻純陰,至柔至順。

比樂師憂。
比樂師憂相綜,順在內故樂,險在內故憂。比為親比、親合快樂,如水滋潤大地萬物。九五有德有位,君臨天下,遠近皆來親比輔佐,道可大行,故樂。
師為眾、勞師動眾。九二師長統領軍隊,行險出征保護社稷,攸關安危,故憂。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臨、觀以綜言。臨,以大臨小、以上臨下,君子之臨小人也。君王臨天下俯觀百姓,以仁德施政,與民以善,與民以惠,應其所求,故與。
觀,以下於上,仰觀以求,並視其所與,故求。上下互觀而有所合,求則必與、與則必求,『臨與觀』就是給予或索求的感應之理。

屯見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屯蒙相綜。屯,以震遇坎,動乎險中。萬物初生,雖然渾沌雜亂的呈現在地面上,也能固守其正而不失所居之處,而萬事起頭難,開始時必定蒙雜無知。
蒙,以坎遇艮,山阻水險方向不明。坎體雖幽,而艮象光明,暗昧得到啟發,能破愚為明,才能在雜亂中顯現出各自的功能。

心法:
一、周易集:見者,居九五之位也。居者,以陽居陽也。八卦正位,坎在五,言九五雜於二因之間,然居九五之位,剛健中正,故見而不失其居。

二、周易集:蒙卦九二亦雜於二陰之間,然為發蒙之主,故雜而著見,皆以坎之上下言。坎上而為屯矣,見而不失其居;坎下而為蒙,雜而又著。

震,起也。艮,止也。
震為動,為一陽起於下,靜極而生機再現,萬物以發端生長。
艮為止,為一陽止於上,動極而收斂靜止,萬物以休養生息。
震、艮互錯互綜,震艮相綜,震反為艮,艮反為震,動靜合宜為天道往復的時機。

損、益,盛衰之始也。
損益相綜。損為減損,損下而益上,然上位者受益獨富,雖未遽衰,為衰之始也。益為增益,益下似乎損上,然上位者減損獨貧,雖未遽盛,為盛之始也。減損亦是盛的開始,受益亦是衰的開始,一體兩面。

心法:
一、周易集註:益上卦之巽,下而為損下卦之兌,說言乎兌,兌西秋殺,故損為衰之始。

二、周易集:損上卦之艮,下而為益下卦之震,帝出乎震。震東春生,故益為盛之始。

大畜,時也。无妄,災也。
大畜,以艮畜乾,乾剛健自強,蓄積才德以修外王,精進而難止,應待時而動,見時機至亦不足喜,應有善後之道。
无妄,以乾而動,動而不當,則自惹無妄之災,應修內聖,不可以得意忘形,為人處事不欺不妄,若遇災禍,也是意外之災,應思變通之法,不足為懼。

心法:
一、周易集注:大畜上卦之艮,下而為无妄下卦之震,故孔子曰: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二、周易集注:无妄下卦之震,上而為大畜之艮,故孔子曰:剛上而尚賢。

三、大畜、无妄相綜。止其不能止者,非理之常,乃適然之時;得其不當得者,非理之常,乃偶然之禍。

四、7080歲卜到此卦,會功德圓滿歸空、50歲以下卜此卦時運順利、60歲以上則是該退位了。

五、外王:外施王者之政。內聖:內修聖人之德。


萃聚,而升不來也。
萃升相綜。萃,為聚,聚集群眾於野而不往,以隱為高。
升,不來,為得其時而行道,是往上進步,以仕為通。君子之出處分於此。
上交互卦為地雷復卦,如巽木種子應天時,從土地中慢慢往上生長。

心法:
一、周易集注:升上卦之三陰,下而為萃之下卦三陰同聚。故曰萃。

二、周易集注:萃下卦之三陰,上而為升之上卦三陰齊升。故曰升。升,不降下而來也。

謙輕,而豫怠也。
謙豫相綜。謙,虛己下人,輕以自視。高山降的比地面還低之象,為謙遜、不妄自尊大之意。豫,豫則立、不豫則廢。人在安逸時容易志得意滿而生懈怠之心,應充實君道,敬慎不怠。君道之敬怠分於此。

心法:
一、周易集注:謙之上六,即豫之初六,故二爻皆言鳴。謙心虛故自輕,豫志滿故自怠。

嗜嗑,食也。賁,無色也。
嗜嗑,為頤中有物,食其所有。物梗在口中,當去之。
白賁無色,文其所无。賁為裝飾、掩飾、文飾。外表包裝過於華麗就失去真實,當去其文飾,以回復禮教之本。

心法:
一、噬嗑也和刑罰有關,上離為明,下震為雷,如辦案的判官要明辨是非,並且用嚴峻聲音威嚇犯人。

二、周易集注:賁下卦之離,上而為噬嗑之上卦,故孔子曰:柔得中而上行。

三、周易集注:噬嗑上卦之離,下而為賁之下卦,故孔子曰:柔來而文剛。
生病卜到嗜嗑卦會很嚴重,惡性細胞吞噬良性細胞。


兌見,而巽伏也。
兌,為喜悅、為口,剛內柔外,可見對外喜悅之心。
巽卦為伏入、隱藏,剛外而柔內,隱其情退藏於內。
兌、巽相綜,以陰伏於上下。

隨,无故也。蠱,則飭也。
隨,无故、變動,沒有原由沒有主見的隨便聽信別人,因為結果是未可知的,如果追隨好的就好,追隨不好的就會遭到牽連。
蠱是腐敗、失敗,敗壞已極,需要整飭更化以善治。

心法:
一、周易集注:隨卦以蠱之上卦艮之剛,下而為震。故孔子曰:剛來而下柔。

二、周易集注:蠱卦以隨之上卦兌之柔,下而為巽。故孔子曰:剛上而柔下。

三、隨无大故,故能相隨。蠱有大故,故當整飭。

四、隨之錯卦及綜反卦都是蠱卦。

剝,爛也。復,反也。
剝、復相綜。剝,五陰在下,一陽窮極於上,如山的基石都潰爛剝空而歸於無,如土石流的現象。
復為回復、反復、重生。一陽更生於下,為剝卦碩果僅存之陽爻更生於下,來到復卦之初爻以歸根覆命,恢復生機而萌芽。蓋造化消長之機如此。

晉,晝也。明夷,誅也。
晉,日出於地面,為光輝燦爛的白晝。為文明之象,世道所由隆也。
明夷,太陽落入地中,光明在下一片黑暗,為傷害、誅滅,乃晦塞之秋,世道所污也。

心法:
一、周易集:明夷下卦之離,進而為晉之上卦。故孔子曰:柔進而上行。

二、周易集:明在上而明著,明在下而明傷。


井通,而困相遇也。
井,暢通。井雖不動,但是井水活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養人養萬物而不窮,為吾道之通而澤得以遍及也。
困,剛為柔掩,相遇而為其所制,是吾道之塞。

心法:
一、周易集注:困上卦之兌,下而為井下卦之巽;井下卦之巽,上而為困上卦之兌。

二、周易集注:養而不窮,通也,即不困。剛過其掩,遇也,即不通。

三、困卦,兌澤在水之上,兌為少女,坎為中男,陰陽相遇,如中男被少女的甜言蜜語困住。

四、井困相綜,如沼澤的表面已乾涸,但是下面仍然有水源可開發。遇困境時要懂得返下深耕,效法井的智慧等待時機去突破困境,必有通達之道。


咸,速也。恆,久也。
咸,速也。人心無私而感則天下和平,其道必速。
恆,為恆久不變。久於其道則天下仁義化成,其道必久。

心法:
一、周益集注:咸恆相綜。故孔子曰:柔上而剛下,剛上而柔下。有感則速,速則婚姻及時,有恆則久,久則夫婦偕老。

渙,離也。節,止也。
渙,渙散、離散之意,風行水上如水上行舟,以風散水,沒有目標,離散而無以合之,故離。
節,為制止。以澤限水,為節度、節制之象,有以限之,故止。

心法:
一、周易集注:渙節相綜。節上卦坎之剛,來居渙之下卦;渙上卦巽之柔,來居節之下卦。

二、周易集注:風散水,故渙,渙則離而不止。澤防水,故節,節則止而不離。

解,緩也。蹇,難也。
解,為緩和。上震下坎,跳出坎險之外,從容緩解之時也。
蹇,在險中。跛足難行,患難危急之秋也。



睽,外也;家人,內也;否,泰,反其類也;大壯則止,遯則退也;大有,眾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離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處也;需,不進也;訟,不親也;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睽,外也。家人,內也。
睽,情意乖離。人心疏遠則不相親,疏則向外發展,要用和善化解以求圓滿(卦中卦為既濟卦)
家人,恩義聯屬,親於內而不相睽。家道正,同心協力相親相愛,但是仍要注意不圓滿之處(卦中卦為未濟卦)


否,泰,反其類也。
否泰的氣機是反向的。否為阻礙不通,如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上下不交,人士不和。
泰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泰而萬物生長暢通順利。

心法:
一、否泰相綜,大往小來、小往大來,故反其類。

二、否為大往小來,小人道長,如君子在外野(陽為大,大為君子,大往,往為出去),小人在內掌權(陰為小,小來),天下不安。

三、泰為小往大來,君子道長。小人在外,為小往;君子在內掌權,為大來,是收穫多損失少而國泰民安。



大壯則止,遯則退也。
大壯,宜止。陽之方壯,不可恃壯而失防陰之道,不宜冒進,故止。如雷在天上響,聲勢壯大,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所以要適可而止,並守成。
遯,宜退避。陰之方長,當防其逞勢而存害陽之心,故遯退。遯之時運為小人當道,君子應適時而退,暫時退守。



大有,眾也。同人,親也。
大有同人相綜。大有,一柔統領五陽剛,獲得萬眾歸心。如太陽掛在天空照耀天下。同人,親也。先天乾與後天離同位,為同心同德,天下兆性一體,來附者親,不分彼此。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鼎相綜。革,去故,水火相息,革積習之陋,有去故而盡更之義。
鼎,取新。木火相烹,以維新之政日新其德,而成大器之用。


小過,過也。中孚,信也。
小過中孚相錯。小過,小有失,亦過也。為逾越中道常理,需小心行事,不可為大事。
中孚,中心之孚,乃信也。信不可無,信者存其誠,誠信於心,取信於外,才不會有過失。


豐,多故也。親寡,旅也。
豐旅相綜。豐,多故。豐盛圓滿,豐盛之勢到了極點,意外事故就多。
旅,親寡。漂泊在外居無定所,而親寡勢孤,為人處事不可不審己。

心法:
一、豐卦上震下離,雷電交加,與刑罰也有關。

二、周易集注:人處豐盛,則多故舊。人在窮途,故寡親識。
(
殺生多的生意不能用豐卦,生病要注意腦溢血中風)


離上,而坎下也。
坎離相錯。離,上,火性向上。為急躁、光明。
坎,下也,水性潤下。

心法:
一、離卦,陰附乎陽,卦中卦為大過卦,要注意收斂脾氣,處事為人要懂得謙卑和順。

二、坎卦,陽附乎陰,卦中卦為頤卦,要節飲食慎言語,用修身養性度過坎險。此陰陽之精氣互藏其宅,為造化自然之理也。


小畜,寡也。履,不處也。
小畜,一陰畜五陽剛,力量寡弱,小難畜大,故寡。如風在天上吹散雲霧,無法積雲成雨,為寡不敵眾之象。喻時機未到,懿文修德,畜養待時。
履,為實踐、行動。如履虎尾,雖非其位,只要遵循禮儀規範,實踐道德仁義,以柔順和悅的態度,謹慎面對外界的剛強,仍能亨通。

心法:
一、周易集注:二卦相綜,皆以柔為主。小畜柔得位,但寡不能勝眾陽,所以不能畜,故曰“寡”也。

二、周易集注:履,柔不得位,惟以悅體履虎尾,故曰:不處也。“不處”者,非所居也,故小象六三曰:位不當。


需,不進也。訟,不親也。
需,見險不進,安分等待。坎為水、為陷險,乾為天、為剛健;水在天上為雲霧,還未成雨,需要等待,喻時機未到,故不進。事莫善於需,危險在前,剛健君子不會躁進而陷險,應以誠信,堅守正道以待之。
訟,不親也。事莫凶於訟,天在上、水性往下,天水違行,陰陽不和。小人動爭是非,互不友善,各謀其道,越理求勝,故不親。

【以下八個卦的原文未成對,在此為解釋而調整成對】
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大過,顛也。頤,養正也。
大過,顛也。上澤下巽,澤水淹沒巽木,為澤滅木之象。大過卦,中間陽爻太過,上下皆為一陰爻,本末俱弱,故顛。如屋上的棟樑兩端贏弱易折而傾倒顛覆。陽剛太過時可以柔勝剛,修身養性才能避開大過。
頤,養正也。君子
以正道畜養德性,節飲食慎言語,外而養身,內而養德。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既濟,定也。未濟,男之窮也。
既濟,定也。水火相調,陰陽得正位,六爻皆當位,故定(卦中有艮) 。為君子之治,功克底定的圓滿之象。
未濟,三陽失位,夫道無權,為男之窮也。六爻皆失其位,無法圓滿成功,宜守不宜動。

心法:
一、未濟下坎為陽卦,主動,居內卦則宜守不宜動,如男子創業不順時還要硬闖易陷入窮途末路。


歸妹,女之終也。漸,女歸待男行也。
歸妹,女事之終。女子出嫁有了歸宿,婦既從夫,終身有托,是少女的結束,也是婦人的開始,是開始也是結束。
漸,女歸待男行也。君子以漸而進,如女之歸要等待男子備六禮而後循序求娶,則進得其正。為女嫁之禮。

心法:
一、漸卦,上巽下艮。山上的巽木要有陽光和雨水照拂(卦中有離日和雨水)
,而逐漸的長大茁壯之象。


姤,遇也,柔遇剛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姤,遇也,懈姤。一陰遇五陽,柔遇剛,非正之遇。五月一陰生,為柔進之始。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君子擔憂小人藏於內部生長的勢力,會興風作浪而開始腐敗。
夬,決也,剛決柔也。五陽剛決一陰柔,為柔退之終。君子道長小人道憂,陽德大行,把興風作浪的小人決除出去。
夬為三月卦,陽長陰消,剛決柔,好運開始;君子道長則小人開始擔憂被決除。

心法:
一、姤為柔進之始,進極則為坤。夬為柔退之終,一陽決盡,即為純乾,故獨以二卦言,以乾始必以乾終。

二、周易集注:小人之遭遇,君子之所憂也。君子之道長,小人之所憂也。小人之遭遇,君子之所憂也。易之為書,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不過此理此數而已,故以是終也。


序卦傳下篇

序卦傳
下篇

下經講人倫綱常,以咸恆為首,取男女之感代表「咸卦」,咸者,感也;取夫婦之道代表「恆卦」。男女有感而結為夫婦,夫婦之道貴乎長久,這是序卦傳最特殊的地方。天地不窮於運會循環,萬物不窮於化育之生息,終而復始生生不息,故易以未濟終焉。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

天地為萬物之始,代表乾坤造化之理,有了天地絪緼之氣相感而化生萬物。有了萬物的生存,才有陰陽之別,而男女有辨。有了男女則陰陽相合而有夫婦。夫婦為人倫之始,夫婦之道,陰陽化生,生男育女而有父子之人倫綱常,有父子,不可無主,而建立了君臣體制,有君臣體制之後,就分出尊卑貴賤之別,才有君上臣下之原則,依此制訂節文禮義,各有其合宜之措置,做為落實禮法制度的依循準則。

心法:
一、周易集: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則尊卑之分起,而後有君臣,有君臣則貴賤之等立,而後有上下。上下既立則有拜趨坐立之節,有宮室車馬之等,小而繁纓之微,大而衣裳之垂,其制之必有文,故謂之理,其處之必得宜,故謂之義。

二、“錯”者,交錯也,即八卦相錯也。禮義尚往來,故謂之錯。


【咸卦】:澤山咸,咸者,感也。為感情之意。以人倫而言,上兌為少女、下艮為少男,少男少女情竇初開互相愛慕,長大後結為夫婦,為人倫之始,所關至大,夫婦之道以陰陽之氣相感,和睦相處,生男育女,為人類生命之延續,不可不久。故咸卦之後為綜反之恆卦。

心法:
一、易經證釋補:男女之道不可以无感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

二、日講易經解義:父子、君臣、上下,此有夫婦之所致也。男女之防,維錯為禮義,以為父子君臣上下所托始。夫婦所關大矣。所關既大,則倡隨之道不可不久,故受之以恆。

三、論婚嫁得此卦為吉,已婚者則有不正常的感情介入。

四、做事業得此卦,在內要培養感情默契,和睦相處,得人和,對外和顏悅色,口吐蓮花,穩重不衝動,一定成功。


【恆卦】:雷風恆,恆者,久也。為長久之意。外卦震為男主外,為勤奮,內卦巽為女主內,為巽順。夫婦之道宜久。然君子出世處事,盛滿而久居其位,易遭猜忌而危機四伏,故物不可以久居,應遯世退避,恆卦之後就是遯卦。

心法:
一、咸恆兩卦都是三陰三陽之陰陽卦,都是姻緣卦,三陽爻在中間,上下皆為陰爻,陰包陽,和人的假體抱自性本體一樣,陰質假體在外,自性本體為陽在內,皆為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二、風山漸卦也是姻緣卦,是按六禮嫁娶之姻緣,雷澤歸妹卦則是沒有依正禮之姻緣卦。


【遯卦】:天山遯,遯,退也。為退避、暫退之意。象辭說:「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小人當道之時,君子要暫時退避,並嚴守禮法,不和小人爭鋒相對,以待時機。
然萬物不可永遠退縮不進,應審時度勢以變化調整,當進則進,勢必壯大強盛,故遯卦之後為綜反之大壯卦。


【大壯卦】:雷天大壯,為壯盛興旺之意。壯大之時當持盈惧滿,不可自睱自逸,仍應積極進取。故大壯卦之後為晉卦。

心法:
一、遯卦為六月卦,上乾為天,下艮為山,天下有山,有避暑之象。

二、老子道德經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意思就是說,成功時應退居功名之外,不可留戀名利,進退合宜才符合天理正道。

三、大壯卦上震為雷,為勤奮發達,下乾為天,為剛健不息。雷徹天際,有萬物壯盛之象。

四、象辭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盛極之時,易驕矜自滿,君子應恪守正道,不逾越禮法規範,故於大壯之時,誡以非禮勿履。


【晉卦】:火地晉,進也,為光明進升之意。上離為麗明,下坤為地,為日出地中,旭日東昇,陽光普照。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凡事進而不已,進不知止,必有所傷,就像為人處事如果氣焰高漲,急於顯露鋒芒,就容易受到黜辱之傷害。 故晉卦之後就是綜反之明夷卦。

心法:
一、卜到此卦,雖然吉祥仍要注意離為外卦,有盛氣凌人之象,應對外以和為貴,內心要柔順謙虛。否則晉卦之卦中卦為蹇卦,蹇者,難也。

二、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時行時止存乎其人也,亦為物不可久居其所,盈需消息各有天時也。


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

【明夷卦】:地火明夷,夷為傷害之意。上坤為地,下離為日、為麗明。光明入於地,大地陷入黑暗,為光明受到傷害之象。「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在外受到傷害,必禍及其家,需家人團結因應,故明夷卦之後為家人卦。

【家人卦】:風火家人,內也。家人團結才能使家道興旺。反之,家人各有所思,互相乖離違逆,同室操戈,情義必分崩離析。故家人卦之後為綜反之睽卦。

心法:
一、明夷卦之卦中卦為雷水解卦,二、三、四爻為坎,為陷險。太陽落入地下,日落而息,應低調隱藏以避其害。

二、家人卦,上巽為長女、為風、為柔順、為木,下離為中女、為麗明、為火;木生火,風吹火旺,家中女人持家煮食,讓家中溫暖光明而家道興旺。


【睽卦】:火澤睽,乖離、背離之義。家人情義背離,則萌生惡念,同室操戈,而內難必起,「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故睽卦之後為蹇卦。

  
【蹇卦】:水山蹇,蹇者,難也。為困難、災難之意。蹇為跛足,行動不便之象。前有水,後有山,進退皆難,猶如跛足難行。然凡事沒有終難之理,遇到困難災禍,需堅守正道,反身修德,才能化解過失及災難。「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故蹇卦之後為綜反之解卦。


心法: 
一、睽卦上離為火,火性向上,下兌為澤,水性向下,水火相背。離為中女,兌為少女,卦中有坎,坎為中男,二女爭一男,有背離反目之象。

二、火澤睽卦中三、四、五爻為坎,為陷險。

三、
居家處事如果不守正道,互相違逆而造成骨肉離散,就容易遇到災難(卦中坎為陷險)。故睽卦之後為蹇卦。

四、蹇卦上坎為水、為陷險;下艮為山、為止。山上有水,水淹到山上,必定災難重重。


【解卦】:雷水解,解者,緩也。為緩解、排憂解難之意。凡人患難必會有解散之時,災難疏解之後,仍要謹慎小心,不可以怠惰鬆懈,否則必會再有所損失。而化解困難時也必會有所退讓或損失,故解卦之後就是損卦。

心法:
一、解卦上震為雷,下坎為水。如雷雨解除旱象。

   
【損卦】:山澤損,為損失之意。損掉一切慾念和脾氣毛病,損之又損,才能達到內心空無一物,無損可損之境地,人心漸微,道心日長,未有不蒙其益者。「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萬事都是相對的,沒有一樣是絕對的,故損卦之後就是綜反之益卦。  

【益卦】:風雷益,為利益之意。人類所求皆是利益,利令智昏,利字當頭會使人處事不謹慎,當知進退存亡之道,益極必有所決,需快快做出決斷,改過遷善,堅守正道,充裕德行以自利利他。「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故益卦之後為夬卦。

心法
:
一、損卦從泰卦來,損下益上,損泰之下卦一陽爻到上爻。

二、上艮為山,下兌為澤水;山在澤水中必會受到蝕損。

三、日講易經解義:自睽至損,皆由家道推之於世道,以進退治亂之理言也。

四、益卦從天地否卦來,損上益下,損否之上卦一陽爻到下卦初爻。

五、易卦上巽為風、為氣流,下震為雷、為震動;雷不斷震動讓氤氳之氣流凝結成雲雨,可利益萬物。

六、周易集注:損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決,決去即損去之意。損益,盛衰之始也。損者盛之始,益者衰之始,盛、衰、損、益如循環然。


【夬卦】:澤天夬,決也,決斷。五陽剛決除一陰柔,柔在上,為剛決柔也,有君子決小人之象,為當機立斷,除惡之意。當小人決盡之時,君子必有一番新的際遇,故夬卦之後為綜反之姤卦。

【姤卦】:天風姤,遇也。一陰爻遇五陽剛,柔在下,為柔遇剛也,故決去小人即遇君子。為外遇、機遇、機會、不期而遇之意。「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有所遇必有所聚,君子以同德匯聚共識,故姤卦之後為萃卦。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

【萃卦】:澤地萃,聚也,為相聚之意。君子相遇萃聚智慧,群策群力,眾志乘時以進,聲勢自然慢慢往上提升。「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萃卦之後就是綜反之升卦。

【升卦】:地風升,升,不來也。非來,而是要往外出去。由下往上升高,不能不用其力,升而不已則力竭而疲困。然事物的發展,不會不斷的往上攀升,難免會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發生進退不得的困境。「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升卦之後就是困卦。

心法:
一、萃卦上兌為喜悅,下坤為柔順、包容,用喜悅相投、柔順相合來匯聚眾人。

二、萃卦上兌為澤水,下坤為地,卦中卦有巽木、震木、艮土(山土),地面上有澤水灌溉萬物,萬物欣欣向榮,草木皆青翠之象。

三、升卦上卦為坤土,下卦為巽木種子,卦中卦為震,為振奮、震動;地下的巽木種子,奮動向上,慢慢長大升高之象。

四、升卦升到第五爻即可,高處不勝寒,不可過高、過亢。如官爵升而不已,貪戀祿位,必招怨尤和猜忌之困境。


【困卦】:澤水困,為困窮、困遏、阻礙之意。不斷往上攀升必遇困境打擊,這時應低下以處,反求諸己,要用智慧去化解困境,以免落入無法跳脫的坎險之中,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困卦之後就是綜反之井卦。

心法:
一、困卦上兌為澤水,澤水在外,下坎在內,為陷險。

二、日講易經解義:困而不容於上,必降而伏處於下,至下者莫如井,故受之以井。

三、卦中卦為風火家人卦,遇困境時,可以返回家中與家人商議。

四、困卦和節卦、渙卦息息相關,猶如水庫儲水沒有節制,就會破裂渙散,導致無水可用的困境。

【井卦】:水風井,為低下之意。井德,為智慧。一直低下潛藏,終非久遠之道,必須變法革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久必淤,法久必弊,道不可不革,故井卦之後就是綜反之革卦。

心法:
一、井卦上坎為水、為智慧,下巽為繩、為木()。井水可益萬物,古人用繩繫木桶往井中取水以養人、養萬物之象。井養而不窮,可以紓困矣。然井久必淤積汙穢不可食,必當革去其故。

二、日講易經解義:自夬卦到井卦,所言皆為君子之進退之理。

三、井卦之卦中卦為火澤睽,要效法井德之改邑不改井,堅守剛中的智慧去待人處事,才能化睽為合。

四、訴訟得井卦,可能有牢獄之災。投資得此卦則有去無回。


【革卦】:澤火革,去故也。為改革、革新、變革之意。順應時機以革故取新,改革去舊需要有方法或器具;「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欲變法者,必操大權。革物之器,去故而取新者,莫若鼎。故革卦之後是綜反之鼎卦。

心法:
一、革卦上兌為金,下離為火,卦中有乾金、巽木,離火剋乾金和兌金,為火煉金,以革舊創新之象。

二、革故取新,如湯武以開創為革,殷高宗武丁、周宣王姬靜以中興為革,必在於攬大權而建大功。

三、日講易經解義:若出處之幾,治亂之數,理學之消長,進退之合宜,其間盈虛消息,各有天時,而匡救挽回,全賴人事。聖人欲人於未變之先,防微慮患,以謹其微。更欲人於將反之際,旋轉乾坤以救其極。古大臣之持盈懼滿而不敢自睱自逸者,知此道也。


【鼎卦】:火風鼎,重器也,祭祀用之,為權力的象徵。取新(),和烹食有關。也有薪火相傳之意。以治道言也,能主持重器祭祀及傳承的人,莫如居儲副之位,上承宗社,下統臣民,秉元良之德的長子。故鼎卦之後為震卦。

心法:
一、鼎卦上離為火、為依附,下巽為風、為巽木,火依附木可助燃。初爻為鼎足,二、三、四爻為堅實的鼎身,六五為鼎耳,上九為抬鼎的鼎槓。


【震卦】:重雷為震,為震動、奮動、行動之意。重雷為一個雷接一個雷之象。物不可以終動,動極必靜,天之道也,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故震卦之後就是綜反之艮卦。

心法:
一、震之卦中卦為水山蹇卦,坎,為陷險,艮,為止。動中存在危機,動需知止,動靜不失其時。

【艮卦】:重艮,為靜止之意。萬物不可永遠靜止不動,不求進步,靜到一定的階段,必逐漸生變,靜極復動,亦為天之道。「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故艮卦之後就是漸卦。
   
【漸卦】:風山漸,漸者,進也。為循序漸進之意。萬物不能恆止,必須循序以進而終有所獲。「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惟女子之歸,六禮以漸而行,漸卦之後就是綜反之歸妹卦。

心法:
一、 艮卦之卦中卦為雷水解,解除停滯開始變動。

二、漸卦上巽為風、為柔順,下艮為山、為穩重,卦中有坎、為水;山上的風吹拂樹木,有雨水滋潤,氣機動靜相因而生,得以漸漸茁壯。

三、對外巽順謙和,內心踏實穩重,行事漸進以達,自然成功。

四、漸卦為經過正式六禮,按部就班的姻緣卦。(女歸,吉。利貞)


【歸妹卦】:雷澤歸妹,為女子于歸之意。得其所歸者必大,女歸可使家庭興旺,細流歸於江海則江海大,萬民歸於帝王則帝王大,至善歸於聖賢則聖賢大。天下既得所歸,則聖功王道無不盛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歸妹之後就是豐卦。

心法:
一、卜得此卦,事情會生變動(如少女出嫁變為少婦),有一個開始也會有一個結束之意。

二、歸妹為非明媒正娶,年齡差距大的姻緣卦。

三、上震為長男,為奮動、衝動,卦中有坎、為陷險,下兌為少女、為喜悅、為口舌、甜言蜜語。如果對外行事衝動,說話得罪人,或聽信讒言,事情必會有變動之危機。


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以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豐卦】:雷火豐,為盛大、豐盛之意。豐者,多故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久大必窮,多變故,功業盛大時驕奢無度,不懂得節制或忘本,必亡國敗家而失安居之位。故豐卦之後就是綜反之旅卦。

心法:
一、豐卦上震為雷,雷為奮動,下離為電,雷電交合,盛大之勢、離為光明、為火氣大。卦中有兌,兌為喜悅、為口舌,卦中有巽,巽為風,為不定。

二、如果內心光明穩定,對外和顏悅色不亂發脾氣,功業自然盛大,否則就會有不確定之風險。


【旅卦】:火山旅,為旅行、流浪、漂泊奔波居無定所。漂泊寓外而無地可容,不得不巽順以求容身之處,則旅困之中,何往而不能入。故旅卦之後是巽卦。

心法:
一、旅卦上離為火,下艮為山,是山上有火災,鳥獸分散奔逃之象。


【巽卦】:巽為風、為命令、為散播、為順從、為伏入。人情巽順於理,則心神怡悅。故巽卦之後是綜反之兌卦。

【兌卦】:兌為喜悅之意。兩澤相依,澤水豐盛,萬物得到滋潤而喜悅之象。 凡事當適可而止,有所節度,以防得意忘形或因樂極生悲而渙散。故兌卦之後就是渙卦。

心法:
一、兌之錯卦為艮,為止,節制之意。

二、周易集注:兌者,悅也。人之氣,憂則鬱結,悅則疏散,悅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

【渙卦】:風水渙,為離散、沒有目標之意。 人心如分解離散,而無所止,非處渙之道,如物不可終離,離則散漫遠去而不止矣,應該有所節制,適可而止,於人心以使渙為合,於物則開源節流。「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渙卦之後就是綜反之節卦。

心法:
一、巽卦上巽為風,下坎為水,卦中卦為震,為木;如水上有風,吹散漣漪。亦如水上行舟,隨風飄盪沒有目標。

二、煥卦之卦中卦為艮,為止,節制之意。

三、渙卦為修行卦,透過修行收攝飄浮不定的妄想妄念,傳揚佛法,喚醒天下眾生本具的佛性。
※卜官司得此卦,可解決。
※問身體卜到此卦,是精神渙散、意識渙散、昏迷狀態。


【節卦】:水澤節,為節制、節約之意。 凡事要因時制宜,量力而為,並涵養內德,節制自己的言行以取信於人。「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以君道而言,節道既立,則朝皆信道,野皆信法,百姓莫不誠服,故節卦之後就是中孚卦。
   
【中孚卦】:風澤中孚,為誠信不欺之意。中為中道,孚為誠信、專注。為人處事以真誠實信,堅守中道就不會有過越之處。如果過於自恃其信,所行必會過中,「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中孚卦之後為錯卦之小過卦。

心法:
一、節所以止離也,節者,制之於外。孚者,信之於中。節得其道,而上能信守之,則下亦以信從之矣。

二、中孚是河圖的五、十;為先天八卦的巽五,兌二(10/82)

   
【小過卦】:雷山小過,有過人之處。 資質有過人之才,必有過人之事,為人處事必能普濟圓滿。「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小過卦之後是既濟卦。

心法:
一、小過卦上卦震為雷,下卦艮為山,為山上的雷聲小之象。

二、小過卦陰爻多,陰為小。小過卦宜下不宜上,只能做做小事,不可行大事。

三、卦中卦為澤風大過卦,陽爻多,陽為大;小過不改必成大過。

四、日講易經解義:人雖不可過於信,然不可无過物之才。苟才可過人,則必能撥禍亂、定太平以成濟世寧民之功,故受之以既濟。此以人事言也。

【既濟卦】:水火既濟,為圓滿、成功之意。為人處事雖已圓滿成功,但是天下事物無窮盡完美之理,而必有陰缺。物至於既濟之時,其功成而數窮,然物不可終窮,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既濟卦之後就是錯卦及綜反之未濟卦。

【未濟卦】:火水未濟,代表未圓滿、未成功之意。事物的發展不會窮盡終止,天地萬物終而復始,生生不息,是宇宙的定理。因此,為人處事不盡圓滿時,只要能發奮圖強,自立自強,修身立德,就能使萬物周而復始,循環不窮。

心法:
一、既濟卦水上火下,水火為用,相輔相成之象。

二、日講易經解義:物至於既濟,則其功已成而數已窮矣。然物无終窮,如天地不窮於運會之循環,萬物不窮於化育之生息,人事不窮於治亂之倚伏,終而復始,生生不息,故易以未濟終焉。此以氣運言也。

三、日講易經解義:按此篇推之於治道,參之於造化,微之為聖賢之學問,顯之為帝王之治功,驗於人事,極於氣運,總不出卦體之所具。至於六十四卦循環往復,變化相生,所為終則復始,貞下起元。
   


序卦傳上篇

序卦傳

孔子將上下經依據卦名的含意對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進而演繹說明寫成序卦傳,為邏輯的因果關係,前後環環相扣、非覆即變,為聖人之至精也,非為理設,而為象設,為一體兩面觀。如反需為訟、反泰為否、反蠱為隨、反晉為明夷、反家人為睽,為不善變者。如反剝為復、反遯為大壯、反蹇為解、反損為益、反困為井,此為善變者。



上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自太極判而生陰陽兩儀,動生陽而成天,靜生陰而成地,乾為天、坤為地,天地為萬物之父母,天地初開,陰陽始交,天地陰陽二氣氤氳化生萬物,萬物既生,充塞盈滿於天地間的是一片荒蕪雜亂的艱難狀態,百廢待舉,故受之以屯。易經六十四卦以乾坤為首,其餘六十二卦皆由此變化而來,因此乾坤之後就是屯卦。


【屯卦】:水雷屯有雷雨震盪,象辭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屯者難也,上坎為陷險、下震為奮動。
天地初開,陰陽始交,萬物生衍,充滿天地之間的是一片荒蕪雜亂的艱難狀況萬物剛出生時,必定是幼稚無知的。如乾坤陰陽結合生出長子()、次子(),都需要啟蒙教育。故屯卦之後為蒙卦(為屯卦之綜反卦)

心法:
一、周易集注:盈者,言乾坤之氣盈,充塞於兩間也,如有欠缺,豈能生物?

二、屯卦,上坎為水、為雲霧,下震為雷、為動;雷一震動動產生氣流,化為雲霧雨水,可以滋潤萬物。

三、萬物初始,條件都不成熟,乾坤氣盈,鬱結不通,因此遇到的都是困難危險和蒙昧不明,卦中卦為山地剝卦,告誡如果一意孤行就會遇到剝損之災,應該運用下交互卦山雷頤卦之修身養性的原則,保持柔順,保守因應以度過困難。

四、萬物形質始生,必純樸未啟,蒙昧無知,需予以啟蒙教育,開發智慧,故屯卦之後為綜反卦之蒙卦。


蒙卦】:山水蒙,蒙者,蒙也。蒙卦,指蒙昧幼稚,啟蒙也。天地萬物始生時必幼稚無知,蒙昧不覺,如物在穉幼之時要育養照顧,必思其所養之需,「物稺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蒙卦之後是需卦。

心法:
一、蒙卦,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水,上有山、下有水,前進有山阻,後退有坎險,進退無路以至在原地迷惘,蒙昧而沒有方向,需要找啟蒙之師,或是請益有經驗的人指點迷津以幫助解困。

二、穉者,小也。小者必養而後長。


需卦】:水天需,需者,飲食宴樂養道也。天有水以養萬物,乃萬物之所需也。人所需飲食,在養之以中正,乃飲食之道也。象辭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育養啟蒙不可急於一時,當循序漸進,時機未到,應該用平常心愉悅的等待。 需者,飲食之道也,人以食為天,飲食為人之大欲,所需不如所欲,欲之所在,爭訟必起,故需卦之後就是綜反之訟卦。

心法:
一、需卦上卦為坎,為水、為加憂,下卦為乾卦,為首、為天。雲霧之氣在天上蓄積,還無法成雨,以解所需之憂。

二、需卦之卦中有兌卦,兌為喜悅。


訟卦】:天水訟,天在上,水向下流,天水違行,不親、意見不一致,為互相爭奪、爭訟、違背之意。象辭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因各有所需,為了爭奪權力或物資,必會產生背離的問題,必須在事前由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謀劃協調,以杜絕日後爭訟。訟必有朋黨聚眾相援,若爭端起,當借助眾人的力量以平定爭訟,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故訟卦之後就是師卦。


師卦】:地水師卦。師憂,上坤為眾、為兵,下坎為加憂,聚眾而無法統領必生禍亂。師為眾,需團結合作,有賢能的領導者帶領,親近民意,才能產生力量,以解決爭端。象辭說:「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人眾就會有高低遠近及親疏的比較,上位者需用智慧去包容並親和臣民,以治天下。故師卦之後是綜反之比卦。

心法:
一、師卦,全卦僅九二為陽爻,為帥、為師長、為統領之君,施政教、申約束,以定眾志。勝利後九二陽爻爬升到第五爻君王位,能畜眾,眾人都快快樂樂地來攀附親比。


【比卦】:水地比。比樂,為親比合作、攀附,互相親附之謂也。象辭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上卦九五為有德性的君王,能施仁政於民,訂田里之制,不強迫百姓無償服役,讓百姓生活富足,並修文懿德,遠近的賢臣百姓都快樂的去攀附他,輔佐他,聽其約束。 比必有所畜,天地之間的事物必有優劣之分,財富及修文懿德必經蓄積,以利優者勝出,故比卦之後就是小畜卦。 


【小畜卦】:風天小畜,畜與蓄同。蓄積,蓄德、蓄財之意。百姓經過親比合作而積蓄財富,可得小康富裕。「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民既富之餘,需有彝倫規範及秩序戒律,讓百姓有上下尊卑的禮法制度可依循而行。故小畜之後為綜反之履卦。


【履卦】:天澤履,履者,禮也,為實踐、實行之義。實行禮儀道德,處處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腳踏實地依循禮儀道德的制度規範行事,上下有辨,親疏有序,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自然就能泰然亨通。故履卦之後為泰卦。

心法:
一、履:尸下為復,在絕滅前要趕快恢復本性。

二、日講易經解義:乾、坤者,天地之太初也。屯、蒙者,人物之太初也。有聖人出焉,為之養其穉而平其爭,小罰平以士師,大罰則平以司馬,海隅咸知大一統之義而親附於上,然後畜以養之,履以教之,蕩蕩平平,卒致久安長治之模,豈非王道之大成哉?

三、周易集:禮義生於富足,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禮蓋人之所履,非以禮訓履也。

    
泰者,通也,物不可終日以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嗜嗑。

【泰卦】:地天泰,暢通,順利通達、安泰之意。人人依循禮儀道德的制度規範行事,近君子遠小人,自然能安泰通達。但是萬事萬物沒有永遠絕對的好,也沒有永遠絕對的壞,萬事萬物迭相倚伏,無永遠通達之勢,在物極必反的原則下,如果不懂得持盈保泰、處勝不驕,故泰卦之後就是綜反及錯卦之否卦。


【否卦】:天地否,上下乖隔,阻塞不通,不順利之意。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上下不交,人事不和。象辭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當否運之時,應收斂文德光芒,不受榮祿,明哲保身以避小人之忌。萬事萬物沒有永久處於否塞之理,否極必治,而挽否在人,需與志同道合之人同心協力,必能化不順為通達,故否卦之後為同人卦。

心法:
一、泰卦上坤下乾,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泰,氣機通而萬物生,上下交則人事和。外柔和而內剛健,於內處事剛健不息,對外溫和包容,自然萬事安泰。

二、日講易經解義:按古今治亂,一泰一否,原自相循,全恃君臣一德,以保泰濟否。

三、周易集:人有禮則安 ,無禮則危,故受之以泰。治亂相仍,如環無端,無久通泰之理,故受之以否。


【同人卦】:天火同人,親也。與人合同,同心協力。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既與人志同道合,近悅遠來,共濟否塞,則能得天下之心皆為我所用,自然會大有收穫,故同人卦之後是綜反之大有卦。

心法
:
一、同人卦,上乾下離,先天在上後天在下,先天乾後天離,為先後天同位。


【大有卦】:火天大有,為富有之意。眾物歸聚,而成大有。上離下乾,太陽掛在天上照射下來而大有光明,為大有收穫、大富之象。大富最忌驕盈、脾氣暴、好大喜功。驕者必敗,滿盈為害,無法長保其有大,故大有卦之後就是謙卦。

心法:
一、象辭說:「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二、日講易經解義:舜得五臣而拯昏墊之災,武王得十人而致遏劉之烈,用能朝野同風,天下順德,此同人、大有之明徵也。

三、大有卦,外卦為離、為火,脾氣會顯現在外面,容易得罪人。


【謙卦】:地山謙,為謙卑和睦之意。大有又能保持謙虛穩重,宜民宜人,自然可長享其有而樂以天下,故謙卦之後是綜反之豫卦。此君道當如此也。

【豫卦】:雷地豫,為準備、安樂、富裕之意。豫則立,不豫則廢,君子培養才德能力,於行事前先作好準備,並能以謙致豫後利益眾人,則臣民無不喜悅相隨。 故豫卦之後為隨卦。

心法:
一、豫卦,上震下坤,一陽潛於地中奮動出去,發出如鐘鼓之聲,通暢和樂,為豫之象,故豫卦也和音樂有關。

二、日講易經解義:史之讚堯曰允恭克讓,舜之稱禹曰不衿不伐,乃知謙以致豫,千古同道,所以百姓歸懷,百度具舉,居高臨下。教洽刑清,治道之隆,於斯為極。

三、上坤下艮,坤為地、艮為山,山降到比地還低處,象徵山的篤實穩重又謙虛。坤為柔順、艮為靜止,對外柔順謙遜,內心如如不動。


【隨卦】:澤雷隨,為追隨、隨和、隨順、隨緣之意。上兌為喜悅,心甘情願追隨,必上下同心而有事於修文治事。 然人之喜悅非來自苟隨,如果缺乏主見,沒有原則的隨人事而動,就會因喜好盲從而有受蠱惑之害,故隨卦之後就是綜反之蠱卦。


【蠱卦】:山風蠱,蠱者,壞也,為腐敗之意。於國而言政壞必將有所事,於人而言為人處事如果盲從不明察,受人蠱惑則易生疏失之過,必將有弊端之事。既有事若能及時悔悟,親力親為勵精圖治,以上臨下,以大臨小整飭禍害並振民育德,則大功可由此而起。故蠱卦之後為臨卦。

心法:
一、隨卦上兌下震,兌為陰卦為少女,震為陽卦為長男,為三陰三陽之陰陽卦,為姻緣卦。

二、蠱卦,下巽為風、為不定、為長女、為老婦,上艮為少男。巽在內卦,表示內心不堅定易受人影響,如少男受長女的蠱惑。

三、17卦為隨、18卦為蠱,象徵1718歲的年輕人易受影響、蠱惑。

四、上艮為山,下巽為風,如落山風,將水果吹到地上而有腐爛生蟲之害。   

【臨卦】:地澤臨,臨者大也,皆為大之事。象辭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上位者澤被百姓遍臨萬國,以上臨下,親力親為以天道教化眾人,明德光輝照耀於天下,赫然可觀,人人仰之以效法。故臨卦之後就是綜反之觀卦。


【觀卦】:風地觀,風行大地。陽爻為上位者,坤為邑、為百姓。上位者大觀於上,俯察民情及百姓的需要,如巽風吹拂大地遍及萬物,天下百姓則仰觀上位者的德性風範,上下互相觀摩效法,信從者眾,東西南朔,來享來王,无不合志,故觀卦之後為嗜嗑卦。


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負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以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嗜嗑卦】:火雷嗜嗑,食也,為頤中有物。嗑,合也,合而為一,為合攏之意。事之結合不可隨興苟合,應當排除阻礙,以實質的禮義文飾,有真實不虛的合同原則,否則其始雖合,其終必離。故嗜嗑卦之後是以文救質之賁卦。


【賁卦】:山火賁,飾也。為文飾、掩飾、包裝之意。內涵之質要實在,不可只靠外表的過度修飾,應有質有飾,才是亨通之道。然文飾過於奢華,本體本性的實質意義盡失,則亨極而隨之崩壞衰落,如紋飾彩繪,經年累月也會斑剝脫落,故賁卦之後為剝卦。

心法:
一、嗜嗑卦與刑罰有關,訴訟得此卦,恐有牢獄之災。

二、嗜嗑卦,卦象如張開的口中有硬物,要咬斷,嘴才能合攏。卜問事業及合夥,得此卦有凶,做餐飲的生意得此卦則吉。

三、象辭說:「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為了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設立典章制度及刑罰命令以明文約束,故「噬嗑,亨,利用獄。」

四、噬嗑之後受之以賁,為以文救質。然至飾則繁文盛而實意衰,則亨道反盡,故賁之後受之以剝,為質以救文也,質而有飾,亨道也。此文質之變如是也。

五、賁卦上艮為山、下離為火,卦象為山下的火,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剝卦】:山地剝,為剝脫、剝削、剝盡之意。物盡則反,萬物無終盡之理,不能永無盡止的剝脫,剝到極點必定窮於上而反生於下,重新整理之後就可恢復生機。就如洗盡鉛華返璞歸真,天心隱而復現,人心息而復生,皆為造化之機,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故剝卦之後為綜反之復卦。


【復卦】:地雷復,復,反本而復於善也。復者為恢復、復甦、反本,東山再起之意。窮上反下,一陽來復,陽氣始生,萬物恢復生機。妄心息而慾念盡除,恢復自性本體,天真流露,天理常存,自然妄念不生,妄想不動,無虛妄矣,故復卦之後就是无妄卦。

心法:
一、剝卦為陰剝陽,剝到上九陽爻,為最後生機,是碩果僅存的種子,不可剝盡,要由上返回到下面,才可重新萌芽生長,成為地雷復之象。

二、上艮為山,下坤為地,剝卦如山覆於地,一陽居二陰之上,陰為虛,山下面都空了,根基不穩而崩塌。

三、復卦上坤為地,下震為雷,雷動於地中,十一月陽氣開始恢復,生機再現。

四、周易集:善端既復則妄念不生,妄動不萌,而不妄矣。人心一復,則天理之誠常存,人欲之妄盡絕;心既无妄,則善日積而崇高,惡日去而淨盡,而可以畜德而至於大。


【无妄卦】:天雷无妄,為天真純樸、真實不虛之意。
无妄卦是修真實不虛之內聖及外行剛健之德。由內震出天真純樸的心性,對外流露出剛正之健,凡事无妄想、无望念,无妄則誠,誠則明,明則善日積、惡淨盡,然後可以畜德而至於大,行於天下。 无妄之後是綜反之大畜卦。

心法:
一、无妄卦,上乾為天,下震為雷,為天下雷行。雷在天下響,對時而動真實不虛,才能養育萬物,亨通順暢。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大畜卦】:山天大畜,為畜養、涵養,大有畜積之意。无妄以養德,象辭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效法古聖先賢的言行以涵養德性,久蓄必大,止於至善。物畜然後可養,況我之德乎?德既畜於己,則可以優游涵泳以俟其化,而充養之。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故大畜卦之後是頤卦。

心法:

一、大畜卦,上艮為山、下乾為天,卦象為山比天高,天的氤氳之氣都涵養在山中,雲霧在山中蓄積瀰漫。


【頤卦】:山雷頤,頤養、修身養性,為涵養德性之意。謹言慎行以養性命之真常,充實內心的涵養。養則可動,不養則不可動,有大涵養方能擔大任、當大事。以大過人之才,為大過人之事,可見大過人之功,必由於盛養,故頤卦之後是大過卦。

心法:
一、頤卦,上艮為止、下震為動,上靜止、下震動,如張口吃食是下巴動之象。

二、象辭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頤卦有口象,為自養,上止下動,有節制之義,要節飲食、慎言語,避免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大過卦】:澤風大過,滋養過分,或是超出常理,不符合自養自成之道。萬事貴在得中,當適可而止,如果大過之才過極,恃才妄動,以致功高蓋主,就容易過而失中,有陷溺於之患,故大過之後為坎卦。

心法:

一、、大過卦,上澤下巽,因二陰爻在外而虛,無法負重,有棟粱撓曲之象,象徵頤養到大過人之時,易招來棟撓之災,凡事貴乎得中,應適可而止,遯世獨立。象辭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二、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坎卦】:重水為坎,二坎相疊為重坎(水深),為陷落、危險之意。行大過人之事,必陷重重險阻,陷必有所麗,需依附光明正道及有智慧的人,以了解各種陷阱危難,學習出險之道,則可免陷險之災。故坎卦之後是錯卦之離卦。     

心法:
一、坎為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既陷於險中,迷失在權利功勳的慾望之中,必陷入險境而造成身敗名裂,行事應依循中正之道,以化坎為離。並依卦中卦山雷頤的原則修身養性,才能脫離陷險。「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易理是相對待的,福禍必相倚,有缺陷必有優點。


離卦】:重火為離,二離相疊為重離(火熱、急躁),一陰麗於二陽之間,為依附、附麗、光明、離別之意。凡身外之物,皆會迷失本性,應該去掉妄想妄念,才能露出自性光明的本體。

心法:

一、離卦之卦中卦為澤風大過卦,身處光明發達之時要懂得和顏悅色、謙遜溫順,如果脾氣大、太急功好利,氣焰過人易犯下大過錯。

二、日講易經解義:序卦傳上篇始於乾、坤,終於坎、離,水火共濟為天地間之至理。

三、周易集:物不可以終通、終否、終盡、終過,理之自然言也,以造化乃如此也。有大者不可以盈,不養則不可動,以理之當然言也,人事乃如此也。


      

說卦傳--第十一章(講萬象)

第十一章
章旨:本章說明八卦所涵蓋之廣象,擴大了易理的空間(講萬象)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乾為天,純陽至健,天體圓通無礙,覆蓋萬物運行不息,故為圜。乾為造化萬物之主,至尊至貴,臨天下統萬民,以仁德為治,故為君。於人倫為資始六子之父,故為父。

為純潔無染玉。後天八卦乾在西北,西北堅山多礦石,剛堅不屈,如能斷物之金,故為金。

於四時冬日多寒冷而凝結成冰,故為寒、為冰。先天八卦乾在南方,於四時為夏屬火,火赤紅,故為大赤。

於動物象,乾以剛健之體運行不息,如健而不變的良馬,為時運已過的衰退老馬,為勇健多骨的瘦馬,為毛色複雜露齒兇猛的駁馬。

於果實,陽體圓實如長在樹上的木果。


心法:

一、

漢荀爽及九大名家:乾為龍、為首、為衣(上衣)、為言(一言九鼎)、為直(忠直)。

來氏補象:乾為郊、為帶(帶領)、為旋、為知、為富(陽為富)、為大、為頂(上)、為戎(軍服)、為武(威武)。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坤象純陰,承載並資生萬物,為包容廣大的大地。於人倫為母。為經綸四方,如柔軟可裝東西的布袋。陰虛中的可盛物,如釜鍋。靜翕收斂,聚而不施,故為吝嗇。

坤順承乾,萬物生生不息,氣機所施無不周遍,不擇善惡之物皆生,故為均。坤土育萬物,如母牛畜育繁殖小牛,故為子母牛。坤厚德載物,順承天之大,如廣容載物的大車,為大輿。

大地萬象多采多姿,文采燦然,故為文。坤為偶畫,偶畫成群,有眾之象,故為眾(如師兵、村邑百姓)。坤可持載,如柄之持物,故為柄。坤純陰,先天八卦在北方,大地於四時為冬,極陰,冬無日照,大地一片黑暗。五行北方為水、為黑色,故為黑。

 
心法:

一、九家易:「土能生育,牛亦含養,故為子母牛也。」孔穎達:「取其多蕃育而順之也。」

二、九家易:「萬物相雜,故為文也。」孔穎達:「文,取其萬物之色雜也。」

三、荀爽九大名家: 坤為牝(任勞任怨的母牛)、為迷(黑暗,在前則先迷)、為方(天圓地方)、為囊(瓜囊)、為裳(下身)、為黃(土為黃色)、為帛(布帛)、為槳(輔佐用的)、為邑(國家、村莊)、為亂(迷暗則亂)。

四、來氏補象 :坤為末(在後,先迷後)、為小、為能(簡能)、為朋(西南得朋、東北喪朋)、為戶(內門)(敦厚)。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陽剛健主動,氣自下而動,如雷奮出於地,故為雷。一陽震動於內,如潛藏於淵底而奮起的龍。乾坤始交而生震,震兼有天地色,天玄地黃,故為玄黃。

震為動,尃作車可動,上空虛,一陽橫於下,故為旉,
也如春天,百草發芽,百花齊展。震為一陽動出,萬物沛生,暢通無阻,故為大塗。

乾坤生六子,震一索而得男,為宗室主鼎之尊,具乾健之德,故為長子。

震一陽在下,動出的力量決斷快速,故為決躁。

震一陽自下而生,如春生的綠竹,為蒼筤竹。震上虛下實,如根實枝虛的荻蘆草,故為萑葦。

其於馬,上二陰為開口而鳴之象,如雷聲遠播,故為善鳴。震居左,一陽動於下,為左後腳是白色的馬,很會跑,能懸足而奔,故為馵足馬。震一陽奮動而健,如健步如飛的馬,為作足馬。二陰為白,震錯為巽,巽為白,如前額有一撮白毛,剛健好動的馬,為的顙。

陽爻在陰爻之下,如根(陽爻)裡,豆種朝下,震動出土向上發出芽葉,對莊稼而言為根反生在上,故為反生。陽為進,陽動必長於上,總之為剛健進取,二陰皆變,為臨、為泰,為三畫純陽,故為乾之健。震於四時為春,萬物都青翠鮮嫩,生氣蓬勃,繁盛鮮明,故為蕃鮮。

心法:

一、玄色為乾,黃色為坤。 (玄色為帶微紅的深黑色,太古初創時的天玄為黑色)

二、蒼,為東方之色。大塗,通衢大道。

三、萑,音“環”,荻類植物。

四、馵,音“住”。爾雅:馬左足白,曰馵。震居左,故曰馵。

五、尃為車,上空虛,一陽橫於下,有舟車之象。震為動,車為動之物。

六、說文:「作,起也。」作,起之意,兩足皆動也。孔穎達:取其動而行健也。

七、旉,音“敷”,為施與、遍佈、開放、生長、區分之意。《疏》取其春時氣至,草木皆吐,旉布而生也。

八、周易集:究鮮者,鮮謂魚,震錯為巽,巽為魚。究健、究蕃者,究二陽之前進也。究鮮者,究二陽之對待也。

十、荀九家:震為玉、為鹄(惡鳥)、為鼓(鼓動)。

來氏補象:震為青、為升躋、為奮(奮動)、為官園、為春耕、為東、為老、為竹筐(竹籃)、為盂、為甕。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巽,入也。物之善入者莫若木,如樹根生長在地下,故為木。巽為吹拂不定,無物不被,為無所不入的風。

於人倫,乾交於坤,一索而得女,為長女。

巽者,德之制也,如工匠用來糾正曲直的墨斗,而工則引繩之直,以使制器工整平直,故為繩直、為工。

先天八卦巽在西南方,四時為夏末秋初,為白色,如秋天的白芒草。

風之所拂,無遠弗屆,故為長。巽木所生,由萌芽而發展生長,故為高。風行不定,或進或退,或東或西,變動無常,故為進退、不果。臭以風而傳,一陰伏於二陽之下,如氣淤不散而有氣味,故為臭(嗅)

陽多陰少,陰在下,在人象為陰血不上行而髮稀,顯得額頭寬大,故為寡髮、為廣顙。二陽一陰,陽多,屬白,二白在上,一黑沉於下,如感冒風邪時兩眼無神多白,故為多白眼。

巽以陰為主,利屬陰,巽柔順善人,善於和氣生財,巽又為伏入,能存藏財物(巽本乾體,乾為金、為玉),故為近利市三倍。

震為決躁,巽錯卦為震,故其究為躁,亦如震之其究為健。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巽一陰伏於二陽之下,其德柔順而善人。物之善人者莫如木,氣之善人者莫如風。

二、巽「其究為躁卦」,躁人之情,多近於利也。市三倍,則取木生茂盛之象。

三、巽有取「富」之象,如小畜上卦為巽,九五「富以其鄰」。家人上卦為巽,六四「富家」。

四、孔穎達:究,極也。取其風之勢極於躁急也。

五、長者風之行,高者木之性也。孔穎達:「為長,取其風行之遠也。為高,取其木生而上也」

六、

荀九家: 巽為楊(楊樹)、為鸛(灰白色像鶴的水鳥)。

來氏補象 : 巽為浚(潛浚)、為魚(一連串貫入)、為草茅、為宮人、為老婦(巽為長女)。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坎居北方,五行屬水,故為水,坎卦一陽在內,上下二陰在外,陽爻為流通的水,陰爻為坤土之岸,如水行,流動不拘,故為溝瀆。

一陽藏於二陰之中,隱匿不露,如君子韜光養晦,藏而不出,故為隱伏。

陽在陰中,如剛直君子抑制陰柔小人,以矯偏為正,亦有水流曲直不定之象,故為矯輮。水流強勁,彎曲如弓,迴旋如輪轉動,故為弓輪,弓與輪亦皆矯輮所成。

於人而言,陽明陷於陰暗中,險而不寧,危慮加深,故為加憂。心以虛懷若谷為智,而坎中為陽實,為多慮而煩惱,故為心病。坎為耳,坎中陽實壅塞,故為耳痛。

坎在天地為水,其色為赤,在人身為血液,故為血卦。先天乾在南方,為大赤,坎得乾之中爻,與乾同色但混雜黃色,故為赤。

取象於馬,乾為馬,坎得陽之中爻而剛中,陽爻為脊椎骨,如背脊美麗的馬,故為美脊。陽爻剛躁,坎之陽剛在內,如急躁焦慮的馬,故為亟心。水行向下,如垂首的馬,故為下首。陽厚陰薄,一陽陷於二陰,陰爻在下為蹄,如馬蹄磨損,故蹄薄不厚,為薄蹄。馬蹄薄而失健不進,無力致遠,故為曳。

取象於車輿而言,如陷險多故障災殃,阻礙而難行的大車,不能任重,故為多眚。一陽居二陰之中,上下皆虛,如水流暢通沒有阻礙,故為通。

坎中之陽爻為陽明,先天八卦坎在西方,故為月。陽剛藏於二陰中,如隱伏藏匿於暗處之盜賊,故為盜。

以木來說,陽剛在內,如木心堅實之實心木,為堅多心。

心法:

一、矯者,使直為曲。輮者,使曲為直。

二、孔穎達:弓者,激矢。取如水激射也。輪者,運行如水行也。

三、後天八卦,坎居北方,五行水,於四時為冬。一陽居二陰之中,陽為明、陰為暗,為內明而外暗。

四、日講易經解義:坎體中實,則私欲蔽錮,心將以物累而病,耳亦以物壅而痛。

五、赤混雜了黃色,為諸侯之色,朱為大赤,乃純色,是天子之色。

六、加憂、心病、耳痛者,人之勞也。

孔穎達:坎為勞卦也,又北方主聽,聽勞則耳痛也。

七、荀九家:坎為宮、為律(紀律)、為可、為棟、為叢棘、為狐(隱密陰藏)、為蒺藜(有刺的草)、為桎梏(刑罰)。

來氏補象:坎為泡沫、為泥塗(爛泥)、為孕、為酒、為臀、為淫、為北、為幽、為浮、為河。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

先天八卦離在東方,離者麗也,火麗木而生,故為火。火之精,為日。火之光,為電。

離本屬乾體,陰爻占乾體中爻,為中女。

離之上下陽剛保護中爻陰柔,如衛身之甲、護首之冑,為外堅之甲冑。離為火,性向上,如刀刃上銳,其剛在外以自悍,故為戈兵。

離中虛,如肚內有陰鬱之氣,其於人為大腹。

後天離居先天乾位,為乾卦。內柔而外剛,如鱉,蟹,蠃(螺),蚌,龜等殼堅肉軟的水族類。

離中虛,於木而言,如樹心腐朽,枝幹枯槁,故為科上槁。

心法:

一、子曰:內暗而外明,體陰而用陽,為火之德。

二、日講易經解義:鱉性靜,象離之中柔。蟹性躁,象離之外剛。蠃(螺)善麗,象離之陰麗乎陽。蚌中虛,象離之一陽內伏。龜則中具五行,外負八卦,有文明之象,離德文明,取象於此。

三、離卦陽中藏陰,坎卦陰中藏陽,陰陽互藏其宅之至理,離外麗明而內柔順,能虛中以受善,明作而有功。

四、孔穎達:科,空也。陰在內為空,木既空中者,上必枯槁也。

五、

荀九家:離為牝牛、為飛鳥。

來氏補象:離為苦、為朱、為三、為焚、為泣(目)、為歌、為號、為墉、為城、為南、為不育、為害。



艮為山,為路徑,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艮為一陽止於坤陰之上,先天八卦艮居西北,多山,故為山。一陽在外,不通大塗,故為路徑。剛在坤土之上,如石,艮為小,故為小石。

一陽橫於二陰之上,如一實木橫於兩片虛門之上,為可通出入之門闕。

植生在樹實上的為果,蔓生在草實上的藤果為蓏,故為果蓏。

守門或掌管王宮及後宮門禁,阻止擅入的為閽人,掌管宮女戒令的為寺人,故為閽寺。

艮為手,人可以止物或握住東西在手,故為指。

艮為門,一陽止住二陰小人進入,能止物之物為看門狗。艮剛在前,鼠剛在齒,如有剛硬牙齒的老鼠。鳥剛在喙,黔者為黑色,如有黑色堅喙的兇猛禽鳥。狗、鼠、黔喙皆為剛在前之屬。

艮之陽剛在外,如堅實多節的樹木,為堅多節。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植生曰果,蔓生曰蓏,草實也。黔,為黑色,鳥喙多黑,故曰黔喙。

二、日講易經解義:艮之德,為止。君子體會其義,而起居必飭,言動必慎,有範圍不逾之則,而行無過舉。有鎮靜不移之守,而心無軼思。一切非禮之視聽、越位之謀為,接禁遏而不敢縱。夫然後萬物各止其所,而艮卦之理備矣。

三、

荀九家:艮為鼻、為虎、為狐、為宗廟。

來氏補象:艮為床(陽爻)、為握(艮為手)、為終、為宅、為廬、為丘、為篤(山象穩重篤實)、為章、為尾。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
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兌之卦體,為上虛下堅實,為坎的半象,變坎之下陰爻為陽,坎水絕於下,是塞坎水之下流而不通,為儲水之澤地,故為澤。

坤三索於乾而得女,為少女,兌為喜悅,亦如快樂無憂之少女。擊鼓婆娑,以歌舞悅神明以言祈福的人,為巫。以言語悅人或論是非,為口舌。

後天兌在西方,於四時為秋天,草木凋零毀損,為毀折。兌陰柔不能自決,乃附於陽剛之上而決之,如秋天收割附屬在樹上的果實而悅,為附決。

兌居正西,西方多鹹鹵地,土多堅硬含鹽鹼,故為剛鹵。

兌之陰少,陰為賤,少女從姊為娣,為地位低的妾室,故為妾。

兌內剛外柔,如羊之內狠外悅之象,故為羊。

心法:

一、日講易經解義:附決者,柔附剛而剛決之也。鹵者,水之死氣。澤見於上,則足以為鹵,其地不能生物。

二、坎為活水,澤為儲水之地,為不流通的水,如水庫之水。

三、

荀九家:兌為常、為輔頰(近口處)。

來氏補象:兌為笑、為五、為食(兌為口)、為跛、為眵(眼屎、模糊)、為西。

四、孔子廣八卦之象,皆以通神明之德而類萬物之情,凡首句為取象之始,其下俱以類取,或以卦畫,或以卦德,或以先後天之位,或因象而轉為義,或取其性,或取其變,相反相因,錯縱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