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唐代的虞世南(唐太宗的宰相)推崇易經所說。
易經為群經之首,是古聖先賢提示後人的生活指導原則,如何 在無常中守住自己的位置,掌握時機 。
習易可了解宇宙的萬法萬象,及如何用易以應對萬象,而不被易用(綁住),並將易理用於人生中,以見性自如,坦然豁達。如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研讀佛法亦須用法不被法用。
易經的重要及涵意--
•繫辭下傳第十章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易經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最高深的學理,精深奧妙、包羅萬象、無窮無盡,跳出宗教之外,
是哲學中的大哲學,智慧中的妙智慧、經典中的大經典;易理的至大至廣、至精至微,皆是道之
本體(形而上,為一),以及道之妙用,習易可以由識轉智,使人人解惑,提昇智慧,引導人生的
正確方向,達到天地人三才之德合一的境界。
•天地原則原理不會變,易經所論,小則一事一物,大至天下治理之道,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故謂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中庸十二章云:「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之道的深奧道理充
滿在宇宙天地之間,範圍大到天地都不能完全承載容納,聖人也無法全部探究明白。甚至也細密
到顯現於無所不在的日常生活中,就算是聖人也會有剖析不到的地方。
易經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處事,修身養性,同時培養智仁勇三達德及謙卑的態度,效法天地無私的精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霜露無私墜),並體悟天地自然不變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剛柔並用、乾坤合一、體用合一 剛柔相兼才能體會易經的真理。
•研究易經必須從心中除一切雜念,天理自然流行,乾坤並用,剛柔相兼 (過剛易折、過柔無力),
在動靜未生之時,本體現前(自然流露之時)與大自然的萬物合為一體,剎那間覺悟易經的心法和
秘訣,自然而然就了解易經的體和用了。
•善(了解)易者不卜(要用易不被易用,亦如善用知識,轉化為智慧,不被識所綁)
EX:觀象即知(入山知山形、入門看人意)
易道之精華--
•易者不離體不離用,不執體又不執用,非體非用,是體是用,體用合一。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繫辭上傳第
十章)
學易之目的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故君子必須多見、多聞、多學習,擇
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戒之。
•學易可引導學易之人選擇正確方向,並解開人生的疑惑,事來應、事去化。大化小、小化无,
去化不留。使人人提昇智慧,以達天地人三才之德,發揮天性的功能,畜功畜德,窮則獨善其
身,修心養性,達則兼善天下,造福人群,貢獻社會,這才是學易的基本原則與概念;並非江湖
術士自恃神通的命理卜卦。
研究易經的三個階段
一、研究易經的基礎-包括河圖與洛書
二、研究學習四傳-繫辭上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三、周易-即乾坤易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乾坤兩卦最重要
請點閱YouTube2021正是時候讀易經心法筆記,皆有圖文詳解。
不在此重複。
#2021正是時候讀易經--目錄:請複製、搜尋
#易經心法筆記part1開啟易經的第一把鑰匙#先天八卦歌及掌中訣
#易經心法筆記part2後天八卦掌中訣#方圓圖掌管宇宙次序
#易經心法筆記part3上古星圖河圖密碼#河圖天地數的生成
#易經心法筆記part4神秘的369九九方陣圖#洛書九宮數排序秘訣
#易經心法筆記part5爻位的特徵與相應關係#卦中卦取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