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旨 :
夫易,廣矣大矣。 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一、
易之為書,廣大備悉,「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放諸東南西北上下的萬事萬物之中,沒有比易經包括的範圍還大的,也沒有比易經更細密精微的。
二、
易理一陰一陽之謂變,變而不窮之謂通,變通即「變易」。
三、
易之廣大,莫如天地,乾坤之理,生化萬物。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配乎天地,一陰一陽配乎四時,變而不窮。
四、
「易廣大配天地」,即「易與天地準」之義。
五、
「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就像種豆芽一般,在靜態的培育中,專一而發生作用,誕生萌芽,並向上突破生長。
六、
翕:順合、收斂之意。 闢:伸展之意。「其靜也翕」:坤靜的狀態,就像飛鳥休息時把羽翼安然柔順的翕合起來。「其動也闢」:坤動的狀態,就像飛鳥要翱翔時,會向外開展羽翼用力拍打。
七、
天道運行,日為乾、為陽,月為坤、為陰,天地的動靜即陰陽,易之卦爻稱陰稱陽。陰陽之義與日月配合,乾坤配合天地至高無上的德性。至高之德,就是最簡單平凡,最自然,最容易實行的。 因此,天道、地道、時序、處境、人的德性修為,乃至因果,無一不包含在易書裡。
八、
易簡為盛德之根,易簡之善配置至德。道德經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易簡之道也。 (一:即"道") 九、
夫:音"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