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繫辭上傳 (第六章)


第六章
章旨 : 
本章叙易之道極其廣大及奥妙,皆源於乾坤動静之變。

夫易,廣矣大矣。 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易書這部經典,是依據生生不息的陰陽易理而作,所包含的學問,森羅萬象廣闊無窮,偉大奧妙且變化莫測!往遠處而言,伸展開來可以彌滿整個宇宙,遠至蒼穹之外無邊無止,沒有範圍可禦。
從近處而言,無所不載而含蓄其中,收攝起來,可以藏在最隱密、靜默的地方,甚至心中的意念也瞬息可現,說它縱橫貫通在天地之間,包藏天道、地道、人道,皆一理可通。 萬事萬物無不完備俱足。
孔子說到易經的乾,乾代表天、為陽,為震動伸展。乾道始物,動靜生焉。乾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萬物在萌芽之初是寂靜專注的,受乾陽之氣慢慢向上突破,生長壯大而茂盛,從這個道理可以了解「靜極必動,動極必靜」,動由靜生,皆是大自然一切萬事萬物的生息法則。
關於坤,坤代表地、為陰,為靜。坤能順從乾而安然內斂,也能順承乾而化育萬物,坤至大至廣,無所不載,有養育群生的德行。
易的廣大備悉具乾坤之德,與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的天地德性相配,易的陰陽變通和四時變化的循環不斷也是配合一致的,乾坤代表天地代表陰陽,陰陽代表日月,也代表晝夜,這些現象一看就明白,易理就是這麼簡單平凡,和乾坤至高至廣的德性一樣相配。

心法:

一、

易之為書,廣大備悉,「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放諸東南西北上下的萬事萬物之中,沒有比易經包括的範圍還大的,也沒有比易經更細密精微的。

二、

易理一陰一陽之謂變,變而不窮之謂通,變通即「變易」。

三、

易之廣大,莫如天地,乾坤之理,生化萬物。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配乎天地,一陰一陽配乎四時,變而不窮。

四、

「易廣大配天地」,即「易與天地準」之義。

五、

「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就像種豆芽一般,在靜態的培育中,專一而發生作用,誕生萌芽,並向上突破生長。

六、

翕:順合、收斂之意。 闢:伸展之意。「其靜也翕」:坤靜的狀態,就像飛鳥休息時把羽翼安然柔順的翕合起來。「其動也闢」:坤動的狀態,就像飛鳥要翱翔時,會向外開展羽翼用力拍打。

七、

天道運行,日為乾、為陽,月為坤、為陰,天地的動靜即陰陽,易之卦爻稱陰稱陽。陰陽之義與日月配合,乾坤配合天地至高無上的德性。至高之德,就是最簡單平凡,最自然,最容易實行的。 因此,天道、地道、時序、處境、人的德性修為,乃至因果,無一不包含在易書裡。

八、

易簡為盛德之根,易簡之善配置至德。道德經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易簡之道也。 (一:即"道") 九、

夫:音"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