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傳
研究易經必須從心中除去一切雜念,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無為而為,剎那間體悟天地自然不變的法則,就能豁然貫通易經的體和用了。 而孔子的四傳(系辭上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就是研究易經的重要基石。
繫辭傳是孔子研讀易經的心得,從不同角度研究周易全經的脈絡、結構、通則,闡揚人文與哲學思想的意義和易道體用合一的妙用智慧。 因此,後世只要勤學易理,瞭解天地的運行規律及陰陽的變化法則,並遵守卦德、卦意及爻辭的原則,作為處事為人的依循方針,就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了。
第一章 章旨:
闡述乾坤的本體和六爻卦象的綱領,陰陽交互摩擦相蕩,由八卦蕩出八八六十四卦,從宇宙架構敘述易經的創著過程、天地的功能,以及人和天地並立的道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音現)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在混沌時期,森羅萬象未顯,萬物未生之前,仍為形而上之無極,沒有上下,天地、尊卑之分,無極為太極之本源,太極一動生出乾坤兩儀,天地始分才確定宇宙八大現象之高低、貴賤、尊卑的自然陳列位置。
研究易經,首先要瞭解伏羲八卦的重點,伏羲用乾坤兩卦代表天地。 乾為高遠的天,天在上廣大無邊,剛強尊貴,無所不覆,坤為萬物親近的大地,地在下,厚德載物,親和謙卑,無所不載,天地作用自然運行,無所為而無所不為。
動靜者陰陽也,乾為陽,陽為剛、為白日,陽為進,主動,動為變,變而有常。坤為陰,陰為柔、為夜晚,陰為退,主靜,為不變,動靜皆有一定的變化規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動,了解陽剛陰柔的道理,就能判斷出形而下的陰陽消長及變化的規律,都在一定的軌道上運行,即"動靜有常"的原理。
天地間的四方萬物,性質、性向皆有不同,各以品類聚合,以族群分門別派,這就是宇宙自然的相對之理,也會因為物質的相生相剋而衝突爭鬥,生出吉凶禍福。
宇宙在天呈現日月星斗和四季、十二節氣、七十二候的天文現象,在地有山川河海的高低起伏和潮汐漲落,以及萬物不同性質所呈現的形象。天地間萬象萬物的陰陽交互作用產生錯綜複雜的變化,也就是易經六爻所象徵的現象
太極生出陰陽兩儀,兩儀生春夏秋冬四象,四象生出"日、月、水、火、風、雷、山、澤"八個卦,再由陽剛陰柔相對性質的摩擦碰撞,交互作用而產生宇宙萬物,這種運行的自然變化,由一來一往、一卦一蕩,蕩成八個卦,再由八個卦交互變化而蕩出六十四卦。
就像驚蟄時節,春雷鼓動萬物的復甦,天氣由上降於下,地氣由下交於上,天地之氣上下交孚,萬物得雨水滋潤,風則推動天下萬物的生長,而欣欣向榮,生生不息,這些隨著日月升降,以及一年四季的寒來暑往交替變化,都是依照宇宙的自然法則運行。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乾為純陽,代表父之陽剛、主動。 坤為純陰,代表母之柔順、配合。 乾坤兩卦生六子,陽卦多陰陰卦多陽的原理法則,都是由乾坤兩卦的卦爻陰陽交錯而產生。
乾也是科學家所說的生命動能,乾掌管萬物的培養醞釀,剛健不息、自動自發,依四時變化自然運行,氣一至而萬物俱生; 坤柔順配合乾,承乾之氣而化成有形的生命物質之形態。 天地的造化,不出易理之乾坤二象,乾的創始功能和剛健之德,一目了然,坤只須繼承乾的德性,簡單的配合乾運行,就能完成化育萬物的使命。
乾剛健不息、自動自發,坤順從配合而運行,只要簡單的依規律實行,就能完成化育萬物的功能。這樣簡單平常的天地自然法則是很容易瞭解的,也是簡單順從就容易實行的。
因為容易瞭解,所以天地萬物不變的自然規律是何等的親切,也因為古聖先王參透易經的大智慧,用易理教導天下百姓,讓人人都能安分守己,遵從天地的自然規律修身養性,這樣簡單的實施教化,就能成就安邦定國的大功業。
而天地以不變的自然法則育養及親近萬物,使萬物永久的生生不息,天地造化萬物的大功業真是無量無邊。
古聖先王效法天地之德,利益眾生,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並持之恆久的光大教化世人,這樣的千秋功業,受到萬代的尊崇。
所以明白了天地之間最簡易、不變的自然法則,就等於領悟了天下一切事物的高深學問。 因為平凡簡單,所以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含藏在易理之中,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自然法則和形而上的道,並融會貫通,也就能確立人在天地間的地位是與天地並立,與萬物合一。
心法:
1、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之 「卑」、「賤」為低之義,天高地卑,天地定位,
顯現陳列在那裡不會變。
2、剛柔斷矣。 斷,為判斷、決斷。
3、變化見矣。 見,音現,為顯現、看見之意。
4、知,管之意。作,造之意。成,就也。易,容易。
5、易則的「易」,為平常之意,易知的「易」,為容易之意。易者存理而已,簡者循理而已。易簡則天下之理莫不貫通於我心。
6、「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換成現代來解釋則為:如果生意做到人人都喜歡親近你,事業就能長久並壯大。易理就是這麼簡單! 能把易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及事業上,並持之以恆,必能掌握圓滿成功的人生。
7、易之為書,廣大備悉,以乾坤為首、為至要,乾坤為天地、為陰陽,瞭解了天地運行規律及陰陽的變化法則,並遵循自然之道,效法「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霜露無私墜」之德,就能立天地之間而無咎。
8、道生一、一生二(陰陽)、二生三(天地人),人立于天地之中,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9、天在上、地在下,天地定位,是確定的法則,不能變 動。 幼學瓊林:「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沉者為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陰陽二氣交 孚作用滋潤萬物,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欣欣向榮,這就是天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德性。人也要效法天地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 25章)
10、六爻的階段與特徵(請點閱#易經心法筆記Part5)
11、先天八卦,及蕩出方圓圖的六十四卦(請點閱#易經心法筆記part3,有詳細圖解)
12、南方乾卦蕩到北方坤卦下面,成為地天泰卦,坤卦蕩到乾卦下面則成為天地否卦。八卦相蕩,蕩出方圓圖的六十四卦。
#易經心法筆記part1開啟易經的第一把鑰匙#先天八卦歌及掌中訣
#易經心法筆記part2後天八卦掌中訣#方圓圖掌管宇宙次序
#易經心法筆記part3上古星圖河圖密碼#河圖天地數的生成
#易經心法筆記part4神秘的369九九方陣圖#洛書九宮數排序秘訣
#易經心法筆記part5爻位的特徵與相應關係#卦中卦取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