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繫辭下傳 (第二章)


第二章
章旨:本章說明聖人瞭解制器尚象的原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八卦,以及引用十二個卦教導百姓為人處事的原則。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上古時代的仁德聖君伏羲氏,以通曉宇宙萬事萬物各有其本體造化的大智慧治理天下,仰觀日月星辰經緯之象,及四時的自然變化,俯觀山海大地的自然法則,觀察鳥獸的行為習慣及生存文化,了解萬事萬物都是順應天時地理,與天地合一,以制人類生存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近則取象於諸身的形體性情,遠則取象於諸物的飛潛動植,驗證陰陽消息之理、剛柔動靜之用,無不具備於天地萬事萬物中,於是依此而設先天八卦,以不同性質卦象的符號代表,融合貫通天地造化之德,以相似的形象來比擬萬事萬物的實情

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上古時代禽獸魚類多而人民少,伏羲因應百姓生存需要而教以編繩結網,做為狩獵及捕魚之用,結繩網是取象於離卦的離中虛之象。

心法:
一、文,指羽毛,比喻飛禽的生活文化及習慣。
例如:觀察鳥頭的朝向就知風向,從羽毛的脫換,就得陰陽消息。觀察老虎平時柔軟的爪子,遇到獵物時就變剛強,就了解剛柔並用的道理。

二、日講易經解義:觀天地之宜,春夏則陽之息,秋冬則陰之消,高者陽之息,下者陰之消。

三、天有日月、人有兩眼,宇宙有四季、人有四肢,四季年有12個月運行、人有12經絡,一年有365天、人有365塊骨節,宇宙星斗有84000粒、人有84000毛細孔,人就是小宇宙。

四、離為目,網罟為兩目相接而成網。
離中虛,外實中空可盛物,離卦的卦中卦為上兌下巽,巽為柔木、黃麻皮結成繩子,做成網罟,用以獵獸捕魚。兌為喜悅,百姓捕到魚獸而喜悅之象。

五、佃,為耕種之意。古同「畋」,打獵之意。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較天下,蓋取諸益。
伏羲氏死後,神農氏開啟農耕時代,把硬木砍削成銳利的犁頭,再將木頭以火槁彎曲做成犁柄,以利除草耕作,教導天下百姓種植五穀之法,使生活所需不于匱乏,這是取象於風雷益卦。

心法:
一、神農氏發明農業、做生意,嚐百草以藥草治病。

二、風雷益卦上巽為風,為伏入、插入、為柔木。下震為震動、為震木。初爻為陽爻,象徵硬木做成的犁頭插入土中翻動鬆土,並將秧苗種入土中。

三、斲,為削木之意。耜,為鏟土除草的犁頭。揉,以火槁彎曲之意。耒,為犁柄。耨,為鋤草之意。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嗜嗑。
神農時代,由漁獵生活發展到農業生活,人民有的得到漁獲獵物,有的得到雜糧穀物,以致餘有或缺無,缺者无處可取,餘者無處可散,於是神農氏教導人民以日中之時開始市集的商業活動,讓天下百姓各自準備貨物器具,趨集於市,以物易物,互通有無,各自換取所需之物後就退散回去,以解決生活問題,這是取象於嗜嗑卦。

心法:
一、嗜嗑,食也,為頤中有物,象徵口張開咬物,和吃食有關。民以食為天,食乃斯民之大命,生養乃王致之大端,聖王圖治,沒有捨此而以他為先圖者。(日講易經解義)

二、嗜嗑,上卦為麗明、為日,象徵日中之明。下卦為震、為動,象徵市集之交易活動卦中中艮為山、坎為水,有山珍水產等貨物

三、風雷益卦上卦為風,為伏入、插入,下卦為震動、初爻為陽爻,象徵硬木做成的犁頭插入土中翻土。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神農時代,人民的糧食貨物足以生養,但是社會的風氣型態及人心已開始變化。神農氏歿,軒轅黃帝、堯、舜三皇相繼接管天下,隨時代的文明演化,及因應人民所需,將神農時代製作的器具和制度加以變通修改,功能也化陳腐簡陋為神妙,使百姓生活所用更加適宜便利,不再奔波疲憊。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這就是聖人效法易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黃帝、堯、舜三聖因時制宜,因勢而通變,變而合乎易理,即合乎天理,人民受到生活便利之宜的鼓舞而勤奮不倦,因此自然能得到天助之庇佑,一切都吉无不利。
黃帝、堯、舜了解易經的變通及運用,革除上古簡陋蔽體之俗,定上衣下裳之制垂之於身,並分上下尊卑貴賤訂禮儀制度,這是取象於乾坤之天尊地卑,訂立教化人民的禮法而天下大治。

心法:
一、乾為衣,是上衣。坤為裳,是下身輔佐的衣服。黃帝妻嫘祖教人民養蠶製衣裳,黃帝時代發明天干地支、陰陽五行、曆法,分12月48節氣,四時八節、羅盤等,以供百姓日用。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由於大地有山川澤水的阻礙,聖人恐典制禮法與風氣文化無法通傳天下,於是教導百姓將木頭中間剖開挖空做成舟,用以載物,將硬木兩邊削平作為槳,用以行舟於水上,利用舟楫之便,兩地能互相往來流通,以利天下,這是取象於風水渙卦。

心法:
一、風水渙卦,上卦為巽、為風、為不定,下卦為坎、為水,如水上行舟,隨風飄渙沒有目標。

二、刳,為挖空。剡,為削銳。弧,為弓。

三、卦中卦山雷頤之上卦為艮卦、為手,下卦為震卦,為震木,可製成堅實的舟楫。

四、渙,為渙散、飄渙之意。巽卦在外卦,會受外界影響,沒有主見。渙卦是修行卦,要有目標的整合,使渙為和,轉渙為喚。喚,為喚醒之意。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雖然有舟楫的便利,可以流通兩地的人文及貨物,仍有曠野山林難以行遠,於是馴服牛馬作為載物及乘坐的工具,可以負載重物跟隨人行走遠地,讓百姓享安驅之便,以利於通行天下,這是取象於澤雷隨卦。

心法:
一、隨卦上卦為澤,本屬乾體,為乾馬之象。下卦為震,屬坤體,為坤牛之象。上兌為喜悅,下震為動,有馴服之牛馬負重而動,人在上安驅而悅之象。卦中卦巽為股、兌為金(馬鞍)、為背(馬背),乘馬可致遠。

二、隨卦之一爻~四爻,可看作離卦,離為車,卦中卦(三~五爻)之上卦為巽、為繩,下卦為艮卦、為手、為鼻,本卦上兌為金,為用手拉鼻環的韁繩以牽制牛馬之象。


重門擊柝,以代暴客,蓋取諸豫。
遠近便利通達之時,難免人事複雜,或有盜匪小人趁機作亂,需要把門戶加上重重門鎖和木閂,夜晚以敲木梆示警,做好禦外的準備,以對付惡人盜賊的侵入,這是取象於雷地豫卦。

心法:
一、雷地豫卦,上震,為木。卦中卦上艮,為門。下坎,為盜、為陷險;艮之上爻為陽爻,象徵門栓。豫,為預,預備之意。豫則立,不豫則廢,喻先做準備,有備而無患。

二、柝,為古時巡夜人敲擊的木梆。暴客,指強盜土匪。

三、雷地豫卦,豫為富裕。豫不可明,財不可露白,有錢不能對外顯露,因此要把門關好,以預防盜賊。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
耒耜已開五穀之原,但是人民不知脫粟的好處,於是教導百姓削斷木頭做成舂米的杵槌,挖地作成舂米的臼,臼杵的便利在於舂穀為米,益於萬民之濟養,這是取象於雷山小過卦。

心法:
一、雷山小過卦,上震,為木,為震動,下艮為石、為土、為止,用震木做杵,用石土做成平穩的臼,上動下止,為舂米時,杵動臼止之象。

二、卦中卦為大過卦,小過不改會累積成大過。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社會風氣日益文明,人心反而慾念叢生,奸詐狡猾,行巧取豪奪之惡,百姓雖然對外有了重重的門衛,仍不足以防範更危險的賊寇,於是又用堅韌柔軟的繩子綁在曲木上,做成弧形的弓,將木桿削尖做成箭矢,弧矢是用以狩獵及對抗賊寇和敵人的武器,利於威嚇天下不軌之人,這是取象於火澤睽卦。

心法:
一、火澤睽卦,上卦離,為中女,下卦兌,為少女,卦中卦為坎,為中男,有二女搶一男之象,喻不同心。上火下水,火性向上、水性向下,亦為背道而馳之象,因此應該要反睽為和,以異求同

二、火澤睽卦之上交互卦,上離為戈兵,下坎為弓輪、為陷險。製作弓輪時,需用火烤,使木彎曲,再浸水以冷卻定型,為弧之取象。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百姓生活日用之事物,由生至死,無一不與易理有關;上古時代的人類冬藏於洞穴,夏則宿於野外,游移不定也無法躲避颶風暴雨,後世聖人為了讓百姓有安寧的居所,於是改變居住方式,教導百姓建築屋宇宮室,上有屋頂棟樑,下有覆蓋屋舍的簷宇椽木,居室堅固可以遮蔽風雨以安寧生活,這是取象於雷天大壯卦。

心法:
一、易,為變通、改變之意。棟,為屋脊。宇,為屋簷。書,指文字記載。契,為合約。

二、大壯卦,上震,為雷、為木,震卦上面二陰爻為覆蓋的茅草。下乾,為天、為堅,為堅固的房屋。雷在天上震動,雷雨交加,堅固的房舍可以避風雨之象。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宮室既成,生者得到蔽蔭,而往者喪葬,只用樹皮樹枝覆蓋包裹,置於荒野空地,不造墳、不樹立墓碑,也沒有守喪的期限,後世聖人觀察這種現象後制定出喪儀禮法,改變以棺槨殯葬,讓逝者入土為安,這是取象於澤風大過卦。

心法:
一、大過卦,上兌為喜悅,下巽為伏入,有入土為安之象。全卦二三四五爻為陽爻,象徵棺槨,內為棺、外為槨,初爻和上爻為陰爻,似抬棺之人。

二、澤風大過,上澤為水,下巽為木,澤滅木之象,如樹浸泡在死水中,必然腐爛。

三、大過卦,陽為大,陽爻過盛則過剛,易有大過錯,需以柔克剛。

四、後世守孝三年是孔子訂的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上古時代的百姓生活簡單,沒有文字時,是靠結繩記載以治理事物,隨著時代的演變,社會風氣複雜,為了避免小人無信,巧詐欺善,後世聖人根據伏羲氏所創的八卦符號,發明文字,刻在竹板上代替結繩記事作為書契證明,由此百官用以紀錄制度、稽查功過,做為推行政務治理百姓的依據,百姓則用以決斷日常事務的依據,這是取象於澤天夬卦。

心法:
一、澤天夬,夬為決定、決斷之意。上兌,為金、為毀折、為言語,下乾,為金。

二、初九到九五均為陽爻,象徵竹板,上六陰爻象徵在竹板上刻字,作為信守的決定,即書契簡策,簡記小事,策記大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