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旨:以蓍策之法,盡易道的奧秘。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
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遠古時聖人所創作的易經,是為了探討天地間的奧秘及道理,而創蓍策之法,用蓍草和神明溝通,以達到與天地同參的境界。
揲蓍求卦必有數字,數源於天地,參天兩地從河圖之陽九陰六,陽順陰逆而來,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法自然。陽啟動陰、陰成就陽,陽化陰、陰生陽 ,一生一成而相倚。有蓍而有數,因數而定卦,數有奇偶,卦有爻,爻有陰陽,剛柔,揲蓍求卦時,參伍錯綜,聖人觀察陰陽變化,或純或雜,而設立六十四卦。
發揮剛柔或動或靜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三百八十四爻的應用法則,並繫以文辭文句,教導我們以順應道德義理為準繩,治理事務能守中正之道,因時因事各得其宜。
如果要窮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就要竭盡我們的本性本能,融會貫通易理的進退存亡之道、健順動止之德,並溯源根本,合而無間,既能進德修業,又能貫通理性,以達天道真理為目標。
心法:
一、數字有奇偶,爻位有陰陽,物性有剛柔。
二、日講易經解義:孔子備陳卦位、卦德、卦象之說,將繫辭傳未詳盡之處一一推究明言,以垂訊後世,故名「說卦傳」。首論生蓍、倚數、立卦、生爻,為作易之本源。卦爻既具,然後言道德、義理、性命,以明作易之極功。
三、河圖1、2、3、4、5在內圍,為五行之生數、五行之發端;6、7、8、9、10在外圍,為五行之成數、五行之結果,一生一成而相倚,外圍7、8、9、6之數皆倚內圍之1、3、5、2、4而起。
四、河圖內圍三個陽數(天一、天三、天五,相合為九)為叁天,二個陰數(地二、地四,相合為六)為兩地。萬物之數皆此叁兩。
五、易用9、6(老陽、老陰),不用7、8(少陽、少陰),為陽用9,陰用6。1、3、5、7、9為陽順,9為陽之極數,物極必反從4、2、10、8、6逆返,6為陰之極數。
六、日講易經解義:天之體圓,圓者徑一而圍三,各為一奇,是天有三數也,故為叁天。地之體方,方者徑一而圍四,合為二偶,是地有兩數也,故為兩地。
七、周易集注:倚者,依也。天一依天三,天三依天五,而為九。地二依地四,而為六。
八、夏商殷以前用龜甲和牛骨占卜,到周朝則盛行用蓍草。
九、河圖洛書解說,請點閱#易經心法筆記 part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