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繫辭下傳(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章旨:
本章說明易經興於周朝初盛時代,文王處憂患而作易,教導百姓心存戒懼。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 當文王與紂之事! 

孔子認為易經的興起,正當商殷末期之世,商湯滅夏桀到武王伐紂總共29代644年,記載周文王以德服人和小舅子商紂以暴治世的事蹟!當時文王被荒淫無道的紂王拘於羑里獄中七年,運用蓍草,依據天地間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反覆推演伏羲八卦而演繹周易。

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

因此玩味其辭,皆有危懼警戒之意,無論在建國方略、治世法則、安邦定國、齊家處世及為人立身之道上,皆告誡上至君王下至販夫走卒,處處需小心謹慎,時時存憂患意識,言行警惕戒懼,並且堅守中正之道才可以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如果鬆懈疏忽,驕傲怠惰,安逸自滿就容易遭到傾覆。

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易道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大,凡天下事物之理,無不因危懼而得平安,輕慢放逸而至傾覆。為人處事始終都能保持謹慎戒懼,就是能達到平安亨通,沒有災咎的要領。這就是孔子對易學之道的總結,也是聖人與民同患之心。

心法:

一、來知德周易集:〝危者使平,易者使傾〞為聖人傳心之言。

以小而一身論,一飲一食,易而不謹,必致終身之疾;一言一語,易而不謹,必致終身之玷,此一身易者之傾也。

以大而國家論,越王臥薪嘗膽,卒擒吳王,此危者之平也;玄宗天寶以前,海內富庶,遂身居宮禁之中,貶賢相張九齡,重用口蜜腹劍、忌賢妒能的李林甫,以聲色自娛,以致安祿山之變,此易者之傾也。

二、物者,事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