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繫辭下傳(第八章)

第八章
章旨:本章說明易道之變化法則,以及對人生的應用依循。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聖人作易成書,所載之萬事萬物乃至世人日常生活的道理,皆為平易淺近的天地自然之理,都不離開易道的範圍。宇宙法則沒有永恆不變的,卻有一定的變化規律,易道以變而有常的原則,隨時間空間而變
動不止,無所不在而圓滿充實的流行在六虛之中,或由下而升或由上而降,變化無常,或柔來而剛往,或剛來而柔往,兩相互易,剛陰柔互相推移而發生變化,不可受法則拘束而固執不知變通,唯有應時制宜以適變、從變,靈活發揮以適得其宜,才是變中不變的道理。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

宇宙萬物變動無常,隨時都要心存戒懼,易道既然唯變所適,則卦體之出入亦應遵守陽長陰消、陰長陽消的盈虛法則,內卦、外卦、上下交互卦、卦中卦之內隱外患,亦明白指示造成憂患的種種原故。因此世人知所戒懼,並嚴守中道法則,行止有度,不會過與不及,就算沒有師長和父母在旁教導,也可以靠自己坦然應對,易經就如父母臨上關照,居安之時亦能知所敬慎畏懼,不敢怠忽妄作。

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研讀易經,一開始就要瞭解卦辭象辭爻辭的涵義和原則,從中揣度變化法則及發展方向,了解變亦有其不變之道,而出入之度和憂患之故,確有法則常道可依循。研究易經的人若非用心參研,深入領會卦爻辭中的易理法則,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在人生智慧之上,易道就不能盡其神妙之用,以自利利他虛妄。

心法:

一、不可遠:為不可離之意。不居,不限止之意。六虛,指東西南北上下之六合,也是指六爻之位。

二、出入:指卦之內外而言。出:為自內往外。入:為自外往內。揆:揣度之意。方:道之意。「茍」:音「及」,自我要求之意。亦有用「苟」字,如果、假設之意。

三、道不外陰陽,爻分陰陽,講變化,變而不離「不變」的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