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風火家人卦—論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正外莫先正內,立家規、重倫理,以防患於未然,並嚴守規範,身教重於言教,才能建立家業。 明夷受傷害後,需回家靜養,得到家人的溫暖。序卦傳:「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次明夷。」 卦象--巽上離下。巽為風、為木。離為火、為...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繫辭下傳(第六章)

第六章
章旨:聖人作易,以明乾坤陰陽造化之理,以及世間之盛衰、善惡、邪正、得失之報。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
孔子說:學易的人首先要把乾坤兩卦研究清楚,易理在乾坤之前,有易理即有乾坤,由乾坤即通易理,易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故乾坤是打開易經奧妙深遠的關鍵!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乾為剛健,代表天及所有陽剛物質,是道的本體,看不到、摸不著,不生不滅、不得不失的自性,貫乎天地,永遠存在。坤代表地及所有陰性物質,是假體,有生有滅。陰陽交錯往來,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互相並存而合其德乾坤交泰變化出六十二卦,剛柔相互對待,以具體之形,象徵天地所創造的萬事萬物,以健動順止貫通天地造化的奧妙之理,以達到神明的德性。


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六十四卦的名目雖然繁雜,卻有條不紊,不論物象或事類都不出乾坤往來的範圍,從大小、善惡、邪正的特性稽察分類,所盡不外陰陽之變。在商殷末期的衰亂世代,百姓迷謬愈甚,聖人憂心後世之意深切,因此畫卦作易繫辭,以明示吉凶,萬事萬物之變皆包含其中。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閳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關於易道的應用,既能彰顯過去的善惡之因,又能預測未來的演變結果,讓日常生活中難以發現的細微事務變得容易察覺,將幽深奧秘的理數也闡敘盡明
擴大來看,天下不可亂者為君臣父子之名份,上下尊卑貴賤各當其位,天下不可混者為物類,各有其分辨之象,易書所有的卦象和卦名無不代表天下萬事萬物的變化,所言皆中正不偏以明卦爻之義,所繫皆以得失之情決斷吉凶的文辭,無不圓滿完備啊。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易經三百八十四爻的名稱雖然都是平常所見的小事小物,但是所取象的都是本於乾之陽、坤之陰,何其廣泛。因為宇宙萬事萬物的道理盡在各卦和各爻辭之中,蘊含了內聖外王之學,宗旨極為高遠,從古至今都可通用,爻辭文雅巧妙,敘事條理分明,卻又似顯而隱,要用心體會捉摸,所說的事理委婉恰當且合乎中庸之道。


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易書所敘述一切事物的道理都具體顯見,但是所蘊含的易理卻隱藏幽深要用心體會。因為後世生活演變複雜,人心善惡難分,事物吉凶相雜,聖人了解百姓疑慮而不知所從,於是作易以定吉凶,行善則吉,行惡則凶,作為人民的行為準則,幫助人民明辦因果得失之報,以避凶就吉。

心法:

一、周易禪解:雜,為大小善惡邪正吉凶,各有不同。

二、日講易經解義:一卦有一卦之名,一爻有一爻之名,或言物象,或言事變,其稱名,可謂紛然雜出,而總不出陰陽之變,稱名雖雜,而未有逾越。

三、日講易經解義:孔子曰:易既雜而不越,則理無不備,如天道之已然者謂之往,人事之未然者謂之來。易書卦爻之變象,於陰陽消息已然之理皆有以彰之,易書卦爻之占辭,於吉凶悔吝未然之幾,皆有以察之。

四、肆,為陳顯之意。貳,為疑慮不定之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